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在人的唾液中含有唾液腺素。这种唾液腺素不仅对人的眼睛、牙齿、骨骼等起着保护作用,而且还影响肌肉发育和关节的活动。人体如果缺少唾液腺素,就容易引起慢性关节炎、关节变形及颈椎的退行性病变等。唾液腺素是同唾液一起分泌出来的,然后被吸收到血液中。如果想更多地分泌唾液腺素,就应该多做咀嚼运动。多咀嚼可防关节病@王增  相似文献   

2.
人吃进的食物,要经过口腔、胃、肠等消化器官一系列的:机械加工“和唾液、胰液等消化液的”化学分解“,才能被身体吸收。所以,人在进食后,主管消化的神经兴奋,引起胃肠等器官的蠕动加快,较多的血液流向内脏器官,各种消化腺的分泌增多,从而促进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体育活动时,新陈代谢加快,需要大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主管运动器官的神经就兴奋起来,促使心肺活动加强,抑制支配消化系统的神经,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腺分泌减少。同时,大量的血液从内脏器官流向运动着的肌肉,胃肠血液供应减少,胃的活动被削弱,食物得不到充…  相似文献   

3.
不同强度的运动训练及剧烈运动对血液载氧各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二种不同的运动强度对受试者进行为期六周的身体训练,并在训练的不同阶段进行4×400m间歇性剧烈运动,测定剧烈运动前后血液载氧能力各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在增加血容量的同时,降低了Hb浓度及Her,但机体VO_2max仍然明显提高。剧烈运动后Hb及Hct均明显升高,PV减少,显示运动对血液系统产生浓缩作用。由于酸性代谢产物的积累及机械损伤作用,血液中老化红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4.
<正> 一、饭后或空腹时不宜游泳。饭后游泳,大量血液流到四肢肌肉,肠胃道血液供应随之减少,影响食物消化。二、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游泳。剧烈运动后体温上升,如立即下水游泳,易引起感冒或抽筋。三、切忌有水就游和随便下水。初学者和不了解水情者,绝不可随便跳进水中就游,否则容易出事。  相似文献   

5.
<正> 引言根据传统理论运动时全身血流要进行重新分配,即从内脏器官与非运动肌流向运动肌。在内脏器官中,受运动影响血流量变化最大的是肾脏。尽管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数倍,但肾血流在剧烈运动时反而减少至安静值的1/4左右。  相似文献   

6.
一 、不能立即休息.剧烈运动时人的心跳加快,肌肉、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同时肌肉有节律性地收缩会挤压小静脉,促使血液很快地流回心脏.此时如立即停下来休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也会停止,原来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流回心脏,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状.所以,剧烈运动后要继续做一些小运动量的动作,呼吸和心跳基本正常后再停下来休息.  相似文献   

7.
据认为:血液缓冲乳酸的能力及大脑细胞对酸性环境的耐受能力是决定无氧耐力的两大基本生理学因素。肌肉进行剧烈运动时,可使血乳酸的瞬时浓度从安静时的8~11毫克%增至250~300毫克%,促使血液(PH)朝酸性方向发展。血液中有多种缓冲物质,这些物质能中和进入血液的酸性物,以保持血液的酸碱度。缓冲物质中,碳酸氢钠是最重要的一种,运动生理学称之为“碱储备”。据研究,经常进行无氧训练的运动员,其碱储备比一般人多10%。尽管正常人体血液有较强的缓冲物质及体系,但剧烈运动时,由于乳酸等物的急剧涌  相似文献   

8.
顺子 《垂钓》2001,(11):17-17
“经济舱综合征”又称“深度静脉血栓”.是乘客在狭窄的经济舱中做长途旅行时,因腿脚不得施展.造成下肢血流减缓.进而在小腿等较大静咏中形成大型深度血栓的情形,当这些血栓因人们的剧烈运动而随血液流到身体其他部位时.就会引起脏器循环阻塞而诱发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9.
正式比赛或训练后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称为整理活动。整理活动是训练课不可缺少的身体练习部分。在剧烈运动训练过程中,全身血液发生明显的重新分配,安静状态主要供应内脏的血液量在运动中转移到骨骼肌,而骨骼肌的舒缩活动产生所谓肌肉泵作用,促进骨骼肌中的血液及时回流到心脏,以保证足够的心输出量。如果在剧烈运动后立即停止运动,下肢肌肉中的血液失去肌肉泵的作用而发生回流障碍,回心血  相似文献   

10.
《时尚球类》2006,(3):63-63
1不宜立即休息:剧烈运动时人的心跳会加快,肌肉、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同时肌肉有节律性地收缩会挤压小静脉,促使血液很快地流回心脏。此时如立即停下来休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将会停止.而原先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流回心脏。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出现休克昏倒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剧烈运动时,体内盐分随大量的汗液排出体外,饮水过多会使血液的渗透压降低破坏体内水盐代谢平衡,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甚至还会发生肌肉痉挛现象。由于运动时,需要增加心跳、呼吸的频率来增加血液和氧气,以满足运动需要。  相似文献   

12.
越冷越健康     
想面色红润、肌肉紧绷吗?那么,试一试冷水浴吧!它会使你越冷越美丽冷水浴是一种利用自然因素锻炼的方法。冷水浴能提高机体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当人体一被冷水刺激时,皮肤血管急剧收缩,使大量血液流向人体深层组织和器官;继而,皮肤血管又扩张,大量血液复又流向体表。这样,全身血管都参加了舒缩运动。这种血管一舒一缩的锻炼,可以增加血管的弹性,有利于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冷水浴锻炼时,由于血液的重新分配和骨髓造血功能的增强,能使血液里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从而使人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同时,此种锻炼能使人皮肤增加弹性…  相似文献   

13.
所谓“急刹车”,是指剧烈运动后立即停下来。在运动时肌肉是连续地一缩一松地活动,肌肉放松时血管充盈血液,肌肉收缩时可把血管中的血液挤回心脏。若剧烈运动后立即停下来,心脏仍然在快速地把血液从心脏泵到四周,而周围血液因重力作用淤积在下肢血管里,回流心脏不够,这样不仅不能加快恢复,还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深机体疲劳,严重时还可产生重力性休克,所以运动后立即静坐或静卧是不符合运动生理学要求的,因为下肢静脉血管由舒张到收缩需要一个调整过程。每次运动结束后应调整呼吸节奏,步行甩臂或慢跑,并做一些放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男性大学生短时间力竭运动前后不同时刻血清GH、BG和LA的浓度。结果显示:短时间力竭运动后即刻BG浓度显著高于运动前安静值(P<0 01);运动后30min、运动后60min时BG浓度与安静值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后BG浓度呈恢复趋势;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0min时血液LA水平显著高于运动前安静值(P<0 01),运动后60min时LA水平高于运动前安静值(P<0 05),呈恢复趋势;短时间力竭运动后血液LA浓度的变化与GH浓度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 83,P<0 01)。研究认为,剧烈运动后血液LA水平与GH水平所表现出的相关性有可能是两者与运动强度的相关,安静时低BG所引起的GH分泌增多取决于中枢对BG代谢的利用性,而非血液BG水平。  相似文献   

15.
剧烈运动对几种血清酶活性和T 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大学生剧烈运动时血清酶活性和剧烈运动及中等强度运动时外周血中T细胞总数变化的观察,发现:剧烈运动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的活性均显著升高,3h后恢复。外周血中T细胞总数百分率剧烈运动后2h显著下降,12h后基本恢复。中等强度运动后则无明显变化。结果提示:剧烈运动可导致骨骼肌和心肌细胞的损伤及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由此说明健身运动的最大心率不宜超过180~195次/min。  相似文献   

16.
在荷兰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的性格总是消极的、羞怯内向的,会增加患有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当血液中的斑块在动脉中聚集时,就会影响血液流向身体各部位、心脏和大脑,引起外周动脉疾病。  相似文献   

17.
人在夏季出汗多,训练时更是挥汗如雨。大量体液的丢失会引起血容量减少,这不仅使心跳加快,心慌胸闷,而且流向肌肉的血液也随之减少,脏器的运动就像在“干磨”,很容易受损。 相当多的人认为,缺水了应喝加氯化钠(食盐)的水,这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大量失水的血浆中,氯化钠的浓度已相对增高,呈高渗状态,如再补充盐,将促使钠离子增高,使失调的电解  相似文献   

18.
医学研究发现,剧烈的体力运动容易引起体内铁缺乏,严重时造成贫血。引起运动缺铁性贫血的直接原因是: 一、从事剧烈运动后,由于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体温升高,肌肉或足底的挤压、外伤、血浆PH下降以及儿茶酚胺浓度升高等原因,导致红细胞脆性增大,破坏加速。贫血时,由于血红蛋白含量的减少,血液运送氧的功能不足,以致全身各组织器官缺氧,以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学生课外训练都安排在早上或课外活动时进行。此时胃内食物已完全排空,如运动量安排不合理,就可能引起上消化道出血。1.原因运动性上消化道出血是由于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大量分泌肾上腺素,造成血内儿茶酚胺含量增多,引起胃肠血管痉挛和缺血、缺氧,并引起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胃粘膜的通透性改变和屏障功能受损而引起的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20.
速度滑冰是一项以运动员有氧和无氧混合能力为主的竞赛项目.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和维持体内酸硷平衡的作用.Ekblom等指出:循环血液中总的血红蛋白的数量与最大吸氧量紧密相关.许多实验表明:剧烈运动将引起人、狗和大白鼠循环血液中红细胞减少,所以研究速滑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在比赛前后的变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的目的是报告黑龙江省运动员在平原和高原冰场比赛时血红蛋白在比赛前后的变化情况,血红蛋白在平原冰场比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