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陆游168首咏梅诗中,采用了"一"与"多"的对举(对立)这种艺术手段,"一"与"多"的形态通常是以梅花与它物、时间与空间的组合方式出现;部分咏梅诗中梅花数量的多少与情感表达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即梅花繁多时陆游情感表现出乐观、豪放之情,梅花数量较少时陆游情感流露出孤独、寂寞之感。通过陆游咏梅诗中"一"与"多"的研究,对充分领悟诗人坚强面对生活、乐观对待挫折的精神,对深入理解和把握陆游的整体诗风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现存的陆游诗集《剑南诗稿》九千三百余首诗中有很多与读书有关的诗,其中不少是陆游在读了他人诗作之后而写,从中可以看到陆游读书过程中的反思与学习,这些诗歌批评是陆游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示子遹》是陆游晚年向其幼子介绍自身学诗经验的诗,本文将以此诗为线索,论述陆游在其读诗诗中所体现的诗歌批评。  相似文献   

3.
陆游的《关山月》是一首体现陆游爱国思想的佳作,通过对该诗的赏析,进一步研究分析陆游的“至死不变以身报国”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4.
现存的陆游诗集《剑南诗稿》九千三百余首诗中有很多与读书有关的诗,其中不少是陆游在读了他人诗作之后而写,从中可以看到陆游读书过程中的反思与学习,这些诗歌批评是陆游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示子通》是陆游晚年向其幼子介绍自身学诗经验的诗,本文将以此诗为线索,论述陆游在其读诗诗中所体现的诗歌批评。  相似文献   

5.
九死不悔报国心──陆游《示儿》诗赏析靳育德《示儿》诗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绝笔诗,全诗二十八字,却字字千钧,份量十分沉重。在陆游现存的9300多首诗中,有人称此诗为“压卷之作”,评价是十分中肯的。在当前党中央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此诗不愧为...  相似文献   

6.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以其对文人日常生活细致生动的描写,成为宋诗中文人诗的名篇。但在诸本文学史称赏这首诗的闲情雅致之时。却忽略了其背后隐藏着陆游在特定时间与空间下形成的调怅“无聊”情绪,这首诗是英雄失路的另一种表达。  相似文献   

7.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以其对文人日常生活细致生动的描写,成为宋诗中文人诗的名篇。但在诸本文学史称赏这首诗的闲情雅致之时。却忽略了其背后隐藏着陆游在特定时间与空间下形成的调怅“无聊”情绪,这首诗是英雄失路的另一种表达。  相似文献   

8.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创作了近万首诗歌,他生性爱花,特别是梅花,在蜀的几年中创作了三十多首“咏梅诗”,这些诗融进了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展现了一种民族的伟大而永存的精神美,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为此,从四方面对陆游蜀中的咏梅诗做一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9.
陆游在蜀"咏梅诗"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游入川以后的经历是诗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其间他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诗章。陆游尤喜梅花.在蜀几年中创作了三十几首“咏梅诗”,这些咏梅诗不仅形神兼备,而且还托物以伸意.状物以寓情,融进了诗人深深的身世之感和寄托着他对现实政治.社会人生的态度与看法,是窥探诗人内心世界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10.
陆游一生主要居住于家乡绍兴的镜湖。在他留存的近万首诗歌中,创作于家乡的作品占到三分之二。可以说,镜湖风物是陆游诗歌的主要歌咏对象,这一点在他的晚年创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陆游在镜湖地区的长期乡居生活和"镜湖诗"的创作是密不可分的。正由于如此,"镜湖诗"才最能体现出质朴、细腻、生动、温馨的陆诗本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人素有饮酒赋诗的传统,对陆游来说,酒是他生命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要素,酒诗更是他情感生活的一面镜子。从诗题来看陆游蜀中的诗歌,以酒为名,以醉为题的诗就有大约五六十首。从陆游的这些酒诗中可以体会到一种酣畅的气势,一种高昂的激情。  相似文献   

12.
南宋伟大词人陆游一生存诗近万首,其诗中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情怀震撼和激励了一代代人。陆游的身上似乎永远贴上了民族英雄的标签,殊不知这位铁骨铮铮的亘古男儿也有深藏于心的敏感与痴情,在追求功名的大半生里,抒发至死不渝的深情。因此,对陆游爱情诗的研究有助于对陆游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记梦诗。非陆游独创,前人李白、李煜均有杰作。然而记梦诗之多,纵览古诗人,却无人超过陆游。他不但深宵做梦,而且白昼也会做梦,不但醒后记梦,而且梦中也在作诗。“梦”是诗人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诗人人生理想的载体。据笔者统计,陆游记梦诗有122首,尚不算一个诗题下余出的28首。清赵翼《瓯北诗话》说:“核计全集,共99首。”但作者未存目,可能未包括诗中标明“梦中作”的15首。我们是把它归入记梦诗的,原因是:“梦中作诗”本来就是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文章梳理了从陆游成名一直到当代对陆游诗歌的评论和研究.在南宋和元明清时期,评者对陆游的家世、生平经历、地位、对前代诗歌的继承、诗歌题材、诗歌特点以及诗歌风格等各方面都有所涉及.在新中国成立后,文学研究很长一段时间内受政治的影响,评者谈得最多的是陆游的爱国诗篇.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文学研究逐渐走向多元化,研究者开始注意到陆游万首诗中的其他诗歌,如山水诗、乡土诗、记梦诗、爱情诗、农村诗等等.但与古代文学史上其他著名诗人相比,对陆游诗歌的研究还远不如像对其他诗人的研究那样深入细致.  相似文献   

15.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存诗近万首,其中大部分为抒写感时忧国的爱国诗。陆游的诗文集在其晚年已开始着手编辑,并由其长子子虡、幼子子遹继刊刻传播,因此南宋时期已经有学者对其诗歌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针对诗歌艺术特点及诗人地位,如:姜特立称赞陆游诗歌"淡中有味枯中膏,有时奇险不可迫"(1)(《应致远谒放翁》);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说:"诗为中兴之冠"(2)。此后,一直到清代都是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研究陆游诗歌。陆游的六言诗共有37首,下面就从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16.
<正>【教材解读】《古诗三首》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课中的三首古诗,《己亥杂诗》是清代龚自珍所写,而《题临安邸》和《示儿》都是南宋诗人的爱国诗作,反映的是相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生活情况,因此放在一课时教学。同是表达爱国之情,两首诗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陆游的《示儿》通过临终绝笔的形式抒写内心的悲痛,表达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情,而林升的《题临安邸》是通过对南宋统治者的怒斥与愤恨表达爱国之情。  相似文献   

17.
《示儿》是南末杰小的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陆游一生主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中国。可是,南宋小朝廷屈辱投降,苟安江南,陆游的理想始终没有实现。尽管他屡遭秦桧等人的排挤、打击,一片丹心,报国无时,但未因此而灰心。即使是在生命垂危的弥留之际,他仍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这首绝笔诗,倾注了诗人强烈的爱国  相似文献   

18.
一期一题     
周远喜 《初中生》2009,(7):29-29
陆游一生写诗近万首,而他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却只寥寥十字:“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后学者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19.
唐宋人的咏棋诗友声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对围棋情有独钟,诗中涉及围棋的达几十首之多。比如"送春唯有酒,销日不过棋。"(《宫舍闲趣》)"花下放狂冲黑饮,灯前起坐彻明棋。(独树浦雨夜寄李六郎中N等等,这些诗句抒发了诗人弃棋取乐的畅快之情。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诗...  相似文献   

20.
<正>在陆游的诸多诗作当中,往往以抒发报国之志为主题,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以《示儿》示人。因此可以说这种慷慨激昂、金戈铁马的意象,构成了陆游诗作的主题。在如此之多的诗作当中,《临安春雨初霁》可以说是别出一格,这首诗里没有了金戈铁马,却有着美好情怀。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引入了这首诗: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习惯了陆游诗作传统风格之后再来读这首诗,可以有新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