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韩剧热播与国人审美文化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剧进入我国后,迅速占领中国市场,势头之强劲令人瞠目。如今,韩剧热播已成为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成为媒介时代成功的跨文化传播的典范,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韩剧契合了当代中国人的审美文化心理。中国当代的审美文化总体呈现出开放式、多元化结构。既保持了中国传  相似文献   

2.
民俗文化与城市文化生态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俗文化是一种存活于大众生活中的通俗文化,在文化生态系统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它在对社会结构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彰显出弥足珍贵的价值.它以自己拥有的促进价值认同、精神凝聚和品格塑造的功能,为当代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了一种文化支撑,对城市良性文化生态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社会转型,经济浪潮的冲击,民俗文化渐趋衰微.因此,切实保护民俗文化遗产,合理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后殖民理论学者荷米·巴巴在论述第三世界文化特征时,运用了“混杂性”这个看似中庸然则中肯的词汇。首先,它表明了世界文化之间的吸纳和融通,摈弃了自我缠绕式的“对抗”性质和“颠覆”企图,以共时性的眼光把民族电影的发展摆在历史的过程中考察,真正做到既有深厚博大的“民族性”,又有和谐圆满的“世界性”。而电影发展史上关于民族电影探讨争论的焦点,无非“民族性”还是“世界性”的莫衷一是。电影是一种国际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而世界文化只有在交流与互通中才能发展,“混杂性”因而本质上也是由电影文化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陈英雄与张…  相似文献   

4.
戏剧海报是戏剧艺术发展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的文本载体。深入研究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视觉表现手法,将有益于戏剧作品借助平面艺术的感染力、冲击力、传播力快速进入公众视野,唤起受众的热情与关注。本文提出采用"互文叙事"提升戏剧海报的文化内核,用"视觉传达"手法彰显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袁缓 《文化市场》2002,(3):27-27
一直酝酿筹划中的包括上海原有两大院线一永乐院线和东方院线的电影联合院线本月终于正式组建。新院线宣传方面的负责人孙保明告诉记者,此次联合,是沪上电影行业应对入世的大举,此举有利于保护国产影片以及一些并不出名的外国佳片的国内放映,将更大程度地促进电影市场的丰富性和饱满性,满足不同观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央地合作"机制自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已成为构建全国对外文化工作"一盘棋"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北京、上海、浙江、河南、四川、青海、黑龙江、广西等地方文化厅局紧紧围绕文化部提出的"扩大国际文化交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总体要求,在"央地合作"机制下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加强资源整合,有力促进了地方文化特色的保护与传播,同时有效配合了国家的文化外交大局,取得丰硕成果。本刊拟分期聚焦各地方文化厅局在"央地合作"机制下大力发展对外文化工作的成果与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央地合作”机制自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已成为构建全国对外文化工作“一盘棋”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北京、上海、浙江、河南、四川、青海、黑龙江、广西等地方文化厅局紧紧围绕文化部提出的“扩大国际文化交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总体要求,在“央地合作”机制下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加强资源整合,有力促进了地方文化特色的保护与传播,同时有效配合了国家的文化外交大局,取得丰硕成果。本刊拟分期聚焦各地方文化厅局在“央地合作”机制下大力发展对外文化工作的成果与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中外文化交流》2013,(1):89-90
近日,中美电影节学术论坛在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与南加州大学美中学院联合主办,是今年第八届中美电影节举行的学术性活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美国南加州大学中美电影研究所所长杜克雷、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丁亚平、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陈犀禾、美国戏剧影视教育家罗伯特·罗森等10多位专家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影响我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重大倡议,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要保证这一伟大倡议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沿线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其交流与传播对"一带一路"建设主要内容中的政策沟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具有独特价值。同时,"一带一路"建设也为我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国体育文化应通过转变传播理念、精选传播内容、丰富传播载体、明晰传播线路努力实现自身的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10.
《中外文化交流》2014,(11):92-95
如何确立文化自信,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如何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如何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匾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把当代中国文化的创新成果进行国际传播,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文化建设提出的重大课题。为此,本刊转载《求是》特约3位学者的讨论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文化之间积极涵化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文化的多元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文研究儒家文化对韩国风俗习惯、学校教育、影视宣传、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渗透,旨在探究学习和研究韩国继承与发展儒家文化思想精髓的经验,充分挖掘儒学的当代价值,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2.
成都应该以"文化成都"城市建设模式贡献世界。"文化成都"模式国际传播需要传播主体具有自觉的传播意识,充分抓住当前国际传播的四大契机,充分采用现代信息社会国际传播新媒介策略,以多元传播方式推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互联网传播环境下产生的各种文化特性,指出网络传播呈现出高度的粘性与弹性、后喻文化特性、潮汐涨落特性、合作与众筹特性,以及人的个性与主体之间社会共性双向突出的特点。这些文化特征,在当今多元多样文化背景下呈现丰富多彩样式。对它们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促进当代网络社会的发展,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融合传播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形态是近年来出现的,但是作为一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早就存在。论文从"言、象、意、融合"、"诗、画融合"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融合传播思想,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一融合传播思想的根基是中国古代以"象"为核心的体悟式思维,最后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融合传播思想对当代融合传播所带来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传播计划理论,构造了准实验环境下的2×2析因设计方案,并收集海外视频网站上中国文化主题视频下的海外受众评论内容,结合情感分析等自然语言处理方式,探究了中国文化主题视频的内容取向以及言语陈述双因素在海外视频网站中传播效果的影响。内容取向仅显著影响海外受众的认知,而言语陈述则会同时显著影响海外受众的认知与情绪,并且内容取向与言语陈述在不同组合水平下会形成不同形态的“认知洞”。应当重视中国海外文化视频中的言语陈述要素的影响,并在制作视频内容时关注传播内容的不同对受众认知与情绪的影响差异。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纵深推进和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崛起表现出欢迎和担忧双重心态。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崛起将建立在各国家各民族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基础上的积极信号,对于推进我国和平发展、优化国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我国文化外交史上的重要事件和当前外交战略思想,探析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对新时期大国外交的时代价值,分析我国以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促进大国外交的战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7.
西南民族大学秦和平教授新著<基督宗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史>,洋洋洒洒34万字,通过对18世纪末以来天主教和基督教在西南民族地区传播的历史描述,研究了宗教传播必备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分析了基督宗教自身的适应与改革,探讨了少数民族受众的心理变化和宗教诉求,史料翔实,见解独到,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相似文献   

18.
增进各大国际电影节间的交流与合作,关注世界电影文化多样性发展、电影节对城市的影响、发掘新人新片和联合制作??2011年4月24日,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季重要活动"国际电影节主席论坛"吸引包括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大地震使众多羌族村寨遭受严重破坏.在羌族村寨的灾后重建工作中,出现了四种重建模式和五种建筑类型,分别对羌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羌族村寨的文化重构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或负面影响乃至严重破坏.在未来的灾后村寨重建工作中应重视村寨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克服重居住功能而忽视文化功能的倾向,做好规划设计,促进文化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20.
论四川古镇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古镇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四川古镇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体现在其观赏、史学、文化、审美、科考、休闲等方面的价值上.要使四川古镇的旅游价值能充分体现出来,必须重视对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