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工程为六层钢框架-波形钢板剪力墙体系,针对工程中出现的超限情况,基于性能目标的抗震设计方法,采用等效刚度法将双波板剪力墙等效成双平板剪力墙,进而进行结构拟静力分析及地震弹塑性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等效后结构验算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
大底盘多塔结构的连廊通常是用来高空连接塔楼供人行走的通道,高空悬挑结构在人行荷载激励下,会有产生共振的可能性,使人体感到不适,甚至是恐慌。鉴于此,本研究基于某一实际大底盘多塔连体结构,对在人行走步频范围内的高空连廊进行人行荷载舒适度进行验算,且对加速度超限的连廊进行TMD减振控制,以达到规范要求的加速度限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大底盘多塔高层建筑是20世纪末出现的一种较为新颖结构形式,近年来在我国被广泛使用。大底盘双塔高层建筑结构因其竖向体型突变,导致结构沿竖向刚度急剧变化,《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中将其定义为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并且规定当单塔或多塔与大底盘质心偏心距大于底盘相应边长20%,应进行超限审查本文主要针对上部塔楼结构综合质心与底盘质心偏心距大于底盘相应边长20%情况时,对裙房远端的角柱柱底在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值进行统计分析,为实际工程中,裙房远端设计提出自己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4.
肖喆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268-268,269
针对一栋高度为146m的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详细介绍了其结构超限抗震设计情况,相关技术措施以及相应的计算分析结果,以供类似超限高层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述对超限高层的结构计算过程及相应采取的抗震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6.
结合规范加速度反应谱、随机振动原理和已有Rayleigh阻尼系数计算方法,提出了能合理考虑振型相关性和异向地震激励相关性的水平二维激励多阶参考振型Rayleigh阻尼系数计算方法,采用ANSYS软件分析双向对称、单向偏心和双向偏心多塔结构的模态特征,并对基于多种Rayleigh阻尼系数计算方法的各类多塔结构地震响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多塔结构的振型质量参与系数分布离散,平扭耦合和双向偏心多塔结构的水平双向平动耦合显著,相比二阶参考振型阻尼系数计算方法和单维激励多阶参考振型阻尼系数计算方法,基于二维激励多阶参考振型阻尼系数计算法的地震响应值误差较小,适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7.
某超限高层建筑平面、竖向均不规则,结构设计时重点从概念设计出发,采用两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并针对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保证结构安全合理,文中着重介绍其结构超限分析及抗震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建筑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设计水平越来越高,其中,大底盘多塔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主要结合某大底盘双塔高层结构设计实例,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对整体模型、单塔模型、弹性计算、时程分析等进行了探讨,从而为裙房和塔楼的构件配置提供了依据,希望能够对相似工程的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应用SATWE软件对某工程造粒塔进行了结构抗震计算与分析.得到了结构的自振特性以及结构在各个方向的主振型和各层间位移.利用时程分析,研究该体系在地震过程中的振动情况,更真实地了解其反应.其得到的计算结果用来反分析及验算,优化设计,更好地运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0.
沈霄鹤 《科技风》2012,(24):155-156
对一栋存在多项超限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设计,制定一系列的抗震性能目标,对结构进行不同性能水准的地震作用分析.进行薄弱连接楼板、转换层楼板设计,对结构薄弱部位构件的加强.结果表明:通过制定合理的抗震性能目标,可有效地提高超限结构的抗震性能.此工程实例为其它工程的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构抗震变形验算的内容反应的是相应的变形限值,许多国家的抗震设计规范都规定了抗震变形验算的内容,并规定了相应的变形限值,但不同国家规范所规定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存在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城市进程的加快带来了超限高层建筑物的增多,基于安全考虑,人们对超限高层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要求超限高层建筑的设计者更加注重抗震设计。笔者从超限高层建筑物抗震设计的知识点着手,简要阐述了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原则和基本内容,详细论述了其设计方法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进行了设计。采用ABAQUS程序对该结构进行了大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且对重要受力构件进行了损伤识别。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拟采用的加强措施,为类似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本文从砖混结构的抗震加固角度出发。首先对砖混结构中的混凝土、砖砌体和木结构检测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再对其进行抗震鉴定分析,利用底部剪应力法计算建筑的抗剪承载力,对于抗剪强度低于设计值的墙体进行加固设计,并对加固后的墙体进行抗剪承载力验算。实例分析表明,加固后的墙体其抗剪承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能够抵抗地震水平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建设结构设计计算过程中的程序可以分为四步进行:整体参数计算,整体合理性计算,构件优化计算和抗震性能验算,比较科学。  相似文献   

16.
建设结构设计计算过程中的程序可以分为四步进行:整体参数计算,整体合理性计算,构件优化计算和抗震性能验算,比较科学.  相似文献   

17.
建设结构设计计算过程中的程序可以分为四步进行:整体参数计算,整体合理性计算,构件优化计算和抗震性能验算,比较科学。  相似文献   

18.
隔震多塔楼串联上部结构的连接板,会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而连接板能可靠传递水平力是多塔楼整体隔震结构方案的重要前提条件,若连接板提前受损或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将会降低。为保证连接板不早于上部结构发生破坏,本文以一大底板多塔楼隔震结构案例为基础,提出基于主应力的底板承载力验算及配筋设计方法,首先利用ETAB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大底板双塔楼隔震结构进行隔震设计,并对底板进行配筋设计和抗震性能验算,最后根据配筋设计结果,利用SAUSAGE非线性分析软件,分析罕遇地震下底板的损伤。结果表明:采用大底板多塔楼隔震方案以后,上部结构的抗震性能均能满足规范要求,根据主应力进行抗震设计的底板能够满足各地震水准的性能目标,罕遇地震下,底板未先于上部结构发生破坏,仍能保证结构整体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9.
换填地基处理在浅基础设计中经常用到,但在地基换填后的软弱下卧层验算中的一些细节易使人疏忽,并导致计算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本文通过软弱下卧层验算工程实例,说明对一些细节的疏忽可能导致截然相反的判定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地震对建筑物或工程设施的破坏作用是通过场地地基和基础传递给上部结构的。场地和地基在地震时起着传播地震波和支承上部结构的双重作用,因此,建设场地和地基的抗震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地面振动作用是通过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抗震验算和采取措施进行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