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鹏 《快乐阅读》2011,(14):121-123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特别是对语文教学中的习作教学,我采用了"日记列车"这一习作载体。其实"日记列车"这一载体就是利用了日记的灵活随意性和列车的有序性齐头并开相互快捷行驶,既有交融又有并行的意思组合而已,将它移植到语文教学,特别是习作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2.
日记是学生作文训练的主要形式之一。长期以来,日记以小作文的面貌出现在习作教学的大舞台上,并为习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培养学生日记写作的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发现日记魅力,激发日记写作的欲望;加强生活体验,强化自主写日记的意识;玩写结合,启发日记写作的自觉性;巧用现代网络,拓展日记写作的渠道;赏识鼓励,保证日记写作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3.
小学习作教学引入微日记设计,符合学生主动学习诉求,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深受学生青睐。教师需对微日记操作进行创新性引导,对微日记支持习作学习策略展开科学设计,帮助学生全面提升习作说明、描写、叙述、抒情、议理等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习作的训练应在平时,除了生活日记、观察日记等,可以在阅读课进行仿写与再创作,把习作训练落实在每一课。在阅读教学中模仿阅读课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学习习作。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抓空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改文体学习写作,续写课文,想象写文,让习作教学不再成为语文教学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日记教学是作文教学的重要抓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个性。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少有学生喜爱写日记,大多数学生怕写日记,把写日记当成了负担。因此,学生日复一日地应付日记,越写越没有兴趣,甚至越写越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充分发挥日记教学的优势,构建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扩大与学生个体的心灵交流;消除日记的种种束缚,  相似文献   

6.
《写日记》是浙江省义务教育教材第六册第二单元的一次习作训练。习作的文体是日记,属应用文。众所周知,日记与作文有着紧密联系,可以说,写好日记是写好作文的前奏曲。因此,本节习作训练课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了这样的认识,教者才能慎重教...  相似文献   

7.
谢建明 《文教资料》2014,(14):49-50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日记在习作教学q-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写日记有利于确立学生在习作中的主体地位;写日记能够弥补习作教学多写命题作文的不足;写日记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文风。  相似文献   

8.
日记与习作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就像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朋友。小学生的日记内容常常富有个性,生动活泼,能够打动人心。而习作起步阶段教学教会学生如何写作一直是困扰一线教师的最大问题,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值得每位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打破习作常规,通过"接龙日记"的方式打开学生习作兴趣的新视窗,引导学生喜欢用笔说话,让学生觉得习作是简单的、习作是自然的、  相似文献   

10.
循环日记是提升学生习作品质的重要抓手,教师应遵循努力打造外部的习作"力量"来影响习作者内部的习作动力的原则。包括营造有成就感的氛围,"可靠"的循环日记的制度;发现和张扬循环日记的创造性做法;坚持循环日记的全面性,关注循环日记中的"两极"现象,力争实现学生循环日记有计划、有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循环日记可以促进学生主动进行书面表达训练,提高更大群体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借用此手段鼓励学生进行习作分享,并引导学生将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结合其个性化想象,使习作教学更具有趣味性,起到了有效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习作学习的积极性的作用。所谓循环日记,就是让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组内学生轮流在同一个日记本里面写生活日记。在教学指导中,教师将学生按学习认知状况或组别属性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本日记本,从周一开始由小组成员轮流撰写日记。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茫然、学生无话可说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找寻习作教学的突破口,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以日记为载体,开展了生活化作文的初步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批注鼓励,激发写作热情我对学生日记绝不是简单浏览一遍,打上个等级就算了,而是逐句赏  相似文献   

13.
日记教学是作文教学的重要抓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个性.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少有学生喜爱写日记,大多数学生怕写日记,把写日记当成了负担.因此,学生日复一日地应付日记,越写越没有兴趣,甚至越写越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充分发挥日记教学的优势,构建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扩大与学生个体的心灵交流;消除日记的种种束缚,让学生体验成功与快乐;改变日记批改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优点,充分赏识学生的优点,及时展示、表扬和鼓励.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由害怕日记,变成了享受日记,培养了兴趣和习惯,质量也突飞猛进.  相似文献   

14.
<正>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习作有兴趣。在习作起步的阶段,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感受到了习作的精彩,轻松步入习作的大门。一、接力日记,捕捉精彩三年级上学期,我在班级开展了"接力日记"活动。具体做法是:六个  相似文献   

15.
陆荣美 《考试周刊》2012,(63):65-66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日常语文教学中最烦最怕的莫过于习作教学了。费尽苦心地设计习作指导教案,费尽口舌地反复引导,学生似乎集体短路,就是写不好作文。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看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除了每单元一次的习作训练,剩下的就是教师随意布置的内容宽泛的日记类练习。  相似文献   

16.
郭颖 《陕西教育》2007,(11):61-61
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打破习作常规.通过“接龙日记”的方式打开学生习作兴趣的新视窗,引导学生喜欢用笔说话.让学生觉得习作是简单的.习作是自然的、习作是随心的,它没有什么模式,也没有什么框框。习作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充满情趣的。  相似文献   

17.
日记 ,是一种有效的练笔方式。自从我们班级开展日记教学以来 ,“日记”便成为我们师生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同学们谈论最多的是日记该写什么、怎样写 ;我思考最多的是该怎样指导学生写日记。在教学中 ,我体会到 :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是求新奇、好幻想、爱动手 ,因此 ,我精心地选择了不同的支点 ,采用多种日记形式来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训练学生的观察力 ,启发学生的想像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形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 ,很自然地渗透习作意识 ,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兴趣的支点———生活日记小学生的生活丰…  相似文献   

18.
"作文难,作文难,一看作文就心烦。"这道出了学生对作文所持的无耐情感。为了扭转这种情绪,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采用一种新的"习作方式"——"师生接力日记"。这一习作方式,改变了"个人日记"的形式,在小组内每天由一名学生来写日记,进行接力传递,最后由老师写一篇日记,打印后贴在教室的板报栏里。学生日记  相似文献   

19.
张玲 《成才之路》2013,(32):4-4
小学生的习作教学至关重要。要从作文的内容、言之有序的写法、语言材料的积累以及日记的训练等方面进行习作训练,使之从小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提高写作才能。  相似文献   

20.
王令玲 《考试周刊》2012,(56):38-3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记流水账、挤牙膏、说假话等一直是存在于小学生,尤其是三年级学生习作中的通病。按照教材编排要求,每学期完成8篇习作,要想借此达到纠正学生的这些缺点,有效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目的,是远远不够的。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让学生写日记、读日记,是治疗各种习作病,提高三年级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一、学生日记,捕捉生活的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