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亲子长期分离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面临更多的生存困境:缺少正常的家庭生活环境而导致的家庭教育问题;缺少亲情关爱而导致的社会性情感发展问题;缺少亲子沟通导致的亲子关系疏离问题;留守生存现状带给留守儿童对父母及自身生存方式的认同危机.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可使中国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也为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校本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校本管理工作存在以下问题:组织制度缺乏力度,缺少专业的心理辅导,留守儿童的档案还不够完善,安全管理还存在盲区。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笔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校层面应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将留守儿童的管理纳入教师业绩评价机制;班主任不仅要学习留守儿童的相关专业知识,还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优秀班集体的育人作用,形成积极良好的班风,给留守儿童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故土到城市务工,大批农村孩子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亲情的关怀,在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形势十分严峻。根据十堰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解决十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在学习、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安全等方面表现出种种问题。其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的教育功能弱化;隔代教育"代沟"现象明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角色意识模糊;留守家庭的教育缺少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农村里的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亲友、邻居等监护,甚至还有同辈监护、自我监护等。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长期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与管理,安全、健康、教育等许多问题令人担忧,亟待我们去研究解决。一、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分析1.家庭教育缺少合力中国人普遍"隔代亲",大多数祖辈对孙辈过于溺爱,致使大部分留守儿童唯我独尊,自私思想严重;亲友、邻居等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阶段是儿童生理发育、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由于缺少家庭亲情温暖,极易出现心理偏差,形成不良性格,甚至引发社会问题,影响到民族素质:淮安市现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31.23万,其中“留守儿童”占69.11%。在创建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淮安市整合家校通、亲子通、留守儿童家园、春苗之家、学校网站、社区教育中心等信息化沟通平台,创新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家校良性互动合作机制,创新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生态环境建设,在促进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上做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唐子惠 《教育》2011,(7):32
安徽省现有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50万人,其中小学生155万人,初中生95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6%。留守儿童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会民 《天津教育》2021,(4):172-173,176
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一直是教育部门的重点研究内容,因为他们缺少家长的陪伴,缺少家庭教育,这会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一定影响。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作出了探讨,提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有利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的举措,供各位农村留守儿童家长以及教师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9.
唐子惠 《教育》2011,(3):32-32
安徽省现有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50万人,其中小学生155万人,初中生95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6%。留守儿童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和攻击行为也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长时间与父母缺少交流,亲情意识淡薄,出现亲情缺失的问题,这些都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生活学习,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特别是我所在的乡镇学校,这些孩子的特点更为明显。下面,我以我所在乡镇学校的留守儿童为例,针对有关问题做一个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无父母监管。针对英语课堂教学中留守儿童普遍害怕交流互动的现状,对促进留守儿童交流互动的策略从几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产生了诸如厌学逃学、自暴自弃、自卑胆怯、不思进取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乃至政府的共同努力。一、政府方面农村的儿童原本就是教育中的弱势群体,留守下来接受隔代抚养的儿童的处境则更加艰难。留守儿童的父母为地方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地方政府,应该给予这些儿童更多的关注。1.成立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及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一个需要多方关注的群体。由于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学校教育措施不到位、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不够等原因,留守儿童出现许多成长问题,诸如学习成绩落后、心理健康存在偏差、道德行为失范、安全保障不到位等。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设关爱留守儿童场所,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二是健全留守儿童制度管理,保障留守儿童校内安全和校外安全;三是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教育合力,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共享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14.
杨国栋 《教育》2013,(3):5-5
湖南人大代表、妇联主席肖百灵建议,应出台监护条例维护农村留守儿童权益。肖百灵表示,农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不高,可能产生心理问题,缺少监护人也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原则上应禁止3岁以下幼儿的母亲长期(半年以上)外出。(2月1日《潇湘晨报》)  相似文献   

15.
刘先诚 《广西教育》2014,(21):62-62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日渐增多,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照顾和关爱,有的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难题,有的留守儿童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据相关资料显示,有54.83%的留守儿童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同学和朋友,有8.30%的留守儿童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有12.10%的留守儿童根本不愿意对任何人讲心里话。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和心理疏导,通过多种途径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正>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2000万人,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出现严重断层或缺位。一、"留守儿童"心理现状令人担忧留守儿童因缺少家庭教育和关爱而性格内向孤僻、思想行为怪异,影响学习和品德的发展决非个别现象。(一)家庭"分裂",孤独胆怯由于城乡差距、人多地少等因素,中国部分农民涌向城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生活现状、心理状况、教育状况令人堪忧。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路子,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相似文献   

18.
刘永霞 《宁夏教育》2013,(12):15-15
留守儿童被迫留守在家里,他们在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作为教师,我决心用我的爱心牵手这些特殊的孩子,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高瑞兰 《学周刊C版》2020,(10):117-118
本文从阅读场所、阅读爱好、阅读态度等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状况进行调研。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场所较为简陋、缺少专业的阅读指导,由此提出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推广策略:国家政策扶持、国家资金支持;公共图书馆的组织与规划;图书推广分年龄层次等。农村的阅读推广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关注,这样才能够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素养的提高,只有儿童提高阅读水平,才能够促进我国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逐渐增多,他们长期缺少关怀和照顾,使得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不愿意主动交流,并且养成了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疏于管理留守儿童,教师没有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没有及时纠正留守儿童不良的学习习惯,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