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庆市牢牢把握"树立劳动观念、塑造劳动精神、培育劳动能力、养成劳动习惯"的劳动教育目标,通过"作好一个劳动导向、做好两项劳动示范、建好三层劳动基地、研好四类劳动课程、抓好五个劳动结合"的举措,探索构建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立体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对天津市少年儿童的调查表明,当今少年儿童的劳动意识具有如下特征:九成左右少年儿童对社会主流认识表示认同,热爱劳动是少年儿童劳动意识的主流,培养能力、获得快乐是少年儿童劳动的最主要价值。但调查显示部分儿童认识上的矛盾,即认为普通劳动者"光荣",却有半数以上"不能甘当"。在自我评价中,近三成儿童对劳动特质持否定态度,年龄越大比例越高。研究认为,劳动意识的培养是劳动教育的起点,与劳动习惯的养成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3.
师范生的道德素养是其将来能否成为"四有好老师"的基石,它是一种私德、公德、师德"三德"统一的特殊素养,须经由丰富的劳动实践才能促进其养成并在劳动实践中得以检验.为此,高等师范院校需要基于劳动实践设计师范生道德培养路径,促使师范生在劳动实践中增进道德身份认同、提升道德判断能力、养成道德习性,实现其道德行为自觉.  相似文献   

4.
一、劳动教育是什么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劳动素养为目的,培养中小学生积极健康的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学习基本的劳动知识,掌握生活中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是灵动而有生命力的教育。劳动教育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当通过了解、观察,进行不断地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来提高幼儿的劳动意识,养成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6.
黄清城 《生活教育》2012,(21):65-66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劳力上劳心"的理论。他说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他要运用环境里的活势力,去发展学生的活本领,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必不可少。因为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技能的掌握,劳动习惯的养成,是儿童今后成材的必要条件。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相似文献   

7.
在物理学科中融合劳动教育,落实学生劳动素养,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最要路径。结合物理教学实践提出:以史为鉴,展现工匠精神;以情为境,提高劳动知识;以课为阵,培养劳动技能;以实为践,养成劳动习惯;以题为眼,导向劳动高考等。  相似文献   

8.
幼儿劳动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家园共育可以为幼儿培养劳动习惯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劳动培养成为一种常态化、习惯性的行为。本文结合幼儿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家园共育的沟通机制,并提出幼儿劳动习惯养成的家园共育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效率,切实增强幼儿的自理能力,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相似文献   

9.
2020年3月20日,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是对目前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等现象进行纠偏扶正。学校可以活用校园文化,思想引领小学生;活用校园生活,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活用学科资源,进行全科育人;活用生活实践,在特色活动中整体育人;活用人力资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利用网络资源,寓教于乐。多渠道拓宽劳动教育途径,让劳动教育"活"起来,增强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小学生的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10.
"跟着节气去劳动"课程是依据学校开展的新劳动教育而开发的适合三至六年级使用的劳动教育拓展性课程.其课程内容包括"采来苔藓做盆景""跟着节气种油菜""带着思考种水稻""种棵金橘迎新年"四个项目.课程内容丰富,实施途径行之有效,评价手段多元,极大地优化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培养了学生的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和劳动能力,同时为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劳动、闲暇、教育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与闲暇既对立又统一.劳动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闲暇教育是教育的第三种职能,学校应通过"外在因素确定法"和"内在因素确定法"开展闲暇教育.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融合,二者的结合具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在现代社会,要牢牢把握劳动与闲暇、劳动与教育、闲暇与教育的关系,明确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结合,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劳动、闲暇、教育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与闲暇既对立又统一.劳动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闲暇教育是教育的第三种职能,学校应通过"外在因素确定法"和"内在因素确定法"开展闲暇教育.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融合,二者的结合具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在现代社会,要牢牢把握劳动与闲暇、劳动与教育、闲暇与教育的关系,明确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结合,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在《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培养少年儿童养成爱劳动的好品质,通过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懂得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最光荣的道理;在劳动实践中养成尊重劳动、勤劳节俭的好习惯;树立"劳动、奋斗、创造"的人生价值取向。劳动教育是少先队员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增加才干的有效载体。它能使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投入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亲身感受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为此,学校少先队应立足校内,依托校外,以地方特色的劳动实践活动资源为载体,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少先队劳动教育,提高队员劳动意识,提升队员劳动能力。笔者从多年学校少先队劳动实践活动中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把劳动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就明确规定:"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的衣物用品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刷餐具、做简单饭菜等家务劳动。"然而,目前我们的孩子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劳动的观念较为淡薄。为此,家长、学校、社会各方面都应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培养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相似文献   

15.
当前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淡薄,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让小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6.
当前基于中职学生升学和就业的双导向的培养背景下,且部分家长劳动观念缺失,导致少数的中职学生养成懒惰不爱劳动的习惯,所以中职学校急需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劳动教育。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家校沟通,明确劳动教育的意义,改变部分家长的劳动观念,要求家长适当安排学生进行家务劳动,除此之外,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而班主任是中职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引领者和实施者,需要探寻新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习惯。  相似文献   

17.
董瑞霞 《辽宁教育》2022,(24):68-70
在幼儿阶段开展劳动养成教育是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培养全方面新型人才的基础。幼儿园和家庭作为两大教育主体,需要提供强有力的双向支持。家园双方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开展多维度交流、举行多层次合作、创设多形式活动,在观念与行动上实现深度协同,培养幼儿养成热爱劳动的观念,学会劳动基本技能和方法,形成乐于劳动的品质,最终达到享受劳动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幼儿期是最容易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阶段,因此,在此阶段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会让其受益终身。幼儿对于劳动的概念并不深,甚至大部分幼儿并不知道劳动是什么,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让幼儿知道劳动,并热爱劳动,从小就养成劳动的良好习惯。鉴于此,文章对培养幼儿良好劳动习惯的策略进行分析,意在给相关人员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重视劳动技术教育,从小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20.
素养教育既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实训教学的必备元素,也是补齐"00后"和扩招生劳动素养短板的客观要求。阐述了社会主义劳动本位论,基于动态贝叶斯学习和模仿构建劳动教育动力机制、学习机制和支持机制,描绘了教育需要—价值观培植—技能掌握—行为塑造—习惯养成—价值贡献的劳动教育路线图。针对核心素养培育体系不完善、技术手段缺乏、校企合作不充分、教师素养参差不齐等问题,提出改革高职课程设置,整合实训实习基地,统筹开展劳动教育与实践教学;实行多元化高职招生制度,加强教师劳动素养培养和劳动本位校园文化建设;试行新型社会化办学,以校企合作和定岗劳动推进现代学徒制等劳动教育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