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月板损伤是很多接触性运动项目中损伤率较高的一种,这种损伤虽然不会导致结束运动生涯,但对运动训练的连续和运动寿命的延长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很难有连续性,队伍的整体配合也受到了制约,所以半月板损伤确实是运动队教训员运动员很难解决的问题,文章对武术运动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预防诊断与分析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使常见的损伤逐渐减少见或不再发生。  相似文献   

2.
半月板损伤是很多接触性运动项目中,损伤率较高的一种,这种损伤虽然不会导致结束运动生涯.但对运动训练的连续和运动寿命的延长是有一定影响的,往往在训练中出现了半月板损伤,轻者要休息治疗1-2周,重者4-8周,有的必须要手术才可修复,而且新的半月板在训练中又很易撕裂,所以为了避免损伤反复而形成进行性变,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很难有连续性,队伍的整体配合也受到了制约,所以半月板损伤确实是教练员、运动员很难解决的问题,作者就随运动队医务工作的过程中就发现常见的运动员半月板损伤,谈一谈,预防诊断与治疗,渴望对易出现该损伤的运动项目引起重视,使常见的损伤逐渐减少或不在发生。  相似文献   

3.
半月板损伤在膝关节损伤中是最常见的,它严重影响足球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影响了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和比赛,甚至减少运动寿命,在足球的训练和比赛中积极的防止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显得非常关键。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机制及预防方法,以便从事足球运动的运动员加强自我保护,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4.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陕西省优秀男子运动员膝关节半月板运动损伤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在接触性运动项目中,关月板损伤率较大,且与训练年限有正相关。其损伤的原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充分、膝关节力量不足、训练方法不当、身体疲劳及长期局部劳损等。结论:根据半月板损伤的机制与病因,结合生物力和运动解剖学知识,提出科学的预防措施,为康复治疗和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年来中国武术的快速发展,武术套路动作的技术和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量高、难、新及腾空转体动作的出现,一方面使竞赛更加紧张激烈,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运动员损伤的增多。其中,尤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最为显著,且危险性大。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轻者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水平的发挥,给正常的训练工作带来不便,重者则可能缩短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为此,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研究半月板全切对膝关节软骨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半月板损伤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动物实验方法,在克膝关节采用内侧半月板切除术式,应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扫描电镜,同位素标记放射自显影等方法观察术后,5、10、15、20、25和30d膝关节的关节软骨变化;主要结果和结论:兔内侧半月板切除后,导致关节不合槽运动,早至5d即可发现关节软骨细胞和蛋白多糖改变,并随时间的延长而进行性加重。但软骨表面的玻溃,胶原网架的断裂则迟至术后20d出现。因此,半月板切除可导致肯关节病的发生,而软骨细胞的改变是导致骨关节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建议:对运动员半月板损伤应尽早处理,尽量不采用全切的术式,应用关节镜对半月板成形,缝合可最大程度地降低由于半月板损伤对膝关节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手法、药物、针灸配合运动疗法的综合性治疗方法,治疗8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治疗有效率为87.5%。提示:这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对膝关节半月板运动损伤的恢复可起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排球运动员半月板损伤后恢复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江苏女排及青年女排3位运动员在半月板损伤后进行恢复训练的研究,指出排球运动员在半月板损伤后要加强伤后训练,科学合理的进行下肢力量训练是伤后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运动训练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症状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训练中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外侧损伤较内侧损伤常见。 [损伤机理]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半月板近似"O"形,板的周部厚而中央部薄,具有保护关节面、缓冲震荡和维持关节稳定功能。正常在膝关节伸屈及旋转时,半月板随之前后及内外侧滑动,如果因某种运动引起两者活动不同步,股骨踝就会  相似文献   

10.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在篮球运动员诸多专业性运动损伤中,最易损伤的部位多发生在膝关节,而且损伤的性质多为关节囊及韧带扭伤、髌骨劳损和半月板损伤。其中髌骨劳损的发生率高于半月板损伤而低于关节囊及韧带损伤。髌骨劳损属于比较严重的损伤且难以恢复,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及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导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易造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七种运动项目因素及四种非运动项目因素,进行了重要性排序,提供了预防半月板损伤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篮球运动员髌骨劳损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在篮球运动员诸多专业性运动损伤中,最易损伤的部位多发生在膝关节,而且损伤的性质多为关节囊及韧带扭伤、髌骨劳损和半月板损伤.其中髌骨劳损的发生率高于半月板损伤而低于关节囊及韧带损伤.髌骨劳损属于比较严重的损伤且难以恢复,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及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动康复训练对不同病程半月板损伤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156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89例。采用系统运动康复训练进行术后干预,通过Lysholm疗效评分、Tegner运动水平评分表及疼痛VAS评分标准以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组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早期、规律的运动康复指导能够很好地帮助不同病程膝半月板损伤的术后人群恢复良好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运动创伤方面运动医学近年来的进展,重点介绍膝关节损伤的临床研究。膝交叉韧带断裂是导致运动员终止运动生涯的常见原因,本文阐述了手术治疗中的材料问题和术后康复方法。本文还探讨了髌股关节疼痛综合症中髌骨运动中的生物力学、髌骨稳定因素、发生不稳定的可能机制以及治疗方法。最后本文介绍了膝关节内损伤的发生和防治,包括半月板损伤、关节软骨损伤及膝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等。  相似文献   

15.
探讨实时、动态的超声方法诊断半月板损伤的价值。方法:对52名摔跤、柔道运动员采用旋转和拉动手法活动膝关节,同时应用实时、动态的超声检测方法观察膝关节半月板的形态。结果:采用拉、挤、旋转等动作的同时实时、动态进行超声检查提高了半月板诊断的准确率、敏感率。结论:实时、动态的超声技术不失为临床诊断半月板损伤的优选检查方法,值得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人体膝关节内侧半月板与外侧半月板多部位、多切面的力学实验,研究其生物材料力学的特征,对比其差异,有助于分析该结构发生损伤的机理,为损伤后的治疗、修复、人工材料置换等提供实验参考依据.方法:取右侧膝关节无病变,年龄在20~45岁之间的成年男性内、外侧半月板各6块.将半月板分为前角、体部和后角3部分,再对前角与后角进行水平面、额状面冰冻切片,体部进行水平面、矢状面冰冻切片,制作成标准试件.使用上海大学力学实验中心“生物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完成“一维拉伸试验”和“应力松弛试验”.实验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进行:1)内、外侧半月板前角额状面及水平面比较;2)内、外侧半月板后角额状面及水平面比较;3)内、外侧半月板体部矢状面及水平面比较.结果:1)内、外侧半月板瞬时弹性响应比较,前者的前、后角均显著大于后者,前者的体部显著小于后者(P≤0.05);2)内、外侧半月板各部位、各切面应力松弛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外侧半月板不同部位、不同切面中有4项抗拉伸能力指标显著低于内侧半月板(P≤0.05).结论:1)外侧半月板前角与后角、内侧半月板体部粘弹性较差,抵抗瞬时外力的能力较弱,从生物材料的角度看可能在承受突然较强的负荷时容易发生损伤;2)内、外侧半月板各部位、各切面调整负荷的能力基本相同,运动时若注意关节运动幅度适度、准备活动充分,应能够避免因负荷不均造成的损伤;3)外侧半月板较内侧半月板抗拉伸能力弱,可能是其急慢性损伤更为多见的生物材料力学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武术运动员“起跳角”疼及半蹲疼三大病因之三——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运动损伤,多见于球类、体操、举重等项目。近年来随着武术套路难度的不断增大,武术运动员半月板损伤的病例有所增加。损伤机理 膝关节在伸屈运动时,半月板与胫骨平台关系密切。当膝关节伸直时,半月板向前移动,屈曲时向后移动。而在膝关节旋转内外翻时,它又和股骨髁一起活动,使半月板与胫骨平台磨擦。因此,在膝关节伸屈过程中如果同时又有膝的扭转内外翻动作,则半月板就出现不一致的活动,容易造成损伤。 武术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做腾空跳跃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山滑雪运动中,膝关节损伤是最常见的损伤,其损伤部位主要是前交叉韧带、滑囊炎、髌骨劳损、半月板损伤和侧副韧带损伤。旨在引起在高山滑雪教学、训练、比赛时减少膝关节损伤及其预防的重视,使运动员尽量减少和避免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生,进而延长运动寿命,提高训练效果,维护及稳定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基于FMS训练的运动干预对半月板损伤康复的影响,以期发现针对半月板损伤康复的重要变项及有用范畴,得到推导性的理论与实验发现。方法:对1名病程2个月,经MRI检查诊断为左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Ⅱ度青年男性军校大学生,制动一周后,进行8周线性单周期训练,训练内容基于FMS训练的运动康复计划。在运动康复前后分别进行受伤部位疼痛测试、基本形态测试、运动能力测试、基本生理指标测试及下肢步态分析。结果:与训练前相比,8周训练后,疼痛程度由中重度疼痛逐渐降至轻中度疼痛;基本身体形态和运动能力指标方面,在身体形态方面体重和体指数呈下降趋势;心肺耐力方面经改良版Bruce方案检测最大摄氧量显著提高;骨骼肌耐力(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俯卧撑)和最大力量(卧推、下肢等速测试)方面均显著提高;协调能力(平板支撑+变向滑步)方面显著提高;动摇角度、最大动摇径、重心偏移均显著下降,平衡能力提高;无氧能力方面有所改善;下肢爆发力方面呈现出机能节省化的趋势;认知能力方面选择注意力和抑制控制能力提高。结论:对于半月板损伤患者而言,运用8周基于FMS训练的运动康复计划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基础运动能力,基本的生理指标也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足球,或许比任何运动,在膝关节的防御机能上有更特殊的要求。除了外观上引起像半月板撕裂、骨软骨剪力骨折及关节囊带的复合损伤等典型的损伤外,运动员本身要求膝在各方面受到极大的压力。其实,由于和对手直接碰撞引起的损伤,在其它运动中也多见。如美国足球(橄榄球)运动员,其膝关节的损伤经常发生于不知不觉中。所以,我们在此不讨论典型的损伤,如因交锁引起的半月板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