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一文让中国人知道了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感人事迹。但他是由陶行知介绍到中国的却鲜为人知。1936年9月,陶行知先生为发动华侨并广泛联合国际进步人  相似文献   

2.
陈章 《学习之友》2010,(11):47-47
毛主席的“老三篇”,50岁以上的人印象深刻。其中《纪念白求恩》开头说:“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相似文献   

3.
寻找白求恩     
<正>少年时我就知道加拿大出了个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士白求恩,他在中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是深受中国人民敬仰的国际友人。因此,我第一次来到温哥华,对在电视台工作的女儿说,不要安排我游山玩水,我要先去瞻仰白求恩故居。然而,白求恩在加拿大的知名度并不高。为寻找白求恩,我走遍半个加拿大,访问了许多单位和个人,终于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白求恩。  相似文献   

4.
蒙特利尔市是与白求恩这个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白求恩大夫的故乡就在蒙特利尔的东南侧一个叫格雷文赫斯特的小镇上。早在读书时代,我们就一遍又一遍熟读了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革命事业,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深深地感动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我也是其中一员。如今来到蒙特利尔市,自然会心怀虔诚,带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白求恩大夫的故居。我们首先来到白求恩公园去瞻仰白求恩雕像。听说这尊汉白玉雕像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送的。所谓白求恩公园其实是个小草坪。草坪处在三条…  相似文献   

5.
伟大意义《纪念白求恩》一文,是毛主席在白求恩同志逝世后不久写成的.在这篇文章中,毛主席深切地悼念了白求恩同志,赞扬和论述了他的崇高的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教导我们要学习他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德,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主席在这篇文章中所阐发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有极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它在广大人  相似文献   

6.
白求恩作为一名曾参加过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可谓世人皆知。但他作为一名颇有成就的发明家,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相似文献   

7.
白求恩是加拿大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他因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而献身,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使他成为中国几代人都极为熟悉的人物。然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位医学博士还喜爱文艺创作,甚至到中国后还抽暇写过有关中国的小说。1940年5月,香港《大路》杂志复刊号上,刊出一篇署名诺尔曼·白求恩的文章《中国肥田里的秽草》。这篇小说,发表于美国《进步周刊》,是该刊第一次发表关于中国抗战的文艺作品。小说写河北平原保定城外的乡村,一位平生劳作的老头儿,他的一生“好像就是和他的敌人——秽草作永无止境的斗争”。眼下,日本人占领了城市…  相似文献   

8.
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执著的、把自己安危置之度外、全心全意救护伤员的白衣战士——白求恩医生。你可知道白求恩的其他故事?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著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和《为人民服务》一样,同样是在一篇短短的文章里,讲了一个意义非常重大的问题。在《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里,讲的是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或者说,做人应该从什么样的“出发点”出发,也就是说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来做人的问题。毛主席讲这个问题,是结合纪念白求恩同志这个具体的人、具体的情况来讲的,所以既把做人的道理教导了我们,同时也树立了一个榜样,使我们好懂好学。在《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的一开头,就非常扼要、非常深刻地提出来和说明了:白求恩同志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他,怎样来纪念他。从对白求恩同志生平极为扼要的叙述里,从白求恩同志的革命实践和革命斗争里,看得出他是一个真正具有国际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的人  相似文献   

10.
白求恩精神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极强的感染力.当今时代,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白求恩精神却没有过时.全面深入研究和挖掘白求恩精神的内涵与当代价值,对于发挥白求恩精神引领文化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六课《纪念白求恩》,依据的是1966年7月改为横排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因照搬原注,导致题注多处有误。首先是白求恩的生年不是1889年,而是1890年。《纪念白求恩》原文一开始就是“白求恩……五十多岁了”的介绍,弄得《毛泽东选集》的编注人员只好不交代白求恩的生年,显然,如果交代了白求恩去世那一年就还不到五十岁。 其次,题注中白求恩“率领一支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这种说法也欠妥。据1983年6月29日《新华日报》一则新闻报道说:“前美国与加拿大…  相似文献   

12.
纪念白求恩     
在《纪念白求恩》一文发表65周年纪念日,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南关小学和延中沟小学的近百名队员伫立在毛泽东同志住过的窑洞前,共同纪念这个光辉的日子。天上下着鹅毛大雪,但队员们的心中却热情如火。因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要在《纪念白求恩》的诞生地创建各自的英雄中队--延中沟小学创建"白求恩中队",南关小  相似文献   

13.
白求恩大夫到底是谁把他请到中国来的呢?原来他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1914年赴美留学获政治学和教育学硕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逝世已经整整四十六年了。白求恩同志从逝世到安葬究竟有多少天,至今尚无确切说法。《历史教学》1983年第8期李福录同志的《白求恩同志逝世的地点应为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一文中提出:白求思同志于1939年11月12日牺牲,11月17日安葬,从逝世到安葬应为五天时间。但是据当时任白求恩医疗队事务长的张清勋同志回忆,从白求恩逝世到安葬的时间应为四十天。刘在白求恩医疗队工作期间始终与白求恩同志在一起,不仅是白求恩同志从逝世到安葬的当事人之一,也是保护白求恩同志遗体的主要负责人。所以,我认为四十天之说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5.
用白求恩精神建院育人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求恩军医学院是抗战初期白求恩同志亲自倡导并参与创建的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现存最早的医学院校。白求恩精神是我党我军的宝贵财富 ,也是我们学院的传家宝。 6 0多年来 ,我们根据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 ,针对学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的新特点 ,始终不渝地把白求恩精神作为建院育人的根本 ,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建设 ,增强了思想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增强用白求恩精神建院育人的使命感几十年来 ,无论形势怎样变化 ,白求恩的旗帜在我们学院一直高高飘扬 ,白求恩传人一代又一低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6.
白求恩精神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新时期,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引导大学生学习和弘扬白求恩精神,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对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大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培育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和大学生国际视野的树立有着重要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期,电视剧《诺尔曼·白求恩》在央视的热播,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生动的白求恩,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白求恩的极大关注和深切怀念。本期我们介绍上海文艺出版社重新修订的由泰德·阿兰、塞德奈·戈登著,巫宁坤翻译的《手术刀就是武器——白求恩传》一书,一方面使大家进一步了解白求恩的生活、白求恩的风趣幽默、白求恩的坚持原则和理性,了解一名英雄成长的故事,使我们感受英雄与平常人相同而又极富个性魅力的一面:另一方面“重新回顾他所走过的道路,重温他那些用斗争实践检验过的充满生命力的思想,采激励我们献身建设自由民主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也许是对他的最有意义的纪念”。  相似文献   

18.
白求思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医生。他于1938年1月来到中国,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在战斗中。因治疗伤员感染中毒,不幸于1939年11月12日以身殉职。毛泽东曾为他写挽词,并发表了《纪念白求恩》这篇著名文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19.
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外科医生.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4月经延安转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两年,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和责任心均称模范.1939年11月12日,因医治伤员不幸中毒,逝世于河北的唐县.  相似文献   

20.
白求恩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之一,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白求恩精神的主要内涵包括追求人类解放的崇高国际主义精神,热衷医疗事业、精益求精的高尚职业道德,以"两个极端"为要义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白求恩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大地,为世界人民树立起一座永恒的丰碑,在新时代更加彰显出重要的时代价值,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支撑,为遵守职业道德提供范式,为加强国际团结合作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