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设计理念】学习是一个探究与发现的过程,是一个认识、实践、提高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组织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让学生们在交往中学,在观察中学,在比较中学,努力实行知与行、学与用、识与能的高度统一,培养学生善于“做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要从教材建设入手,突出一个“新”字,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之,更信之;还要加强“三进”工作力度,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知、信、行”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新高考改革强化了对高中生开展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鉴于高中阶段学生所处的生涯发展阶段以及“乌卡时代(VUCA)”的特点,结合学校“知行合一·体验内生”的德育理念,依托于库伯的经验学习圈理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以“知·行·省”生涯教育模式来落实整体课程结构和活动组织流程,旨在提升学生的生涯适应力。三年的教育实践和评估结果显示,“知·行·省”生涯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生涯适应力。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的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学生学习力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倡导“做”“想”“讲”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倡导合理灵活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形成一种精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就此,本人对目前钦州市第一中学的课堂教学情况做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5.
"从做中学"新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做中学”是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论,生动地阐述了他对知与行关系的看法。无论对于儿童发展来说,还是对于学校教育来说,“从做中学”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从做中学”的依据、涵义以及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试图给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一个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中学地理“主题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一种特定模式.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学地理“主题学习”的概念、实施和实践意义,以期开阔学生的阅读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奠定主题阅读教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做中学”: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提出“做中学”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探究掌握知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基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就业做准备。在高等学校的“做中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做中学”的引导者;“做中学”应该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科研资助应该针对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科学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倡导学生采用“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强调在“做中学”,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自然地接近语言,更好地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9.
姜哲 《教师》2011,(20):79-79
本文通过角色扮演法在外语教学中的探索实践,解析了角色扮演对外语教学的作用与影响:它实现了教与学、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外语、应用外语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反思性实践”理论和外语“反思性”教学研究成果,从外语教育目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五个方面反思了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认为:外语教育目的应细化听说阶段性学习目标;外语教学理念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造就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外语教学模式要与实际教学相适应,注重课堂教学实效;外语教学方法要博采众家之长,选准最佳汇合点;外语教学环境应注重教学设施运作效益最大化,为“反思性教师”专业化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1.
所谓“体验成功”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信和体验成功的欢乐,使其得到主动发展。“体验成功”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计算机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体验成功”课堂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谈几点看法。引入新课:承前启后,温故知新学习新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做准备练习,为接下来解决新问题做好铺垫。如果上课时是用多媒体教室,教师应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上一次课的操作实…  相似文献   

12.
数学知识是“死”的,学习的人是“活”的,“活”人学习“死”知识,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把“死”知识赋予其“生命”,使其“活”起来,让“活人”学习的是“活”知识。这正是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主体参与实践,并在实践中自主获取知识的活动;体现学生感知、体验、运用知识的思维发展过程;同步实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一轮课改的主题是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合作参与、主动探究、体验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主体参与型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实际,选择了“中学参与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作为研究课题。提出了综合型整体性课堂教学模式体系,总结了“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并建构了合理的评价体系,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以“听中学”和“看中学”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则提倡“做中学”、“学中做”。在诸多创新的教学模式充斥的今天,教育实践者把“做中学”拓展到认识领域,拓展到智能学习领域。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文,通过自主、合作、  相似文献   

15.
"知信行"教学模式强调引导学生在"认知—思辨—实践"的过程中建构认知,推动学生深化理解学习意义,知行合一,学用并重,生成智慧,打造良性互动的课堂,帮助学生在学习以及实际生活情境中能够所知而所做,建立自己的知识含义和认知体系,实现知信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在实践中引发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是中学思想政治课适应教学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几年来,我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为“载体”,用“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新理念,以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为基本思路,实践探索出“给学生留点空间”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对培养学生参与能力、调动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学生“知“与“行“的统一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做到“明理“与“导行“.“明理“是解决学生从“不知“到“知“的问题,“导行“是解决从“知“到“行“的问题.“明理“是教学的着眼点,“导行“是教学的着力点,二者密不可分,融会贯通,统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真正做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才是最优的教学过程,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做中学: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实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差的中职学生,必须选择适合他们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此,我们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技能培养中强调“做中学”。做中学就是强调“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对学生亲身体验职业岗位、培养专业技能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不拘一格,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任何模式中都不得忽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之中。施“导”于教学的全过程,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所有学生都能真正做课堂学习的主人,愉快学习,从而最终实现全面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是两种学习方式,在中学教与学中同等重要,现阶段绝大多数学校还无法专门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将“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融合为一体,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有效、可行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