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小结是对课堂内容的概括和总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强化课堂效果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用什么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不能一个模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反思,我认为以下“七法”值得提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我上课喜欢不拘一格,所以教室里总是热闹非常,学生们发言也十分积极。  相似文献   

3.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辅助课堂教学的媒体,只要能说明问题,越简单越好。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是一种不能被代替的教学媒体。采用录像实验教学,效果显著,真实可信。计算机软件模拟物理情景、物理过程效果好,可帮助学生了解物理现象的实质,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投影机既可投影片,还可投影实验,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合理、科学地选择媒体辅助教学,对学生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情景的建立、物理现象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教学也是一门艺术 ,如何解决教与学的矛盾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是每位教师经常谈论的话题。我是一位化学老师 ,在十几年教学实践中 ,自己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化学这门学科有它的特点 ,那就是它是以实验为基础 ,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所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关系密切。现在学生课程多 ,作业量大 ,活动时间少 ,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艺术化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一、课堂语言艺术化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不仅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 ,而且需要很好的课堂语言的表达 ,这样可以避免课堂死板 ,枯燥…  相似文献   

5.
课堂研究引论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课堂不再单纯是教学活动的场所或环境 ,课堂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 ,成为“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课堂研究就是研究者深入教学现象发生与教学规律呈现的课堂“场域”之中 ,综合地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环境等方面研究的研究方式。开展课堂研究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课程改革的需要 ,课程和教学论建设的需要 ,理论和实践联盟的需要。开展课堂研究需要广大教师、教研员、教学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合作。研究课堂有主客位研究法、课堂观察法、深描解释法、教学案例研究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根据教学实践,探索了在日语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讨论式教学,以期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8.
自由思考是人生命意义最重要的体现,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自由思考的场所,只有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才会有学生自由思考的时空。因此,创设自主课堂的教学环境,将显著提升学生课堂生命的意义。本文试图从教学实践视角,对如何构建高中生物自主课堂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10.
文小灯 《双语学习》2007,(11M):95-95
教学语言艺术包括口语,书面语和态势语。课堂教学艺术是指课堂教学开端要精彩激越,发展宜舒缓,高潮应速疾,结尾呈紧凑。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课堂教学应注意三个策略,以此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积极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是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达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寻求新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政治课堂展现了与传统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特征;润物细无声的生命课堂,充满体验的生活课堂,活力进发的发展课堂,充满美感的激情课堂,彰显个性的互动课堂,视听形声组合的动感课堂。  相似文献   

14.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组成的重要一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就是要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把他们带进教学佳境之中,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要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从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基本途径、基本环节等方面论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7.
薛华老师的“苏轼婉约词赏析”,是在湖北宜昌市第四届高中语文“双促双发”教改实验研讨会上的一节示范课。课上得非常成功,实教比实录更为精彩。其成功之处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课堂理念先进。就整堂课看,较好地体现了师生互动、双促双发”和“民主、开放、和谐、发展”的课堂理念。从“实录”中可以看到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既没有“满堂讲”,也没有“满堂问”,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既没有被动接受,也没有等待灌输,而是主动学习,互助合作,独立思索,这种精彩的场面不断呈现。其二…  相似文献   

18.
马勤良  周红 《云南教育》2003,(17):28-29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师生在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和情感的交流,这种交流应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下,和谐的教学气氛中进行。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见且有效的就是课堂提问。  相似文献   

19.
课堂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合作的主渠道。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平日的教学中,教师应心中有学生,重视学生在建构知识时的体验,保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挖掘蕴涵于教学中的无限生机,力争把课堂变成传播知识和启迪心灵的乐园。  相似文献   

20.
课堂以人为本,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反应者和知识的接受器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课堂由“传递中心”转变为“对话中心”。评价学生的重心要由知识的本位向能力本位转移,建立人情性与激励性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机制,形成课堂内外融合的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