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面子”课上,化学老师正儿八经讲着酸碱盐中的一节,黄剑同学却在埋头“攻读”《天龙八部》。看到“飞镖着处,血流如注”时,脸上露出两个酒窝,“吃吃”地笑出声来。老师缴了他的书,并责令他晚读时,在班上作检查。黄剑不服,他觉得:当着全班同学之面作检查,多难为情,有失面子,请求不作检查,保证不再看武打小说。“保证”靠得住吗?他经常或租或借或买武打小说,下课看,上课也看,已经上瘾。尽管如此,我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并说:“武打的不许再看了,换本文打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选》,不过,有君子协定:课下看,…  相似文献   

2.
《水浒》是军事小说、战争小说,从某种意义看也可叫做“武打小说”。书中众多武功描写,包括写及数十种兵器、几百场武打,包括各种拳术套路、各色徒手相搏技法与攻防技术,包括诸如水功、御功、射功、轻功、硬功、平衡功、鼎功等各种功夫,还有称之为“十八般武艺”的器械格斗以及相扑等等,这一切都凝结着作者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闪射出艺术美的耀眼光芒。  相似文献   

3.
上学期,我班转来个名叫杜志的同学,个子高,肚子大,平时沉默寡言,常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上课不认真听讲,而对小说却“情有独钟”。一天晚自习,他照例看起了金庸的武侠小说,正当他对那激烈精彩的“武打场面”如痴如醉时,物理老师走了进来,可他却浑然不知。此时,同桌林小伟同学用手肘碰了碰他,见他还没反应便戏言道:“大肚子,别看了,老师来了!”哪知话音刚落,杜志便不分青红皂白大打出手,还把林小伟的物理书撕得“面目全非”。我闻讯赶来,立即把杜志“请”进了办公室。原以为他会老老实实地承认错误,哪知他不但不认错,反而还口口声声地…  相似文献   

4.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虽然素质教育喊得满天响 ,但目前仍有不少学校禁止学生看课外书籍 ,有的老师把学生看课外书籍视为大敌 ,武打小说、言情小说是绝对的“禁书” ,就连《红楼梦》这一类名著也“理所当然”不准看 ,报纸、杂志成了学生的“奢侈品” ,这不能不说是语文界的一种悲哀。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博采 ,足以长才。”这句话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和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再深刻形象不过了。阅读作为语文能力的基石 ,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和重视。鲁迅先生说过 :“大可以看看本本以外的书 ,即课外的书 ,不要只将课内的书…  相似文献   

5.
“少年要知勤学早,自首不悔读书迟”,如果哪位中学生有以下浪费生命现象,请一定要注意: 1.迷恋电子游戏。电子游戏对于开发智力、提高视力、锻炼反应能力的作用都不明显,更不利于提高身心素质,不但最浪费生命而且还透支金钱。2.过多看言情和武打小说。言情小说和武打小说都是换汤不换药,看了一本就等于看了一个系列。言情小说只能教会学生过早地沉浸在感情的小  相似文献   

6.
〔作文“开头”导练〕1.一篇题为《我最喜爱的一本书》的作文,是这样开头的:我爱读书,更爱读好书。有的同学读书贪多,一目十行,收获很少;有的同学读书不选择,只爱看奇险小说,别的什么书都不读。而我爱读的一本书是……这样的开头好不好,为什么?如果不好,请予修改。2.下面是一篇  相似文献   

7.
<正>一堂语文课上,我正讲得起劲,却发现有个学生低着头,正偷看一本桌肚里的书,我悄悄地走过去,他一点也没发现。我拿出他偷看的书,发现他看的是一本卡通漫画书。联想起同学们在课间活动时,爱看书的同学手里捧的不是武打小说就是漫画书,很少看见他们阅读优美的诗歌、散文,经典的小说、戏剧,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根本原因在于老师没有践行新课程标准,还习惯于把一篇篇文章从字、词、句、篇到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进行细致的讲  相似文献   

8.
邓维策 《师道》2009,(12):4-5
上早自习时,漂亮的英语老师提着他的耳朵把他带到我的面前,非常生气地说:“一早上就在看武打小说,你处理吧。”  相似文献   

9.
袁敏华 《江西教育》2006,(10):34-34
上学期,我班转来个名叫杜志的同学,个子高,肚子大,平时沉默寡言,常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上课液真听讲,而对小说去“情有独钟”。一天晚自习,他照例看起了金庸的武侠小说,正当他对那激烈精彩的“武打场面”如痴如醉时,  相似文献   

10.
我在讲《给颜黎民的信》一文时,关于“读书这件事是分几层意思说的”这个问题,有学生提出是分两层意思说的:第一层讲不要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第二层是讲不要专看文学书。而第二层又分别讲了要了解科学常识和看看世界旅行记。这种意见跟参考书,跟后面一篇课文《读书笔记》的内容都不相同。我请这个学生讲出理由来,他说:“课文第三段开头有个‘其次’,就是第二的意思。如果说读书讲了三层意思,那么第三自然段讲的“看看世界旅行记”应是第三层,那就要用‘再次’。很显然,这个‘其次’是第二层意思‘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当中的第二点。”  相似文献   

11.
去年开学初,我们曾对我校高一新生课外阅读情况,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只有6%的同学阅读完四大名著,62%的同学阅读的是漫画、武打小说、港台流行小说、娱乐杂志。52%的同学的业余大部分时间被网络游戏、流行音乐、娱乐电视占据。对此,我们感到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第四册《我爱帮助同学》一课中,介绍了“我”在旁边新同学没领到书的情况下,主动帮助同学,与同学合看一本书的事例。学完事例读课文时,我突然发现教室里有两位同学没带书,一位同学就与同桌合看书,而另一位同学的同桌却不让他看书。见到这情况,我灵机一动,在读完书后问:“今天思品课上有位同学没带书,你认为要不要借给他看?”大多数学生纷纷发言,认为应该借给他看,因为不借给他看,会影响他的学  相似文献   

13.
去年开学初,我们曾对我校高一新生课外阅读情况,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只有6%的同学阅读完四大名著,62%的同学阅读的是漫画、武打小说、港台流行小说、娱乐杂志。52%的同学的业余大部分时间被网络游戏、流行音乐、娱乐电视占据。对此,我们感到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4.
经典理由:《可爱的骨头》被认为是继《廊桥遗梦》之后第二部能够跨越种族、国家、性别与年龄而打动人心的家庭情感探索小说,是一本充满同情理解的心灵疗愈小说。经典指数:★★★★学校让每个学生接受测验,借此决定谁是、谁不是天才生。获选为天才生后,我的妹妹琳茜发奋图强,一心想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等生。她闭门苦读,而且专看重头书,比如卡谬的《抵抗》、《反叛》和《死亡》,虽然她或许读不透这些作品,但她把书本带在身边,同学甚至老师们看了都对她敬畏三分。“我的意思是,我们都想念苏茜。”凯定先生说。琳茜默不作声。“她是个非常聪明的女…  相似文献   

15.
小A是我班有名的“看书大王”,按理说爱看书是好事值得表扬,但小A看的书除教材之外,全是魔幻、武打、言情小说。我曾经在晚自修的一节课里收缴了他三本“野书”。那天作业讲评课,我边讲边进行课堂巡视。当我走到教室后面时,坐在最后一排的小A突  相似文献   

16.
童年读书     
莫言 《现代家教》2003,(5):24-24
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怕我把书拿出门就会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班一些同学上五年级以后就着迷看青春小说,但遭到老师反对。我不知道这样的书能不能看?  相似文献   

18.
人们历来倡导多读书,说是“开卷有益”。但仔细一推敲,这种说法又有些含混笼统。世界上既然存在真、善、美,那么也就有假、恶、丑,书自然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好坏不分,饥不择食,那“开卷有益”这一提法就值得我们深思了。有些同学看言情之类小说,废寝忘食,手不释卷,一旦“走火入魔”,进入书中角色,便恍恍忽忽,无心上课,因而荒废了学业。更有些同学,受那些“刀光剑影”书籍的影响,年纪轻轻便走上了犯罪道路,他们看的书卷可算是“破万卷”了,然而,非但没有“下笔如有神”,反而下了大牢,结果还不知错在哪里。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便在于对书…  相似文献   

19.
《广东第二课堂》2010,(12):48-48
自从有了“阳光姐姐”伍美珍的“非常班级”这套书,许多看过书的同学都爱上了逛论坛,写日志,看博客,有的同学还自己开了博客,甚至有了不错的点击率,目标直指“写作达人”。  相似文献   

20.
杨红樱信箱     
敬爱的杨红樱阿姨:您好!这是我第一次给您写信,您还不认识我,我就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叫隋昭昭,是河南省鹤壁市鹤翔小学五年级三班的学生,我爱好广泛,喜欢唱歌、写作、画画、看小说(当然是您写的校园小说啦),等等。这次我给您写信是因为我在《作文100分》中的“杨红樱信箱”里看到了一些同学给您写信,我就心动了(心动不如行动嘛),所以我就给您写信。我是在新华书店见到您的书的,我们全家都喜欢您的书。爸爸说您的书是教育孩子的书,妈妈说您的书是了解孩子心理的书,我说您的书是词语丰富、故事生动的书。我看您的书已经两年多了,每隔一段时间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