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标课程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问题-情境”是数学课标倡导的教学模式.布朗和柯林斯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认知过程。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运用知识,就应该为其创设相应的认知情境,即是情境学习.让学生参与到有关知识的问题情境中,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2.
高中数学课标课程教学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标课程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布朗和柯林斯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认知过程,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运用知识,就应该为其创设相应的认知情境,即是情境学习,让学生参与到有关知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的抽象性让很多学生对其"望而生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由此可见,情境教学已成为新课改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创设有效的情境,不仅可以降低数学的抽象性,还可以使学生学到直观、形象的数学知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4.
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精辟地指明: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标准中还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5.
探究性教学——作为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教学的基本核心就是:在探究性学习实践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向他们提供参与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探究性学习真正体现出"理念新、实施易、效果好"的良好态势。下面,笔者就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才能做到让数学探究性学习有效、实效乃至高效。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6.
语法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关键和核心,可以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帮助,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让学生真正接触到英语学习的核心。而语法教学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内容量也比较大。如果只是强制性要求学生进行记忆和背诵的话,那么效果会非常不理想。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发挥好情境教学法的价值。科学利用情境教学法可以为学生语法学习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课堂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状况,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的帮助下更好地理解并感受知识。  相似文献   

7.
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情境的创设,能把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感官来直接感受,对知识能有更直接的接触,从而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来让他们在其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吸收,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一、有效情境的基本特点(一)生活性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具有生活性,其目的  相似文献   

8.
跟小学、初中的语文学习有所不同,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侧重于理解和感悟,在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创造。阅读学习是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思维的锻炼和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教师对课堂阅读教学越来越重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以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目标。情境教学是教师通过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理解和学习课文的一种教学方法。经过教学实践证明,情境有助于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学习数学,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有效的情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可以很好地学习知识以及相关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最大化地感受到所学内容中深层次的意义,让数学知识变得引人入胜,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知情交互的情境性既可帮助学生进行位置记忆,还可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习得迁移能力,而且通过情境中的信息与知识促进学生不断默会知识,形成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营造强效情境,引发学生情感与认知冲突;设置多元情境,注重学生的深度理解与有效迁移;并让学生在情境性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和使用认知工具,有效支持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运用情境链进行教学,是将学习目标隐在一系列渐进的情境任务中,让学生在环环相扣的情境中体验、理解文本内容,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为明晰情境链创设的教学路径,主要以《老王》教学为例详细说明情境链创设的依据、特点和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学习是在某种有效的情境中进行的,而创设学习情境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将原本拥有的知识和新知识建立起某种必要的联系,让所学内容更加有意义,从而真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面地掌握、理解新知识,要达到这种教学效果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生成问题,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从而主动建构知识,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很重要。然而仅仅创设问题情境还不够,作为教师来说,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各种问题时可采取一系列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刘艳 《考试周刊》2013,(51):148-149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传授的过程,又是师生共同生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将教育和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从源于生活的问题出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在现实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从而具备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本文从注重"生活化"的课堂导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打造生活化的动态课堂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丹阳 《成才之路》2012,(4):15-I0010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这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多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一、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黄深成 《考试周刊》2014,(61):101-102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针对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贴近实际的学习情境,在新的知识和已有基础之间搭建桥梁,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和应用新知识。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灵活利用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为学生创造互动的机会;灵活利用直观教具创设真实情境,加深对语言意义的理解;灵活利用生活经历再现真实情境,活用语言,进行有意义的交际。为了保证教学情境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框架把教学情境有机地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既符合学科的知识逻辑,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音乐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音乐知识。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8.
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以当今教育界最畅导的的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为这个教学单元进行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学生用多媒体计算机建立有关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精神,再通过展开讨论,把对有关教学内容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在这个情境中,  相似文献   

19.
概念性知识教学关注学生对知识较深水平上的理解和系统的组织,有助于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与问题中。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相关概念并不断组织成系统的概念体系,本文以《10的认识》的教学为例,从"利用直观初步建立概念"、"联系生活实际不断丰满概念"、"发掘练习资源让概念更充实"三个层次介绍了概念性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中创造生活情境,引领学生动手做数学,可以让他们像数学家那样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走向学生多彩生活,可以让知识在情境中得到生动的诠释。走向生活化实践,可以让学生在模型建构中获得操作体验,在模型转换中获得知识理解。由此不断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