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要写我的母亲是写不完的。我们家五个兄弟姐妹,只有大哥侍奉母亲,其他的都高飞远扬了,但一想到母亲,好像她就站在我们身边。这一世我觉得没有白来,因为会见了母亲。我如今想起母亲的种种因缘,也想到小时候她说的一个故事:有两个朋友,一个叫阿呆,一个叫阿士,他们一起去旅行。  相似文献   

2.
一、调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初看上去,这话只是告诉了我们:谁,在田野散步。若真是这样,冒号后几个词语的“位置”就可以调换,因为调换后的句子也同样能反映出这一内容。而实际上,原句一经改变,它就不能再现生活:1.“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2.是“我”陪伴着“我的母亲”,不是“我的母亲”陪伴着“我”;是“我的妻子”带着“我的儿子”,不是“我的儿子”带着“我的妻子”。所以,在田野里散步的是:“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是有序生活的再现。生活为何要安排得…  相似文献   

3.
温暖     
大概从十来岁开始,我和母亲之间就很少沟通,也许是我们都不善言辞,也许是我们之间存在着人们所谓的先总写母女之间的矛盾,使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代沟。我对母亲总是以我自己的观点、看法来要求她,于是在我们母女之间闹出了许多的不快。母亲在别人面前提起我时总是叹气,有时甚至落泪,我也认为母亲对我已经失望了。但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使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那天夜里,我刚准备上床睡觉,突然记起老师再三叮嘱我们制作土电话的事。我竟然差点把这事给忘了,幸亏记起来了,不然明天可就惨了。我赶忙跑到客厅,寻找制作土电话用…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眼泪     
母亲很瘦,她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我,另一个是我姐姐。我4岁那年,父亲害了场大病,扔下我们走了。那时,母亲和姐姐都哭得泪人一般,还不大懂事的我也跟着撕心裂肺地干号。以后的日子,农忙时母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在家里的责任田辛勤劳作,农闲时就打短工,以换些油盐钱。热心的人们同情整日累死累活的母亲,都劝母亲趁年轻改嫁,母亲生怕委屈我们,就没答应。她仍一个人没日没夜地为我们全家的生计忙活。我9岁才背上书包,所以在班里数我最大,又因为儿时的淘气,我时常同班上的小伙伴打架。自然,我每次都会因为人高马大占便宜,可因此也惹恼了不少…  相似文献   

5.
读者提问:我是个姐姐,目前有个念初中的弟弟。我们的家庭很不幸:十年前父亲就去世了,弟弟当时才3岁,是母亲一人把我们姐弟俩拉扯大的。好在我们姐弟俩的优异成绩没有让母亲失望,我们先后考入了市里的重点中学。可是我发现弟弟到了城里的新学校后就变了,原本就不爱说话的他,现在经常窝在学校宿舍里,不想上课念书,反而整日沉迷于网络,玩...  相似文献   

6.
母亲病了,4个加号的糖尿病,头晕乏力,看什么都是一片一片的。我便提出让女儿去学校搭伙。母亲却说:“孩子都上了六年级了,再有几个月就升中学了。我没事,按顿儿吃药就行。”母亲的话令我的的泪水夺眶而出。母亲一辈子含辛茹苦将我们兄妹几个拉扯大,退休之后照料着孙辈也没得清闲,自己病了,仍在惦念着晚辈……  相似文献   

7.
艾美丽 《成长》2006,(2):35-36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察觉父亲在家中的地位不如母亲。我们姐弟4人有什么事征求父母意见,母亲总是第一个发言,然后就拍板决定。即使是问父亲,他也会说:“问你妈去。”时间长了,我们不会再去问父亲,都是直截了当地向母亲汇报。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不幸的女孩,刚生下来不到8个月,就被一场无情的火灾烧伤。虽说做了手术,脸上还是留下了道道疤痕,手也伸不直。转眼到了上学的年龄,可我死活不肯去,我无法忍受别人的冷嘲热讽。母亲哭着对我说:“娘是为你好,等你念书有了出息,就没人嘲笑欺负你了。娘就是要饭,也要供你读书啊。”母亲的话深深触动了我,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让母亲“赶”我去上学。每天早晨我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走出校门。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学五年期间,我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成绩也保持在班级前三名之内。在享受这些喜悦时,我也常受到调皮同学的奚落…  相似文献   

9.
默读母爱     
母亲是一支蜡烛,她用心血照亮我的每一个角落。你要问谁的感情最细腻、最真挚,我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母亲。让我深深的默读我的母亲。母亲把爱都给了我们,全部!细细的如丝如雨。母亲在我心中是一个最伟大、最可爱的人。从我诞生在这个世上的第一天起,母亲就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记得小时候,母亲为了不让我淋雨,常常把外衣披在我的身上。雨中,校门外一个熟悉的身影在等待,那是母亲;放学路上,人流中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呼唤,那是母亲;回家的路上,雨伞下淋湿了半个身子的还是母亲。生病时床前一直陪伴并总是问寒问暖的还是母亲。…  相似文献   

10.
听奶奶说,我刚一生下来奶奶就想要把我扔到水缸里淹死,因为我已经是我们家第四个女儿了。或许是奶奶将要把我扔到水缸里的那一瞬间,被我的哭声所感动,生了恻隐之心放了我条生路。在我刚满一百天的时候,我们家附近一位很有名的算命先生对我母亲说我生来克母,必须送给别人寄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迷信的母亲听从了算命先生的话,把我送给了父亲的个战友。  相似文献   

11.
我们家的电视从来就不是为我开的。在爸爸妈妈眼里,这个也不能看,那个也不能看。电视机的发明本来是件大好事,可是怎么好像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呢?您不信我的话吗?看看我记录下来的几段对话您就明白了。 一、不准看动画片 母亲:怎么又在看这种幼稚的东西? 我:这不是幼稚! 母亲:不是幼稚是什么?你看那个女的穿得像什么样子?笑起来像个疯子l 我:这是夸张、幽默的手法,好玩嘛,您怎么连这个也不懂? 母亲。好玩什么?又玩不出100分。考试如果考动画片,我绝不拦着你,可问题是考试会考动画片吗?三岁小孩看的东西,你一个中学…  相似文献   

12.
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 母亲离开我们已13年了。在我眼里,母亲一生都很美丽,她所有的照片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有时她也开玩笑地说:“我不要活得太老,老了太难看。”  相似文献   

13.
慈父     
巴山 《四川教育》2000,(1):46-46
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患了痨病,老实憨厚的父亲只有靠种田来支付母亲的药费和我们兄妹的书学费。哥复读了几年高三也没能考上大学,父亲说,他唯一的指望就是我了。  相似文献   

14.
五月中旬,自学考试成绩还没有公布,一个不幸的消息便先传来,母亲呼吸异常,到医院就诊,诊断结果是晚期肺癌。在接受这个事实之后,我首先决定放弃自学考试,用更多的业余时间来专心陪伴母亲。我知道母亲剩下的时间已不多了,母亲给予我们的太多太多了,可做女儿回报母亲的却太少太少了。我有时恨自己,都快四十岁的人了,还考什么?有个自学大专文凭就可以了,还上什么本科?每天看着母亲日渐衰弱的身体,我不断地自责。在陪伴母亲的时间里,我告诉她:“妈,你好好养病,我决定不参加自学考试了,我要好好地侍奉您。”我满以为我这“孝…  相似文献   

15.
《红蜻蜓》2023,(15):2-3
<正>我看文学作品大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后来看得更多的是政治类书籍。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估计也就是五六岁,母亲带我去买书。当时,我母亲在中央党校工作。从中央党校到西苑的路上,有一家新华书店。我偷懒不想走路,母亲就背着我,到那儿买岳飞的小人书。当时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岳飞传》,一套有很多本,里面有一本是《岳母刺字》;还有一个版本是专门讲“精忠报国”这个故事的,母亲都给我买了。买回来之后,她就给我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股头发合成一束,扎紧,再打个蝴蝶结。这时,母亲笑了。母亲有许许多多的头绳。不管去哪儿,她都忘不了带几根回来,然后当我穿不同颜色衣服的时候,给我配上不同颜色的头绳。母亲很喜欢这么做,至今也是如此。扎好了头发,母亲总会让我站起来,在原地绕三个圈,仔仔细细地打量我一番,帮我整整衣领,拉拉裤脚。直到她满意了,就把我拉到镜子前,问我怎么样。镜子里,有一个被精心打扮的小女孩和一位很开心的母亲。我一直不明白母亲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好像镜子里的那个打扮得很漂亮的小女孩是她自己。多少年来,母亲一直乐此不疲,每天重…  相似文献   

17.
常回家看看     
大街上零零散散几个路人,步履极速,行色匆匆。偶尔开过一辆车,也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扬长而去。母亲载着我出现在湿滑的水泥路上,一脸焦急,我们是赶着去外婆家的。我坐在车后,抬头望望天,一团墨色正在急剧聚拢,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就在刚才,我和母亲还在争执。"妈,今天端午,我们快去外婆家吧!""可是就要下大雨了,路上不安全。"母亲担心道。"但我好久没看到外婆了,更何况我们早就答应外婆端午去看她的呀。""我们—还是下次去吧,你看看这天。"母亲看着屋外犹豫地说。我顺着母亲的目光看去,天色如被罩了一层帘布般暗得吓人。"没关系的,这天就会唬人,乌云过一  相似文献   

18.
"世间有许许多多值得让我们感谢的人,也是我们应该感谢的人。这些人中,我认为我们最该感谢的人是我们的母亲。如果没有母亲,就不可能有我们;如果没有母亲,我们就不可能无忧无虑地长大;没有母亲,我们就不可能在学校里学习。人们说过母爱是最无私的,我十分赞同这句话。在下雨时,冒雨给我们送来雨伞;在天冷时,叮嘱我们多穿几件衣服;在生病时,在我们的身边细心照顾我们……这样的一件件事都体现了母亲对我们的爱。  相似文献   

19.
母亲     
从高尔基的《母亲》到朱德的《母亲》,历来,不知有多少文人赞美过他们的母亲。是的,母亲是伟大的、崇高的,母爱是神圣的、无私的。这对于从小失去父亲的我来说深有体会。就在十七年前,我刚刚来到这大千世界时,父亲那高大的身躯就永远沉睡了。他走了,留给母亲五个年幼的孩子。”那时的母亲只有33岁呀!这对于她来说是多么沉痛的打击。她伤心地哭了好久、好久。泪流干了,她就坚强地用那瘦弱的臂膀支撑起这个破碎的家。妈妈每月仅六十元的公资,要养活六口人,要吃饱、穿暖,还要供我们上学,这是谈何容易的事呀!何况那时的我们正是长…  相似文献   

20.
悲壮的母爱     
关于母亲的一个情节,一直想写,只是,提笔便是沉重。 我们家有4个孩子,父亲常年在外,工资也少得可怜,家里家外的一切,全靠了母亲一人操劳,毕竟是六口之家,生活的窘迫也就可想而知。乡下没有幼儿园,逢了母亲要下田做事,我和弟弟妹妹们就被锁在院子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