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探索办好农村中学的新途径顺义县李桥中学校长卢家玉我校始建于1956年,地处农村,学生源于农村,是一所农村普通完中。作为农村的基础教育,只有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才能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孙彪 《吉林教育》2004,(6):11-12
长春市第一百五十七中学位于双阳区长岭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在农村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坚持农科教结合,以劳动技术教育为突破口,积极实施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走出了一条科研、育人、服务三位一体的特色办学之路,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培养出大批农村经济建设实用人才,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  相似文献   

3.
教育短论     
教育短论更新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不仅需要高科技人才,同时更需要从事各行各业的高素质的建设人才、管理人才。而这些人才的来源,又离不开基础教育的发展。作为一所普通农村中学,既要为上级学校培养输送高素质有发...  相似文献   

4.
杨滨 《湖北教育》2004,(4):37-38
农村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培养农村人才的重要载体。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对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坚持农村教育必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农村现  相似文献   

5.
建设新农村需要人才,而人才最终又要靠教育来培养,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中学在农村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西部偏远山区农村的教育普遍存在教育观念落后、师资队伍薄弱、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  相似文献   

6.
王峰 《农村教育》2002,(1):38-38
灵壁县尤集中学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方针,端正办学思想,突出办学特色,以培养世纪人才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紧紧围绕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这一宗旨,不断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走出了一条农科教结合,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泰来县大兴镇综合中学创建7年来,先后被评为市级“两全”学校、“合格初中”,成为集教学、生产、科研、实习、服务于一体的农村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的结合体,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阳原县是国家教委和河北省的农村教育改革实验区,县职业技术中学是县教育改革的试点之一。该校面向当地经济建设,致力于培养当地适用的初、中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其他合格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9.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位于苏北灌溉总渠的入海口处。作为一所农村中学,我们的任务是:一方面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另一方面又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实用人才。要完成这项任务,特别是培养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采用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办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中学面对素质较低的生源,且80%的学生毕业后要回乡务农,为了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我们在开展生物第二课堂活动中进行了探索,培养科技兴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各种素质,从而为培养农村科技后备人才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中学体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开展,但就广大农村学校体育来讲,发展很不平衡。本文在对我国农村体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发展我国农村中学体育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适应培养农村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高师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出路何在?本文的结论是乡镇农村中学,认为高师本科毕业生必须改变就业观念,抢占农村经济制高点,他们到农村经济的制高点谋职,客观上能提高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充满后劲,农村中学师资缺口大,是高师毕业生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改革和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劳动力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农村中学教育如何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成为全社会极大关注和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广大农  相似文献   

14.
分层教学是对新世纪高技术人才的挑战.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是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农村中学担负着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任务,这就需要我们面对实际,既要为高级中学输送合格优质人才,又能为现代化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我校正在探索这一教改新路子.先对数学进行了目标分层教学的大胆尝试.分层教学的宗旨是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孤立的办学层次。它的基本任务是为初级中学培养师资,同时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为本地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我国人口80%在农村,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点在农村,需求师资最多的也是农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中学师资流失量最大的还是农村。为此,如何为农村中学培养合格而稳定的人才,是师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村高中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调查基础上,提出由于城乡教育差距的拉大,办学经费紧张和师资素质不高、不公平的生源竞争等使农村高中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但在国家将和年制义务教育向十二年制教育延伸、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热潮的兴起等机遇面前,农村中学大发展有了新的可能有。文章认为农村中学未来发展模式应该是: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和职业内容的地方性。部分学校着重抓好普通高中教育,部分学校在转合并基础上进行职业教育,培养既留得住又能走得出的中高级实用技术人才,为当地农村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7.
张光显 《农村教育》2006,(12):33-34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小康和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委任务。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正从传统的、封闭的、比较单一的种植业向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多种经营异军突起,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迫切需要大量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会经营、善决策、精管理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农村中学每年要有大批毕业生不能进入高一级学校.回乡后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的新增劳动力。由于他们在校期间基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因而处于“出了校门,进了农门,致富无门”的窘迫状况。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对回乡学生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培养大批既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又掌握一定实用技能的农村建设生力军和新一代农民。促进教育和经济的紧密结合.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连丰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个学校担负起为上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顶用人才的双重任务。1997至2002年连续六年被被为县教育系统先进单位。97午被评为地级“双全”学校,98年被评为省级“双全”学校,同年被评为省级农科教结合标兵学校.99年评为省勤工俭学先进学校。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改革的趋势告诉我们:教育的功能正向着多方面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农村初中教育如何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问题,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多年来在面向农村、面向学生的大多数,把劳动技术教育与农村经济建设相结合,劳动技术教育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相结合,特别是使劳动技术教育在育人和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一、结合学科特点,突出育入育魂农村初中的劳动技术教育如何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和为当地经济建础医务的问题,是农村劳动技术教育的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一、确立农业"高职高专"教育新的培养方向——农村创业人才 1.农村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变化趋势和特点我国高等农业专科教育为农村培养应用型人才,但一些年来,却是"出入渠道"不畅。人才通向农村的渠道不畅通的诸多原因中,有必要探究我们的培养模式是否适应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国家包干的农业技术干部或农业经济、管理干部,专业结构适应"以粮为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