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3 毫秒
1.
论教育哲学的必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存在的全部可能与必要建立在对“哲学”与“教育”关系的认识上①。 一、教育活动需要哲学吗 乍看起来,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难回答:教育活动不需要哲学,或者说,对于实际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似乎从未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应用”过哲学。在他们看来,教育是具体得不能再具体的实践活动,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琐事”。而哲学是一门抽象得不能再抽象的学问,根本就不关注实际的教育问题。应该说,这种观点是有代表性的,不仅存在于一些实际教育工作者那里,而且也存在于一些教育学者那里。然  相似文献   

2.
哲学家在探讨本原论问题时,从一开始就与美学本体论问题纠结在一起.西方哲学与美学本体论的错位经历了古代的历史遮蔽与混淆、近代的历史游离与困惑、现代的历史反思与还原三个时期.历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错位就在于唯心主义哲学对唯物主义美学的遮蔽,在于将美学的感性存在第一性误解为哲学的物质存在第一性.“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与美学基本问题及其本体论的交错;审美的“感性存在”就是哲学的唯物存在;美学的“唯心主义”(精神实体)就是哲学的“唯物主义”(感性存在).极端的唯名论属于美学范畴,极端的唯实论属于哲学范畴,而温和的唯名论与温和的唯实论及其调和论使得哲学与美学进一步混淆.在整个西方哲学史和美学史的复式历程中,哲学学科在研究辩证思维规律而在美学的对象中为自己寻找丰富的材料时,或美学在考查原始经验而把思想和意识带回到它们的起源上去时,往往越俎代庖——成为“哲学帝国主义”或“美学帝国主义”,从而造成了唯心主义哲学与唯物主义美学的历史错位.  相似文献   

3.
一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概览近百年来的教育哲学发展史,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教育基本问题说这一观点在教育哲学发展史中一直是主流。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吴俊升的《教育哲学大纲》(1934)、黄济的《教育哲学》(1985)、傅统先、张文郁的《教育哲学》、刁培尊、丁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1987)、王为农、郑希晨的《教育哲学》(1990)均持这种观点,都认为教育哲学不是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细枝末节问题,而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领域中的基本问题或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哲学追求永恒与美好,政治实践则总有欠缺.哲学与政治处于冲突之中,哲人苏格拉底就死于这种冲突.但不能忽视的是,教育在这种冲突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没有他对公民的教育,就没有他的死亡.而且,这种教育即使在他被控告、被判死刑时,仍旧没有放弃.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之死同时就是公民教育的绝唱.  相似文献   

5.
桑志坚 《教学研究》2008,(3):193-195,203
教育哲学是哲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因此教育哲学具备了教育和哲学的双重特点.教育哲学的这种本性,决定了教育哲学具有的艺术性格,以艺术的敏感捕捉教育问题,以艺术的大胆怀疑批判教育现实;决定了教育哲学具有理性特质,以对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一种求是的精神,以怀疑批判的精神去辨析、熔铸教育的精神、理念;影响了教育哲学的表达上应具有一定的文学风格.  相似文献   

6.
对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研究中的哲学问题的思考,使教学哲学逐步从与教学论浑然一体状态成为显性的专门研究领域,这一历程在我国历经了教学哲学初显于教育哲学研究中、教学哲学研究领域的相对独立、教学哲学研究视点的逐步扩展和视界的分化三个阶段。当前,我国教学哲学研究中存在教学哲学研究者的角色意识不强、对教学问题的研究尚嫌表浅且基础单薄、对教学实践问题的关注仍然平面化等问题,使其难以完全摆脱依附状态而走向真正的独立。教学哲学要逐步摆脱当前的困境,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并最终获得自身的独立,教学哲学研究者应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加强教学哲学理论研究,形成教学哲学研究范式,确立教学哲学作为新兴领域的独特学术地位;规范教学哲学研究,发挥教学哲学对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反思的能动作用,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关注并倡导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的反思性研究,发挥教学哲学对改革实践、理论探讨的概括提炼作用。  相似文献   

7.
董江华  文进荣 《时代教育》2009,(10):131-132
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一书,围绕人的存在与生命等基本的人生问题展开."非连续性教育"、"房子与人的发展"、"培养独立判断的教育"等卓而不群的论述令人眼前一亮.其论述使人看到了精神科学、存在主义哲学、现象学等诸多学科在思考教育问题时所带来的不同视角,进而拓展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吉尔伯特·赖尔是牛津日常语言哲学流派代表人物,他认为哲学问题就是探讨日常语言的用法,而哲学问题所以产生正是由于哲学表达中混淆了日常语言所处的不同范畴.笔者认为,赖尔探讨的其实是语言和事项的关系问题,是承接于维特根斯坦的主题,其不同于大陆哲学的传统,但是依然没有向我们提供新的研究语言的方法和指向.  相似文献   

9.
在演变历程上,澳大利亚教育哲学经历了哲学中的教育、教育中的哲学和独立的教育哲学学科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澳大利亚教育哲学的本土特色——澳方式,逐渐得以萌芽、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概率"部分的教学中,发现了"非等可能"和"等可能"的混淆,"互斥"和"独立"的混淆,"有序"与"无序"的混淆等典型性错误,也发现了"事先预测"和"事后判断"不分,独立事件中的"一种"与"多种"的混淆,"等可能事件"与"独立事件"的混淆,"有条件"与"无条件"的混淆四类非典型错误,现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哲学亦生活.人因教育而成为人,人因哲学和教育而成为更理智、更智慧的人.教育、生活、哲学相伴相随.在教育这种生活中,最应当产生哲学.大学的学者进行着艰难和艰辛的精神劳动,他们总是力求走到哲学.大学在让哲学繁茂起来的时候,自己亦必成了哲学的繁茂之地.  相似文献   

12.
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哲学是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同时又是一门亟待进一步发展的学科.对于这门学科的认识,我们至今仍然相当模糊.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它跟教育科学究竟存在着一种什么关系,我们还知之甚少、知之甚浅.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这门学科的发展进程.笔者认为,要使教育哲学早日摆脱这种困境,尽快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就有必要深入探讨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的相互关系.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社会哲学在当代的发展中产生了语言学转向.这种转向与近代和现代哲学在解释社会规范的基础问题上遭遇的困难有关.这种转向在当代西方社会哲学方面的主要表现是社会规范的有效性论证,需要通过话语进行.其中哈贝马斯和福柯的研究具有代表性.这种转向对于当代社会哲学研究重点有了影响:重视生活世界、重视交往合理性.中国当代的社会哲学研究在语言学转向问题上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却常常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在动力和不同需要,片面强调"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重视对学生的道德要求,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需要重新选择视角进行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这种深厚的哲学意蕴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的内在联系,借助哲学的睿智与深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哲学问题进行思辨与考析,意义无疑十分深远.本文为寻求德育工作中更好地贯彻人性化精神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选取哲学视角,以便有效地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为促进高校德育更好地贯彻人性化精神做出一点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谈及教育哲学,浙江师范大学李润州认为:教育哲学是教育与哲学的联姻,换言之,教育哲学就是哲学地思考教育问题,而这种哲学地思考教育问题的教育哲学至少有三种存在形态:基于哲学话语的教育哲学、基于哲学框架的教育哲学、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笔者参照李润洲对教育哲学存在形态的划分,认为陆有铨先生所著的《现代西方教育哲学》一书中的叙述内容与表述形式两方面均符合哲学话语的教育哲学。故在下文中笔者将从哲学话语的教育哲学角度出发,就本书中作者对教育哲学的概念界定、研究视角这两方面进行评述,并聚焦我国语文教育哲学的研究谈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蔡元培是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前躯.他的学术观,不仅有着深厚的哲学底蕴,而且能够对学术关系作出深刻辨析;至于他对学术独立、教育独立的倡扬和努力,不仅表明了他人格觉醒的力量,而且在构建制度保障体系方面也作出了尝试.在这种学术观的指导之下,他主持了中央研究院的创设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在他所领导的对北京大学的改造和办理中,形成了以学术研究为内核的大学理念.这种理念,对于当代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学术研究的深化,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民主必须解决各种力量的制衡问题,在西方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中,贵族哲学、英才哲学和平等主义三种力量此消彼涨,最终达到了较好的平衡,形成了平等主义与英才哲学双峰对峙的格局。这种局面包含着高等教育哲学的深刻转型:高等教育由少数人的特权变成了人人都可以享受的基本人权,而平等主义教育哲学本身,尽管深孚众望,却面对着来自贵族哲学的压力和英才哲学的阻力等阻抗因素,还有它无力化解的许多矛盾,特别是平等主义与教育公平的矛盾以及学生权益与教育质量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学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研究中存在着概念混淆及泛化的现象,将课程概念无限泛化最终“捧杀”了课程本身。这种课程概念泛化的根源,乃在于混淆了“课程本身”与“同课程有关的范畴”,尤其是混淆了“课程”与“课程实施”(教学)及“课程实施的结果”;因而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引发不少问题与困境。“课程即法定知识”是基于社会学视角而对课程概念进行的重审和重申,旨在有助于教育实践的改善与理论研究的明晰。  相似文献   

19.
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深入讨论中,有人对有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实践不是认识的基础或源泉,客观事物才是认识的基础或源泉。与此相联系,也不承认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实践纳入认识论的。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它实际上否认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混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界限。  相似文献   

20.
课程研究中存在着概念混淆及泛化的现象,将课程概念无限泛化最终“捧杀”了课程本身。这种课程概念泛化的根源,乃在于混淆了“课程本身”与“同课程有关的范畴”,尤其是混淆了“课程”与“课程实施”(教学)及“课程实施的结果”;因而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引发不少问题与困境。“课程即法定知识”是基于社会学视角而对课程概念进行的重审和重申,旨在有助于教育实践的改善与理论研究的明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