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同时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些论述,阐明了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的教学理念,这个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作文教学思想。也为作文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3.
韩艳 《云南教育》2005,(14):18-18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笔者认为,要改变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作文教学现状,教师要在“引导”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因此,在教学活动实践中,我潜心摸索读写结合方法,促使学生阅读和习作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小学作文教学应侧重于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语史教师。《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里所说的“实际”,一方面是指学生的生活实际.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思想实际。前者是生活,后者是情感。贴近这样的“实际”,学生就能“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所谓“减少束缚”,就是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自主的写作空间,南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交流表达与创造。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让作文真正成为生命的对话与个性的张扬。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作文,张扬个性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在“命题”、“选材”、“写作形式”、“作文指导”等方面显得过于陈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写作有一种畏惧心理,觉得“无话可说”。因此,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要努力创新写作教学,更新理念,让学生关注生活,提炼生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感受生活,表现生活,让生活融进写作,让写作改进生活。  相似文献   

10.
《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教学实践表明,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写作欲望;引导学生积蓄素材,掌握技巧:历练学生倾吐真话,表达真情的写作训练,十分有利于学生释放个性,放飞心灵,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新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并要求“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一新的习作教学理念是把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放在首位,让他们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给孩子们的心灵松绑。给他们开拓一方自由飞翔的蓝天。  相似文献   

13.
熊继鹏 《成才之路》2009,(16):79-7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新的习作教学理念,更多地关注了孩子们的生命状态和精神自由,追寻着一种儿童精神。  相似文献   

14.
“老师。我们明天就写桂花吧!”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相似文献   

15.
王蓉 《湖南教育》2004,(24):39-39
《课程标准》明确提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赵老师执教的这堂《寻找快乐》作文课就很好地在课堂中  相似文献   

16.
田正权 《小学生》2010,(7):12-13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此,我们在充分比较、借鉴的基础上,以活动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将当前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体验式作文教学这一新的作文教学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引导学生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秦兴怀 《现代语文》2011,(2):132-133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它道出了写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生活实际,学生才乐写;有了情感体验,才能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在指导作文时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占据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现实生活中却存在学生惧怕作文、讨厌作文的现象。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20.
闫祎 《小学生》2010,(8):41-41
1激发写作兴趣。明白基本格式 《小学语文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因此,作文题目的确定,应让多数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选材要结合学生实际,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能力,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