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兰君 《广西教育》2013,(26):20-21
苏格拉底一生致力于探索伦理哲学和公众教育,“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在伦理学上的重要命题。“知识即美德”观蕴涵着去私存理、智中存美、德行可教等伦理哲学,不失为别具一格的美育方法,与学生美德的系统培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而,在“知识即美德”视域中探讨学生美德的建构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德观与德育范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树成 《中国德育》2009,(11):20-24
德育是形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即美德或德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关于美德的基本预设必然决定着德育理念及其指导下的具体德育实践形态即德育范式。何谓美德?历史上有三种基本的观点:“知识即美德”“践行即美德”“和谐即美德”,相应地形成了三种基本的德育理念、取向与实践形态,即知性德育范式、实践德育范式与和谐德育范式。  相似文献   

3.
王翠  苗良 《培训与研究》2007,24(5):83-85
美德性伦理教育的可能性包含着两个问题:第一,“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而学会的么;第二,德育对象为什么需要接受美德教育。本文首先分析美德性伦理教育及其面临的困惑和挑战,从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和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回答了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而学会的,并从人性的本质需要方面回答了人需要接受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教育就是培育人,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予学生以教育。”所以离开“人”的培养去讲“语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所以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意志和认识潜能的实践者,也就必须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普遍认为,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美德可教”的观点。然而事实是苏格拉底通过论证得出的结论是“美德不可教,美德不是知识”。他只是在与人辩论中由“美德不可教”而意外地得出了“美德即知识”的结论,但他意识到这是自相矛盾的,因而希望继续探讨下去。美德是个性心理品质,是中性的,既可能有益,也可能带来害处。因此,作为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更注重智慧,主张道德智慧教育。在日益复杂的当代社会,道德智慧比美德更重要,更紧迫,应注重道德智慧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美德即知识-试析苏格拉底伦理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德即知识”是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伦理现之一。章介绍了苏格拉底伦理现中,“美德”的涵义和其中的具体品质,同时还分析了各种美德与知识的关系。“美德即知识”包含了三部分紧密相关的内容,即“无人有意为恶”、“无知即恶”和“知识的可教性”。而且,人们要具备美德就必须掌握两方面的知识。最后,章还介绍了该命题成为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主旋律的政治立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认识你自己”。  相似文献   

7.
高尔基说过,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实际上是人类精神、道德、睿智、理念的生活反映,而人类的繁衍与进步又正是通过这庞大气势传递、创造着一种价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为了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真正做到读书与做人的高度的完美统一,就必须着力挖掘课文中体现的人文美德的底蕴。中学语文课文中古诗文作品中就蕴含了许多人文美德的思想。把人文美德教育渗透到古诗文教学中,这不是说把人文知识或人文精神生硬强加到古代文学课中,而是将人文美德与文学内容融合在一起,浸润在文学知识中。既能使文学课程丰满,显得更富有生机和人性,又使文学知识与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美德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8.
苏格拉底在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上的主要思想是强调道德与知识的统一.我们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历史性的通俗理解,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及唯理性.我们不只停留在对这个命题的论证是否合理,我们更要注重社会实践与理性、非理性的结合的真正意义,及在今天社会中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是西方系统阐述德育教育的第一人,其德育观对于西方教育思想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他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达到个人与国家的正义和谐,培养哲学王。他的德育观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知识即美德”。如何理解“知识即美德”,深入探讨此问题可为我们当代的道德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追溯苏格拉底对“美德”与“知识”关系的看法,以及古希腊时期“美德”和“知识”的涵义,发现苏格拉底没有提出更没有赞同“美德即知识”这个说法.然而,我国学者大多认为“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提出的,并对此“名言”大加阐释.经考证发现,此“名言”以讹传讹的原因既有苏格拉底本人的述而不作,又有翻译和转译过程的失真,也与我国的语言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人本位”.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这明确表达出我们的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追求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使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由重知识、重智力转到重学生上来。其次要把握和研究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使语文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作用。真正树立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观.这是实现教学民主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苏格拉底首次提出关于人的问题的探讨,被认为是西方哲学上的“分水岭”,他的关于人生理想的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美德根本论教育;知识前提论教育;善的目的论教育。这也体现了苏格拉底的有知、美德、至善的人生境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苏格拉底的人生理想教育相融合,因为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达到有知、美德与至善。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课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主体价值和科学精神。主体性教学凸显了科学教育的本质属性,彰显了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与时代诉求,兼具“内生性”和“外发性”的特点。当前的初中科学教学主体意识缺失,其核心在于教师对学生的主体性重视不够和学生的自我主体性认识不清,遮蔽了科学教育的价值。积极强化教师的学生主体认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初中科学主体性教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生活即教育"指出,只有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升教育价值。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教的内容都是生活中非常实用的知识。高职应用文写作,需要将习作学习与日常生活结合,鼓励学生加强习作实践,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写作素养和写作技能。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践行"生活即教育",才能真正打造高质量的写作教学课堂。需要对高职写作教学中,"生活即教育"理念的运用策略进行探究,希冀打造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曾经在一个讲座上听一位专家讲起对素质教育认识,其大意是说我们教师教授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能够真正应用的知识。一言概之,即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虽然课程改革的号角早就吹遍神州大地,然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仍未能真正跳出应试教育的传统框架体系,教学中依然有重“知识”轻“情感”,重“结论”轻“过程”,重“书本”轻“实践”,  相似文献   

16.
教育首先应关注的是人,是人的情感、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人的完善。真正的学校并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应是学生个性展现、心灵成长、精神培植的土壤。真正的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传声筒”,更应是关注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体发展的“播火者”。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创造和谐氛围,使学生乐于学 要让我们的学生爱我们,喜欢我们,乐于上我们的课,就要努力  相似文献   

17.
任何教育如果缺乏对于生命本身的关注,就会失去真正的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生命教育的渗透,使学生不仅感知语言的魅力,也体会生命的价值。语文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资源与机会。在本文中,笔者尝试以教材为“镜子”、以语言为“媒介”、以活动为“平台”,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途径与策略,希望以此为契机,通过语文教学,使小学生能够感知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 ,而且是予学生以教育。”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 ,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因此 ,教《摆渡》一文 ,我围绕“人们对最宝贵的东西的不同观点和态度 ;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感悟‘摆渡’和‘彼岸’在文中的含义变化 ,领悟其中蕴涵的人生哲理”这一教学目标 ,把人文精神灌注到整个教学的过程中 ,让学生不拘泥于篇章词句 ,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深入理解作者对社会、人生、文学的概括和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提高思想认识 ,陶冶道德情操 ,培养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知识即美德”出自苏格拉底,是道德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不过,当下学界对其研究更多地是从现代知识观出发的,从而曲解了命题的本有涵义。从亚氏对“知识即美德”所具有的包容性分析来看,这一命题可从两方面切入:实践之智即美德;默观即美德。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三境界     
教学有三境界——“授之以鱼”、“授之以渔”、“授之渔场”。“鱼”即知识技能的结论,是教学的第一追求;而“渔”即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和技巧,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渔场教育”是以场境创设为基础的“场境教育”,是“授人以鱼”的知识教育与“授人以渔”的方法教育发展的必然,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建构”为核心,构建“生命化”、“生活化”和“生态化”的学习场境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