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云计算领域专利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温特数据库的专利信息为数据源,采用专利计量、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以云计算领域的专利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中观、微观三重视角,对云计算领域的专利进行分析。从宏观角度来看,云计算专利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且美国的基本专利数量最多。从中观角度来看,在专利权人合作粒度上,中外具有较大差异性,同时,产生合作关系的专利权人在主营业务领域上具有相似性。从微观层面来看,中国公司在云计算领域的合作率和合作强度低于国际知名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知识的流动和传播以及国家技术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SIPO)中专利文件的特征,本文突破了以往以专利的简单指标为对象的专利计量理念,构建了多视角(发明人、专利权人、分类号、研究主题等)多层次(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专利计量系统,并就该系统所涉及的五大流程两个主要功能模块作了详细的描述.之后,以SIPO中主分类号为"H04J"的多路复用通信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实用,而且可以发现研究对象一些独特的知识特征.  相似文献   

3.
专利计量指标研究进展及层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有效地利用专利计量指标可以挖掘专利数据中大量有价值的技术与法律信息。遗憾的是目前专利计量指标在我国的运用并不十分理想。本文在对专利计量指标相关研究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专利计量指标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根据专利文献的内在特性,将现有的专利计量指标划分为数量、质量、科技和速度4个层次。厘清专利计量指标的层次可以引导我们正确、有效的选择和使用相关指标,使专利信息更好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4.
专利计量虽然在1994年才被提出,但是其在经济学、科学计量学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别构建了专利计量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全球有机电激发光技术领域的相关专利进行了详细地计量分析研究,主要对该领域机构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其年代分布、国际专利号分布、高被引专利分布等方面,并且对拥有高被引专利的机构进行了共引分析和可视化分析.得出该领域最具竞争力的研究机构、最早的公开专利、在中国的专利布局、研究机构之间相互关系等结论和启示.希望本文以对我国专利计量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现阶段我国出版发行业在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下存在的四点问题出发,进一步从深层次的政策、制度、意识等五方面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以上分析,针对移动互联网的营销模式,从产业政策、行业组织和企业战略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的管理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友芝  朱江波 《出版科学》2009,17(4):58-60,53
从现实角度分析当前我国出版业资本合作产生的主要效果,即在宏观层面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在微观具体运作层面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与矛盾。  相似文献   

7.
经济报道从涉及的层面上看。通常可分为宏观层面经济报道、中观层面经济报道与微观层面经济报道三大类。其中。微观层面的经济报道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生活报道,它发生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更为普通百姓所关注,也是媒体日常报道的常见题材和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电视新闻工作实践的角度,对做好微观层面经济报道进行一些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制度变迁角度对乡镇企业出现“信息饥渴”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报业如何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针对乡镇企业的信息需求进行服务,以破解其所处的信息窘境。  相似文献   

9.
学科交叉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意义] 学科交叉研究意义重大,通过对学科交叉理论及实践的综述,分析讨论学科交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方法/过程] 通过对学科交叉理论及实践相关文献的系统调研、归纳和分析,结合对学科交叉类型和交叉动力学研究的综合分析,重点对当前已有的测度学科交叉程度的引文分析指标和学科交叉度计量的实践研究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当前的学科交叉研究分为宏观态势和微观内容两个层面,研究主体内容分为学科交叉类型研究、学科交叉动力学研究以及学科交叉性测度指标研究.学科交叉的测度属性分为学科多样性和学科聚合性,其测度指标分为3类:学科多样性测度指标、学科聚合性测度指标和综合性测度指标.学科交叉度计量的实践研究可以分为3类:基于交叉度的统计指标的计量、基于社会网络指标的计量以及利用多种指标的综合性计量.  相似文献   

10.
个性化语义TRIZ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研究构建个性化语义TRIZ的方法、流程与关键技术.该语义TRIZ可对专利中隐性技术信息进行深度揭示与语义关联.[方法/过程]设计一个开放性语义TRIZ框架.该框架从概念空间、索引空间、应用空间3个维度构建语义TRIZ;从微观层SAO、中观层技术主题、宏观层技术范畴3个层面描述语义TRIZ索引结构.基于该框架,以大口径光学元件专利为例构建领域个性化语义TRIZ.[结果/结论]针对中等规模专利数据集(数千条),本方法能有效地半自动构建领域个性化语义TRIZ,支持专利深度技术挖掘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专利质量评价指标及其在专利计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专利质量评价相关研究的系统调研和梳理,提出一种新的专利质量评价指标分类体系,并选取稀土永磁这一重要的战略材料技术领域,对专利质量评价指标在专利计量中的用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地综合利用专利数量指标和质量评价指标,有助于对竞争区域、竞争机构等进行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对比分析,快速遴选重点机构、重点专利,从而提升专利统计分析结果的深度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专利分析方法、技术以及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以专利分析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国外专利分析主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利用汤森路透WOS(web of science)引文检索平台,检索 2000-2012年以"专利分析"为主题的文献,通过主题分析(高频关键词)以及关键词共现分析,得到国外专利分析相关文献的主题。研究发现,国外近10年以专利分析为主题的文献主要围绕专利计量法、专利语义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与模型、文本挖掘、可视化以及科学-技术关联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唐野琛 《图书馆杂志》2011,(11):14-16,20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任何一种意义上的馆藏结构其实都是对知识加以控制与分等的一种结果。馆藏结构主要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主要考察权力在馆藏配置中的作用;中观层面主要探讨不同学科馆藏之间的地位;微观层面则分析馆藏学科知识组合的关系,揭示其蕴含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IC的理论构成可划分为物理空间、虚拟空间、政策空间和情感空间等四个维面仿面。从建设所涉及的范围及其功能的发挥等因素考虑,IC分为宏观层次上的全球IC/巨型IC、中观层次上的区域/系统IC和微观层次上的机构/兰且织IC等三大类型。不同层次类型的IC,具有不同的功能与特点,其结构模型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科研合作是不同科研主体之间围绕特定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的协同研究工作,以实现科研主体间的优势互补。国际科研合作对促进科研绩效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当前国际科研合作对科研绩效影响研究的现状,为未来进一步开展该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论文在界定国际科研合作、科研绩效两个重要概念的基础上,从研究层次、分析指标、分析方法3个维度对国际科研合作对科研绩效影响研究的论文进行梳理。[结果/结论]分析发现,目前该研究领域成果丰富,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宏观(国家、地区或区域等)、中观(领域或机构、团队等)、微观(科研人员个体)3个层面,通过简单计数类和单一比值类国际科研合作指标以及科研产出数量类、科研产出质量类和h指标类科研绩效指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国际科研合作对科研绩效的影响进行探析。未来需加强:科学家层面的研究,拓宽更多科研合作行为的分析;表征科研合作和科研绩效综合类指标的探索;针对性分析模型的创建,并对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变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6.
在有关专利意识的理论、测评目标选择、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重庆市制造业企业的现状,提出一个由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企业专利意识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并设计每个测评指标数据的采集方法。利用该测评指标体系,可以科学地评价企业专利意识水平的高低,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Although the incidence of knowledge exploration is observed in most patents, 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exploration distance has been analyzed with limited patents at the macro level of a company, organization or region. This study quantifies the knowledge exploration distance of individual patents using network embedding methods and citation analysis. First, a technology ecology network is constructed to identify technological associa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chnical elements. Second, network embedding method is employed to represent technical elements as fixed dimensional vector, preserving the structural information. Next, the individual patents are vectorized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classification code information and pre-trained embedding values. Finally, by comparing the position between a citing patent and cited patents in the vector space, the knowledge exploration distance of the patent is obtained. This knowledge exploration distance indicates the novel degree of technological association between technical elements of a citing patent and those of cited patents. The case study cover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related patents is conducted to illustrate the process of calculating knowledge exploration distance. Besides,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measure has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with patent-based indicators related to protection coverage, prior knowledge, and patent valu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通过技术专利研究产业集群技术竞争力,全面分析和评价产业集群的技术核心点,为产业集群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 在传统GEM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技术专利为核心,将产业环境作为单因素加入专利GEM模型中,形成专利GEM-S技术竞争力模型,对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专利进行评价。[结果/结论] 专利GEM-S技术竞争力模型不仅专注于产业集群技术竞争力的发展,而且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技术竞争力,能全面地认识产业集群的技术竞争力。引入产业环境作为核心单因素,弥补了专利研究方法上的不足,为技术专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