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晓飞  扈桂让  张丽  史双双  董斌 《科技通报》2020,36(5):48-56,62
田庄断裂作为联系太原盆地东西两侧控制性断裂的隐伏断裂,深刻影响着太原盆地中、北部的构造格局,构造活动使得沿该断裂中小震活动不断。从勘探成果和整理资料来看,田庄断裂晚更新世及以前和南堰断裂南段(文水断裂)一起控制着太原盆地北部构造格局;全新世以来,交城断裂控制了太原盆地主沉降中心,而田庄断裂控制了盆地北部的次级沉降中心。田庄断裂东段分段是由于西温庄隆起向南延伸至清交凹陷所致。田庄断裂主断裂活动性质强,上端点距离地表浅,应对断裂的活动性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其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王勃  汪新 《科技通报》2019,35(1):54-59
南安集海背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属于天山、车排子凸起、四棵树凹陷、沙湾凹陷交汇区。该区中生代发育逆冲断裂与走滑断裂,南安集海背斜轴向呈北东向,南部与北天山斜交,北部为车排子凸起。南安集海背斜属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第一排构造带,经历多期构造活动,构造变形较为复杂。为了研究南安集海背斜构造变形样式、演化及变形机制,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几何学分析方法,利用地震剖面,结合地表地质调查、钻井及测井数据,分析南安集海背斜构造类型、变形及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南安集海背斜新生代构造变形受到中生代地质背景控制,主要发育新生代逆冲断层、构造样式以基底卷入构造楔及浅层断层传播褶皱为主;山前以中生代地层组成的褶皱出露地表,相对于凹陷中生界抬升约7 km。表明南安集海背斜新生代构造变形主要集中在山前,造成山前剧烈隆升,构造挤压量由南向北的传递很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位于西伯利亚地台与中朝、塔里木地台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横贯亚洲巨型构造带(The Trans-Asian Tectonic Mega-Belt:TATMB).按其发育历史和构造位置,横贯亚洲巨型构造带可大体分为:(1)阿尔泰-萨彦-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2)巴尔喀什-兴安构造带和(3)乌拉尔-南天山构造带等三个大的构造带.阿尔泰-萨彦-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以中央蒙古构造线为南界,以叶尼塞-穆亚断裂、贝加尔断裂及斯塔诺夫南缘断裂为北界,与西伯利亚地台毗邻.巴尔喀什-兴安构造带位于中央蒙古构造线以南;其南界的西段为尼古拉耶夫线及南天山北缘断裂,东段以中-朝地台北缘逆冲断层与中-朝地台直接相连.这一构造带又可分为南、北两大亚带,即巴尔喀什-准噶尔-北、中天山-内蒙-锡林浩特亚带和斋桑-额尔齐斯-南蒙古-大兴安岭亚带.乌拉尔-南天山构造带从中国新疆境内西延经中亚地区直达乌拉尔.夹持该巨型构造带的南、北两大陆决,都发育有太古宙和古元古代的结晶基底和中元古代开始的沉积盖层,并在中元古代早期陆块的边缘都出现过裂解事件.然而位于这两大陆块之间的横贯亚洲巨型构造带地区却未见有中-新元古代的沉积盖层直接不整合覆盖在古老的结晶地块之上,也未见有地壳裂解的直接证据.在一些地区寒武纪地层与新元古代晚期地层是连续的.古生代时,该区以发育各类成分的海底喷发火山岩系为特征,其中包括被动陆缘火山岩、岛弧火山岩和洋壳上的喷发物等.整个构造带大致表现为西伯利亚地台和中朝、塔里木地台南、北两大陆块的相向运动和相向增生过程.其发育时间大致始于新元古代,主要为古生代,止于中生代.从晚三叠世开始,该带进入西太平洋边缘活动阶段.从区域成矿作用的角度来看,该区可分出相应的构造-成矿单元:(1)阿尔泰-萨彦-蒙古-鄂霍茨克构造-成矿带,包括1)阿尔泰-萨彦带和2)蒙古-鄂霍茨克带;(2)巴尔喀什-兴安构造-成矿带,包括1)斋桑-额尔齐斯-南蒙古-大兴安岭带和2)巴尔喀什-准噶尔-北、中天山-内蒙-锡林浩特带;(3)南天山构造-成矿带.主要矿种有金、铀、银、铜、钼、铅锌、钨、锡、稀有金属、铁、镍、云母、宝石、萤石、石墨、菱镁矿和沸石等.区内的成矿作用主要与古生代的岩浆作用和热液活动有关;但在蒙古-鄂霍茨克带主要发生在中生代.  相似文献   

4.
河北承德及寿王坟盆地在晚侏罗世土城子期堆积了大量的粗碎屑沉积.砾石成分统计结果显示,承德-寿王坟盆地充填的土城子组碎屑母岩组合主要有三种,其中火山岩、花岗质岩石和变质岩组合在承德盆地占绝对优势,反映了当时盆地以北的“内蒙地轴”为主要的蚀源区.向北逆冲的双庙断裂将承德盆地分成南北两个部分,断裂两侧的砾石成分组合基本相同,显示出碎屑物质共同来源于北部,同时也暗示了该断裂在土城子期可能没有强烈的活动(强烈活动期可能在土城子组之后?).分析表明,承德盆地南部的不对称向斜构造两侧砾石成分截然不同,说明该向斜构造控制了碎屑分布,是同沉积期形成的.该盆地南侧的碎屑供应量远远小于北侧,反映了控制盆地南缘发育的向北逆冲的灰窑断层可能是一条次要的同沉积断裂.在晚侏罗世整体向南推进的逆冲断裂系统中,灰窑断裂和双庙断裂应属于背向逆冲断层.承德盆地中大量的粗碎屑堆积与同期冲断带的耦合关系分析,指示了这一时期盆地北侧存在强烈的逆冲断裂活动.作为主要物源区,北部的“内蒙地轴”在晚侏罗世发生了强烈的隆升-剥蚀作用,推测当时在地貌上可能存在近E-W走向的古山系(或古高原?).  相似文献   

5.
锡铁山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裂陷带中部,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盆地边缘的同生断层作为含矿热液的到矿构造,断层下降盘形成的盆地构成含矿热液集中稳定沉积的容矿构造,成矿后期的断层对矿体形态的破坏、以及区域挤压作用是矿体发生交代改造及构造变形。经过成矿期前后的一系列构造控制影响,形成现有的矿体形态。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表明大洼断层为清东地区主干断裂,造就了本区北东向展布的基本构造格局。同时,大洼断层"强-弱-强-弱"的活动特征控制着本区沉降中心迁移、沉积厚度呈"厚-薄-厚-薄"变化,进而控制着主力烃源岩的分布、演化以及沉积相带类型及分布特征,同时多样的断裂特征造成陡岸发育以断层为主的疏导体系以及受构造控制的构造及岩性构造等多样圈闭。总的来说大洼断裂的分期活动、强度变化、断裂组合特征控制了本区油气成藏基本条件,进而控制了储盖组合分布与油气的富集。  相似文献   

7.
赵渝 《内江科技》2010,31(11):127-127
龙门山自上三叠统至第四系全新统以来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的构造变形。逆冲推覆和走滑断裂活动、褶皱作用和区域性升降作用互相交织,彼此影响。首先基底就具有三层结构特点,分别是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和沉积基底。在印支期构造变形强烈,为陆缘海-前陆盆地阶段;燕山期继承性发展,为山前坳陷盆地的盆缘阶段;喜马拉雅期的构造叠加和构造改造,以早中期褶皱-冲断和晚期构造滑覆为主,形成现今复杂的构造面貌和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8.
鸡西盆地属于断陷盆地,在中生代形成,继承了基底古构造,在早白垩世早期,鸡西盆地受敦密断裂控制,为裂陷作用;在早白垩世晚期,盆地周边逐渐隆起,剥蚀作用不断加强;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盆地进入萎缩期;到了燕山晚期,主要为断裂和火山活动。鸡西盆地沉积建造分下、中、上三部分,分别为鸡西群、桦山群、鸡东群和第四系。在新生代,鸡西盆地受新构造运动控制作用的影响,敦密断裂再度活跃,不断形成新的断陷。早喜山运动时期,构造运动主要以差异升降作用为主。喜山运动时期形成了平麻断裂,晚喜山运动时期以断块升降活动为主。重点阐述了鸡西盆地沉积建造、燕山中晚期构造、喜山期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9.
郭琴 《内江科技》2019,(4):22-23
惠民地区断层活动强烈,断裂带内部结构单元组成复杂,目前没有定量计算法判定断裂带内部结构单元。本文应用测井、地震的方法,用断裂面倾角与扭张强度的关系、走滑量与扭张强度的大小针对扭张盆地断层的平面、剖面构造样式、类型等方面的分析,明确了盆地主要断层的发育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达到量化标准,建立了惠民凹陷扭张地质结构的断层分类,帮助分析惠民凹陷断层类型油气的运移和成藏关系建立断裂结构带控制因素的量化标准,为油气运聚成藏研究提供勘探开发的理论依据和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10.
敦密断裂属于幔源深断裂,形成于侏罗纪早期,走向北东,略向西北倾,位于佳木斯隆起南部陆缘增生带的边缘,在虎林——宁安段控制和影响着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形成。早期具扭性特征,晚期具张性特征。构造活动的多期性不仅复活了早期断裂构造,而且产生了新的断裂构造。这些断裂构造不仅控制了含煤盆地,也控制了火山喷发和岩浆活动,更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构造环境。通过对成矿时期、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有利条件的分析,从成矿理论依据和找矿标志上初步阐述了敦密断裂西北侧虎林——宁安段金、铜矿的有利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的东段,主要的构造有贯穿全区的米生庙复背斜,次一级的挤压构造带及断裂组成,挤压构造带和断裂以北东向为主展布,北西向断裂及近东西向断裂也较发育。区内构造较复杂,并伴有频繁的岩浆侵入作用。属断裂构造控制的中高温热液Zn、Cu矿。通过地质特征及成矿特征研究,探讨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物理模拟实验取得了长足进展,实验地质模型从简单的单层模型到复杂的多层模型,已经逐渐成为研究断裂构造形成、演化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东段便为乌夏断裂带,在盆地西北缘中,其运动最为频繁,因受多期造山运动的影响,导致前陆冲断带变形严重,以至于其构造演化及形成机制研究至今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采用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对乌夏断裂带形成期次及演化规律进行分析,以期再现动力学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玛纳斯背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第二排构造带,是三排构造带中变形最强烈的,地表出露了典型的断层相关褶皱现象。本文从过玛纳斯背斜地震剖面的构造分析入手,通过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几何分析方法,以地表、钻井数据、相邻地震剖面的对比为约束,建立与实际剖面相吻合的构造几何模型,并通过正演平衡地质剖面制作,再现玛纳斯背斜几何变形的运动学过程。分析表明玛纳斯背斜为三个构造三角楔的叠加变形,构造三角楔底、顶逆冲断层均派生次级反向逆冲断层,与对应的主断层形成突发构造变形样式。从垂向上看,玛纳斯背斜由下至上可划分为三套构造形变层:下部构造形变层—来自于深部的滑脱面(J2x以下)形成的低幅度断层转折褶皱;中部构造形变层—由胜金口组(K1sh)底部滑脱面控制的反向逆冲断层与底部逆冲断层形成的多级构造三角楔的叠加构造;上部构造形变层—由安集海河组(E2-3a)滑脱面控制的浅部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  相似文献   

14.
小柴旦地区是柴北缘东段的中生界残留盆地,围绕着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形成元古界、侏罗系和白垩系三套主要的成藏组合。受燕山运动、喜山运动所控制,在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发生过两期成藏作用,分别在洼陷带等构造相对稳定区形成原生的构造和岩性油藏,在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和盆内对冲构造带形成次生构造油藏,因此针对不同构造带的勘探应瞄准不同类型的成藏组合与油气藏类型。  相似文献   

15.
滦平盆地是燕山构造带内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早白垩世伸展盆地.对盆地内沉积岩相和相组合的详细分析结果显示,盆地内部发育不同的沉积相带并显示明显的空间变化.盆地北部和西部边缘以冲积扇砾岩和扇三角洲砂岩、砾岩沉积为主,盆地中心为湖泊细粒沉积.河流相砂岩和砾岩主要分布于盆地的东南部.古流向和物源恢复结果证明,盆地沉积物主体来自于北部和西部老变质岩基底,仅少部分沉积物来自盆地的东南缘.盆地构造沉降和沉积充填过程主要受北缘和西缘张性断层的控制,断层下盘基底岩石的抬升与盆地边界正断层活动相关,从而成为盆地主要的物源区.滦平盆地的演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火山喷发阶段、中期强烈断陷阶段和晚期填平阶段.滦平盆地代表了早白垩世燕山构造带其它同类盆地的发展过程,它们皆以小型独立的盆地发育为特征.  相似文献   

16.
辽河滩海东部地区是辽河油勘探重点接续区域,其新生代不同时期断裂体系特征发育具有较大差异,同时,走滑作用的存在使得构造演化的研究也愈加复杂。目前对于研究区构造样式、主干断裂发育时期的研究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本文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结果,从断层平面组合以及地震剖面特征两方面分析了研究区断裂系统;结合区域构造动力学背景,明确了研究区新生代不同时期受到"主动断裂"与"被动断裂"应力机制的控制作用。滩海地区东部构造演化期次划分为:始新世,发育以NE向燕南断层为代表的、以伸展作用为主的控凹断裂,东部凹陷开始形成;渐新世,燕南断层受到走滑挤压作用改造,断层平面走向发生改变,剖面特征几乎直立,西侧派生NEE向雁列状断裂,同时燕东活动导致燕东洼漕形成;新近纪,剪切走滑作用为主的燕东东断层剧烈活动,燕南及燕东断层受其走滑作用改造发生强烈羽化,"东部凹陷-燕南潜山-燕东洼漕"凹隆构造形态最终定型。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7,(10)
矿区处于博尔塔拉河谷断裂及沃托格赛尔断裂中间部位,岩浆活动频繁,断裂构造发育,热接触交代变质、动力变质作用明显。经过工程地质调查发现现有探矿坑道总体稳定性良好,工程地质勘探类型为第三类。矿区地层岩性较复杂,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小型断层较发育。有断层带及局部破碎带影响岩体稳定,局部地段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型。  相似文献   

18.
于开平 《内江科技》2011,32(4):141+189-141,189
胜利油田桩海地区基底断裂十分复杂,本文从断层的走向、产状方面重点分析了区内的埕北断层、CB30断层、长堤断层和桩西北断层等四条主要断层。通过构造演化分析,认为该区构造特征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即在基底断裂控制的中、古生界半地堑的基础上发育了埕北、桩东等第三系的断陷,在下第三系披覆构造的背景上,上第三系继承性发育披覆构造。该区的构造格局主要受北东向和北西向展布的断层控制,加上次级断层的切割,形成众多的断鼻、断块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9.
新疆东天山剪切带型金矿床时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天山造山带中部的秋格明塔什-黄山巨型韧性剪切带内三个典型的剪切带型金矿床——康古尔金矿床、红石金矿床和红山金矿床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金矿床成矿作用和剪切带后期的走滑剪切变形作用在时间上具有强烈的耦合关系。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剪切变形作用主活动期的时代为262.9~242.8Ma,而剪切带型金矿床金成矿作用发生在261.0~246.5Ma之间,恰好落在剪切变形作用主活动期的时代范围之内。这种强烈的耦合关系证明了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晚期的右行走滑剪切变形作用才是剪切带内一系列金矿床成矿作用的主因。金成矿和右行走滑剪切变形之间的时间耦合关系在不同部位还有不同的表现。在剪切带中-西段的康古尔地区,快速抬升发生在261.5~262.9Ma,而康古尔金矿床主成矿期时代范围是261.0~252.5Ma,可以看出,康古尔金矿床成矿作用刚好发生于剪切带中-西段快速抬升之后。在剪切带东段,快速抬升发生在247.1~246.9Ma期间,位于该剪切带东段北外带的红山金矿床主成矿期的年龄范围是246.9~246.5Ma,表明该金矿也是在剪切带东段快速抬升冷却之后形成的。金矿石Ar-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未能得到可靠的和早期韧性推覆剪切变形事件相对应的年龄,推测在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发生的韧性推覆剪切变形事件可能仅导致了包括金在内的金属元素的初步富集,但由于高温不利于金属元素沉淀和挤压环境不易存在容矿空间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此阶段并没有形成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金矿床。只是到了华力西晚期—印支早期,在原韧性推覆剪切带内发生了走滑剪切变形活动,并产生了快速抬升冷却降温到350℃后,在地体缓慢冷却阶段,在脆-韧性剪切带内才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形成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塔中南坡地区特别是穿过塔中南缘断裂带的二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和断裂平面组合,发现塔中南缘断裂带走向NWW-NW,倾向NE,是分割塔中隆起和塘古孜巴斯凹陷的边界断裂。古生代塔中南缘断裂带经历了4个关键构造变革期,即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Ⅰ幕,加里东中期Ⅲ幕及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塔中南缘断裂带表现为高角度的逆冲断裂,兼有走滑的性质,沿走向分为三段:西段,高角度逆冲构造,断层面陡直,在中晚奥陶世发生了断层的强烈反转;中段,相比倾角较缓,剖面上表现为具盖层滑脱性质的高角度断展褶皱,中晚奥陶世断层发生反转,断距明显增大;东段,相比中段、西段,在早中寒武世-早奥陶世,表现出了一定逆冲断层的性质,并在中晚奥陶世逆冲断距增大,体现了应力传递在塔中南缘不同部位的差异性。这些认识对于寻找塔中南坡地区优质碳酸盐岩储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