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亚类快速力量性项群是以体能为主导、爆发力为决定因素的竞技项目。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归纳法,着重从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运动机能、运动素质三个方面进行深层分析,为更好地了解项目特征、进行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的训练把发展速度、力量和专项爆发力作为最重要的内容,较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并在运动损伤方面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引起该项群训练运动损伤的因素有技术因素、运动水平因素、负荷因素等。针对损伤的生理特点和产生原因,归纳出预防原则。  相似文献   

3.
发展肌肉爆发力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力量是决定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的重要体能因素,是评定身体训练水平的最主要指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肌肉爆发力中“肌肉爆发力概念”、“肌肉爆发力指数”、“希尔力速方程”、“肌肉爆发力的力学理论”、“力量-时间”、“力量-速度”等生物力学的问题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指出为了提高肌肉爆发力,应加强运动训练的规范性,使发展肌肉爆发力训练的动作正确、合理、协调。着重指出利用慢速的力量训练来增加肌肉的最大力量;避免快速重复的爆发式动作练习;在一定动作时间的基础上增加力量练习。对肌肉爆发力的训练手段、方法的安排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项群理论的研究大多是在运动训练方面,结合项群理论指导体育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对技能主导类的同场对抗项目、格斗性运动项目、隔网对抗性项目、表现难美性项目的分析,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运动训练学"项群训练理论",乒乓球、羽毛球项目同属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对同项群内的我国男子优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进行比较分析,做两项目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身高、克托来指数等,大多数指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主成分分析两项目的典型指标也有所不同.对他们的体型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为以后两项目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技能主导型格斗类项群是我国竞技运动的优势项目。在技能主导型格斗类项群训练体系中,运动员体能特征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采用文献资料法、因素比较法和专家访谈法,以格斗类项群中摔跤、拳击、柔道和散手运动员的体能特点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格斗类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与其身体形态、机体机能和运动素质3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完善该运动项群的体能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7.
论科学化运动训练的前沿观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近年来运动训练领域颇有影响的“以人为本”训练理念、项群训练理论、“三从一大”训练原则、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心理教育等前沿观念进行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项群训练理论在研究生选题中的科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群训练理论是田麦久博士多年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收藏的1 213册硕士、博士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得出:1)项群理论使运动训练理论的内容更加丰富,体系更加完整,为研究生论文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依据;2)项群理论扩展了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空间,为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3)项群理论加大了运动训练理论对运动训练实践的指导力度,从而使研究生论文的研究成果更具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女运动员在奥运会的优势现象,从项群角度对第27-31届夏季奥运会我国女子冠军比赛成绩比较分析,发现这连续5届奥运会中不同项群的女运动员运动寿命有所不同,技能主导项群的运动员运动寿命长于体能主导项群运动员,且技能主导项群中隔网对抗类运动员运动寿命最长。而在体能主导项群中,速度性项目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长于耐力性和快速力量性项目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同时也发现技能主导项群是我国女运动员夺金的主要项群,体能主导项群是我国女运动员夺金的弱势项群;技能主导项群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运动成绩有可能存在正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理论与应用成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对专家进行访谈,对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的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三个项目的特点、特征,以及技战术应用规律进行了归纳分析,根据乒乓球项目长盛不衰的经验研究和项群理论,揭示持拍隔网运动项目的共同规律,指导训练和比赛实践.  相似文献   

11.
格斗是激烈的对抗性技术项目,在专项训练中发展爆发力对提高格斗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分析影响爆发力的主要因素着手,总结前人的经验和自身的训练体会,根据我军现有条件并结合格斗技术特点,为格斗训练中爆发力的训练提一些初步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对影响爆发力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献资料的研究,对影响爆发力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生理学分析,在此基础上认为爆发力训练应采取“重——轻”负荷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标枪运动员爆发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速度定量训练法、杠铃训练法、超等长力量训练法、内源性训练手段、训练的心理控制等提高标枪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爆发力训练手段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调查法、模糊数学法、实验法等方法对21名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爆发力训练手段进行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6周的业余训练,与常用普通训练手段相比,优化组合后的训练手段对提高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爆发力水平更加有效.爆发力训练手段的优化组合具有简便、实用的特点,便于在青少年短跑训练中开展.  相似文献   

15.
对发展高校运动员爆发力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体育运动中,目前有许多发展力量与爆发力的方法,然而至今还没有找出一种最为有效的发展爆发力的方法.通过对西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1999级本科男生的分组实验比较来证明用单腿进行腿部力量练习,所承受负荷带来的训练效果,目前是比较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爆发力的训练方面入手探索提高掷标枪教学效果的更佳途径.确定了训练掷标枪爆发力14项优选手段;确定了4项爆发力评价指标;建立了爆发力评价模型;建立了单项评价指标累进计分表;建立掷标枪爆发力素质综合评价标准、发展均衡度、素质与专项成绩适应度评价标准;建立爆发力素质结构模型;绘制了爆发力训练手段的优化图;对爆发力训练手段的优化的定义、优化的原则、原理、意义、优化的准备及优化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对运动员不同负荷下的卧推训练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得知:不同人爆发力水平不同,不同人在相同负荷下的爆发力也不同;同一人在不同负荷下的爆发力不同,且都存在极值点;同一人在保证卧推质量的前提下,在相同负荷中完成的五次卧推中所表现出来的爆发力基本相同;同一人的爆发力水平具有固定性和阶段性;速度对爆发力起关键作用;活体肌肉的力速关系符合希尔方程规律,但实验中最大爆发力值的负荷在1RM的41%-45%之间,对应的速度和力量约为50%-53%最大速度和52%-55%最大力量。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退让—蹬伸能力“同步发展法”对实验组运动员进行了 3个月的下肢爆发力训练 ,结果显示 :经训练后 ,实验组运动员下肢最大力量及下肢暴发力素质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组间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 :“同步发展法”是一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 ,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绝对肌力和爆发力。  相似文献   

19.
摘要: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的重要专项素质,选择恰当的动作训练方法、合适的力量主题是提高弹跳力的重点。通过专家访谈法构建弹跳力诊断模型,通过测试法分析弹性贡献、摆臂贡献和助跑贡献等诊断指标,通过实验法验证相应力量主题的动作训练对弹跳力的提高效果。发现:1)排球运动员弹跳力功能诊断模型包括蹲跳、下蹲跳、摆臂下蹲跳和助跑起跳四个测试动作,弹性贡献、摆臂贡献、助跑贡献三个诊断指标,通过诊断标准可以有效评价个体弹跳力弱环节,通过相应力量主题的动作训练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弹跳力。2)弹跳高的运动员也可能在诊断指标中存在弱环节,弹跳力与环节动作的速度力量、爆发力、反应力量以及摆臂幅度高度相关。3)提高弹跳力,弹性贡献大的运动员应进行最少8周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反应力量的动作训练;弹性贡献小的运动员进行最少4周速度力量/反应力量的动作训练。摆臂贡献小的运动员,改进摆臂幅度,同时加强摆臂动作的爆发力,可以提高摆臂贡献,进而提高弹跳力。助跑贡献小的运动员,进行助跑动作的速度力量和反应力量训练对弹跳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结合体育动作特点从肌肉的不同收缩形式一离心收缩、等长收缩和向心收缩的固有特性出发,对爆发力定义和测量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该定义与爆发力性质存在着实质上的差别,从而提出新的爆发力的定义与测量方法,旨在纠正人们的不准确认识与做法,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