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汉园三诗人"之一的李广田,将其早年诗歌创作中的寂寞情绪和"秋天"意象融入了后来的散文中。寂寞感成为其创作心境的情绪基调和关键词。并且根据表现内容与寂寞感类型的不同,作家创造性地实现了诗歌、小说对散文文体的交叉渗透来加以最适宜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汉园三诗人”之一的李广田,将其早年诗歌创作中的寂寞情感和“秋天”意象融入了后来的散文中。寂寞感成为其创作心境的情绪基调和关键词。并且根据表现内容与寂寞感类型的不同,作家创造性地实现了诗歌、小说对散文文体的交叉渗透来加以最适宜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余光中重诗轻文,把散文视作诗的附庸。他心目中的现代散文是“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的一种新散文”。这对于抑制过于随便、松散乃至轻浮的散文有所裨益,但也有明显的偏颇,即未能把握散文美的特质-自然。诗笔可用于散文,但失去了节制,便适得其反。他的散文创作意在实践在诗为文的理念,其成就,说明以诗为文作为一种艺术追求无可非议;其局限,说明散文中的诗质应有所节制。余光中后来对散文美有所认识,提出了“本位散文”的概念,但因为重轻诗文的理念未能根本改变,故而所作“本位散文”成就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4.
姚燧文章具有"正中见奇"的艺术特色,而最能体现其散文作品的艺术价值当属"奇"的运用,主要表现在"语词之奇"和"语意之奇"。除了在语词和语意上的奇特之外,姚燧散文中"奇"的艺术风格还表现在善于使用象征手法,善于用典,善于对比。姚燧注重对"奇"的审美倾向的追求,不仅没有削弱其作品中"正"的思想,而且更为突出了其散文中的儒家正统观念,使其散文在给人一种惊奇之感的同时,意蕴更为深邃。  相似文献   

5.
苗莉为邢台文坛有成就的女性散文作家,她的散文充满了"情"味,亲情、友情,对祖国河山之情,对人民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情,空灵、柔软、细腻,如云似水,如歌如泣.她的写法是传统的,却创造了优美的散文意境,其散文的可贵,在于她写了人性、人生,写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她的特点是把散文的意境美和人性美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6.
散文是体验历程的产物,是纯正思考的结晶.散文之"神",散文之"魂"就是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的思考,对于生存之理的探索,这就是渗透于散文形象中的"哲思".鉴赏散文独特的"哲思"美,需要开放性地理解.散文的本性是自身的独特性、自我性、思辨性、情感性的艺术整合.是散文家"人间情怀"的袒露,是散文艺术规律的体现,是散文审美意象由局限到开放的昭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国现代散文创新理论的考察和海峡两岸散文创作的分析,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海峡两岸现代散文的创作表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样式,大陆现代散文创作较突出地体现了“载道”的文学精神,台湾现代散文则较多地表现出“言志”散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文化散文"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繁荣"的主潮现象.本文试图对"文化散文"创作思潮的特征进行理论上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散文文体形式美具有流动、清新两大基本特征.流动美不仅表现在内在情绪、意蕴的寄寓和抒写上,表现在形象的创造上,还表现在语言的变化方面;清新美,不仅表现在思想情绪的活跃、新鲜和语言文字的洗炼方面,还表现在构思、结构、描写手法以及文体形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方面.  相似文献   

10.
根据散文文本特性,“散文情感”这一概念应被纳入散文理论家和批评家的视野,并将其运用于当今散文批评。以此为切入点,对当今流行的“大散文”品种及创伤进行了情感批判,并指出散文创伤观念的更新,要清除“散文情感”上的“泛意识形态化”色彩。  相似文献   

11.
孔子生活的春秋末年,我国古代数学已初步形成了体系。数学知识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的应用。孔子年轻时认真地学习并掌握了不少的数学知识,在实践中进行了广泛的运用。他还将数学作为一门课程教育学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记录孔子言行的儒家重要典籍———《论语》,包含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深刻的数学思想。认真挖掘整理这笔历史遗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文”对我国文学创作的繁荣和现代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代传媒的兴盛,促进了“美文”的传播;而“美文”也在文化普及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邓拓、吴晗和廖沫沙三位杂文家的杂文体现了民本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文章认为,"三家村"的杂文对当下仍然有强烈的现实针贬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但丁的《论俗语》为意大利民族语言建立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同时为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东方,中国“五四”的白话文与但丁的《论俗语》具有同样的效果。两种语言在同样的背景下产生,并都对各自的社会和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确选用题材是散创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做得怎样,直接影响到作写作意图的表达,影响着散的质量。秦牧的散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值得人们好好学习。  相似文献   

16.
《随园诗话》是一部充满辩证思想的诗歌理论批评著作,它在标举真情、个性、诗才等性灵说的同时,亦关注学问、仿古、人巧等一系列诗学问题,并表达了深刻的见解,集中体现了袁枚辩证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以炽烈的情感呼唤自我的表现和扩张,以求完成人的自觉。在早期的文艺主张中,他始终以艺术创作是纯真心灵情感的直觉表现作为自己的核心观点,以“自我表现”作为创作准则,并使之在自己的散文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8.
二战前,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总体上还是一个法裔传统农业社会。战后的魁北克"平静革命"则是一次现代化变革,魁北克由此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这次改革也是一次民族主义性质改革,民族主义与现代化相互交织。现代化是新民族主义产生的基础,新民族主义反过来又推动了现代化的深入。值得借鉴的是,在"平静革命"中,民族主义的过渡滋长最终导致魁北克独立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围绕《译者的任务》一文对沃尔特·本亚明的翻译理论展开论述,通过分析和探讨如"纯语言"、"来世"等重要概念,发掘蕴涵在其中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从而揭开沃尔特.本亚明的《译者的任务》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