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请比较下面三句话的意思:①Shegotaletterfrommotheronlyyesterday.她只在昨天收到了妈妈的来信。②Shegotonlyaletterfrommotheryesterday.昨天她从妈妈那儿收到的只是一封信。③Onlyshegotaletterfrommotheryesterday.昨天只有她收到了妈妈的来信。可以看出,一个词在句中的位置变化有时会改变整句话的意思,可谓“牵一词而动全句”。这就告诉我们,学习英语必须做到“词不离句”,否则,就无法掌握词语的确切含义。现再举几例予以说明。1.Thatboxistooheavy.那只箱子太重了。Thatboxisheavy,too.那只箱子也很重。分析:前一句中的too为副词,…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其人及诗文是“自然”的,从“无为”及“中庸的自然”“人文的自然”的角度考察这种“自然”,可以揭示陶渊明融汇并超越道儒等诸家思想这种自觉而非凡努力的意义与价值.中庸作为一种最自然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总是被人们所忽视的,更被忽视的是中庸在陶渊明追求“自然”的生命境界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说陶渊明中庸而诗意地践行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中庸的精神助成、保障了陶渊明其人其诗更加“自然”.  相似文献   

3.
有些较复杂的数学题,初看上去好像缺少条件,这时不妨引入辅助未知数,在已知条件与所求答案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便理顺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些辅助未知数一般可以在求解过程中消去.这种技巧叫做“设而不求”.现以中考试题为例,说明这一解题技巧的妙用.例1  相似文献   

4.
破壳而出     
听青年教师试教《恐龙》一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破壳而出”一词,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1.媒体出示画面:一枚恐龙蛋,一角已破,小恐龙的脑袋和半个身子从破角处现出。2.提问:你能给这幅画起个什么样的名字?3.生纷纷举手:“破壳而出”。4.师满意地微笑:“对!请坐。”同时在图旁打出“破壳而出”四个字。课后我对青年教师说:“你问完问题后,等待1-  相似文献   

5.
<正>古代汉语中的连词“而”和“以”,有时用法相同,但两个词是有很大差别的,现分述如下.作为连词,“而”的使用范围要比“以”广得多.连词“而”不但可以连接词与词,短语与词,短语与短语,而且可以连接句子、句群,使单句构成复句,复句构成句群,句群构成层次段落,这在经典中是随处可见的.  相似文献   

6.
“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中的“而”字 ,有些教科书将其视作承接连词。这一解释是不妥的。从对其语境、古音、文意的考究以及其他文献的佐证来看 ,此处“而”字应当作“能”(即能力、才能 )解。  相似文献   

7.
“而”是古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连词,不但出现频率高,延用时间长,且用法丰富.已往的研究多侧重于传世文献中的连词“而”,对出土文献,如金文所反映的其早期应用情况尚缺少足够的了解.本文即对金文中的连词“而”予以相应的研究.金文中“而”作为连词的出现频率虽不高,然却已经具备了后世其基本的用法,如可以分别见于具有并列、顺承、转折三种语义关系的复句中,起相应的连接作用.出现时间则限于东周时期.  相似文献   

8.
先民赋予了“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一”可以组成很多成语,从成语中可以看出“一”字的丰富含义和用法,同时“一”的意义有所不同,读音也不完全一样,而“一”到了现代,又有了新用法.因为“一”的词义丰富多变,用法灵活,我们只有全面掌握它,才能准确理解“一”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才能把握“一”字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一语如何解释,近年来聚讼纷纭。《古代散文选》上册注:“轼,车前的横木。人立在轼后,可以把手靠在轼上。轼较高,登轼可以望远。”①这条注释可以说代表了传统的看法,即认为“轼”是名词,在句中作动词“登”的宾语。但前几年有人著文反驳,说“轼”仅是“手握的一根木棍,不可以站脚”,这“轼”是名词用如动词,是“凭轼”的意思,而原句的标点错了,应改为“登,轼而望之”才对。②新近出  相似文献   

10.
二而一     
课本第 3 3页《洋务派创办的主要企业简表》中 ,崇厚创办的企业名称为“天津机器局” ,前面第 3 2页《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也标为“天津机器局”。第 3 3页图下却注为“天津机器制造局”。同地一“局”两名 ,对此 ,讲课时教师必须说个明白。查《高级中学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书》上册第 71页解释说 :崇厚创办时企业称“军火机器总局” ;1870年李鸿章接办 ,改称“天津机器制造局” ;1895年又改称“北洋机器制造局” ,至 190 0年被八国联军焚毁。由此可见课本第 3 3页选用的图为改称“天津机器制造局”后的厂景。当时企…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设而不求”是解较高难度应用题的一种技巧,那么“不设而求”则是这种技巧的提炼与升华.“设而不求”顾名思义是除了假设要求的未知数外,再多设另外一些未知数(称为辅助未知数),以便把已知和未知联系起来,易于建立方程(组),在解方程或方程组时,不必考虑辅助未知数的求解,只须直接考虑问题的解;而“不设而求”顾名思义是指同样的问题不必设元就能使问题获解.运用“不设而求”关键在于对问题中的某种现象进行大胆地假定,然后推出问题的解.下面通过几例对“设而不求”和“不设而求”这两种方法加以对比.例1◆长分别为150米和200米的快慢…  相似文献   

12.
荀子所谓“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并不是指没有审美对象,其审美对象是伦理道德之“礼”。在其观照方面,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的审美心境,其中的“虚”与“藏”、“壹”与“两”、“静”与“动”是辩证的关系,并由此进入“大清明”境界。“元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是一种精神态度,“大清明”是一种境界,而“虚壹而静”是持有这种态度、达到这种境界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失街亭》是中学语文教材里的传统名篇。该故事矛盾复杂,人物众多,作品在情节安排,尤其在人物刻画上极其巧妙地设置了许多的“三”。在教学中敏锐地抓住这些“三”,可以收到牵一“字”而动全“篇”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无为而治”是老予政治哲学的重要范畴。以老子天道“自然”观为基础,可以看到“无为而治”的本真内涵是“自性而然”。在此论域下,“无为而治”区分为两个维度——上者的“无为”和下者的“自化”。“无为”与“自化”一体两面,共同构成了“无为而治”的本真意蕴。  相似文献   

15.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中的“而”字,有些教科书将其视作承接连词。这一解释是不妥的。从对其语境、古音、文意的考察以及其他文献的佐证来看,此处“而”字应当作“能”(即能力、才能)解。  相似文献   

16.
一只垂死的虎 ,为干渴而呻吟———我走遍沙漠———找到一块岩石 ,在滴水 ,我用手接着———他威严的眼球 ,由于死而混浊———却依旧睁着 ,在视网膜上 ,我可以看见 ,有水 ,和我的 ,影像———那不是我的过错 ,我跑得太慢———那不是他的过错 ,我赶到时 ,他已死去———错的是 ,他已死去的事实———【解读】诗歌有时就是这样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一些简单的意象依着纯粹的语言和节奏就能形成诗歌意义的张力。狄金森的这首诗即是如此。“一只垂死的虎”因干渴而死去 ,或者说“一只垂死的虎”在我找水的过程中因干渴而死去。这是一句话就能表…  相似文献   

17.
厚积而薄发     
高红波 《文教资料》2005,(33):11-12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是活泼而富有生命力的,处处可以发现写作素材。可为什么一写“一件好事”,就是“捡到钱包交还失主”或“扶盲人过马路”呢?一写“老师”就是“带病坚持上课”或“下班给差生补课”呢?其根源在于学生虽有生活,但少积累,生活中虽有许多美妙的事物,但孩子们却“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与好素材擦肩而过。因此,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生活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一、热爱生活,积蓄情感大自然以其博大的胸怀,万变的姿态,向孩子们展现其无尽的魅力。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有其独…  相似文献   

18.
《雨巷》一课通过充分预设,围绕“诗中的姑娘”与“我”究竟是相对而行还是同向而行”这个亮点问题达到实时生成,本文就《雨巷》一课的预设与生成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中国女足夺得世界杯亚军后,在首都机场的欢迎场面中,有一幅这样的欢迎标语:热烈欢迎女足姑娘凯旋而归。类似“凯旋而归”这样的语言实例还有许多,这样说到底规范与否呢?先来看一下“凯旋”一词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注释的:凯,措胜利的(乐歌);旋,即返回、归来之意。凯旋指战胜归来、胜利地归来。可以看出,凯旋本身已有“归来”、“返回”之意,再加上“而归”,无疑显得画蛇添足。如此说来,“凯旋而归”这一说法重复、累赘,是欠准确、不规范的。话说“凯旋而归”@李金彪  相似文献   

20.
每节课上,老师都会有评价。而评价直接可以反映出老师教学行为的“引领”作用。评价也是一种“教”。因为它要以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为评价目标,以教师的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为评价手段,从而达到点拨、纠正、提升、调控等评价目的。可以说,教师的课堂评价就是一幅“以学论教”的生动画面,也许“评价”就像一个神奇的三棱镜,透过它会折射出老师语言的精道,思维的深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