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热爱语文"。这是一个经常被提起的话题,可当我们反思语文教学时,却发现许多语文教师嘴上说的多,落实到行动中的少,而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成绩不理想。那么,语文教师究竟如何让学生重视语文,"让学生热爱语文"?这就需要老师在各项教学工作中,让学生自觉重视语文学习应是第一位的,并且要自始至终,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的特点。低年级语文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低年级语文的基础扎实与否,决定了学生对语文学习掌握的程度。为什么有的学生学起来很轻松,有的却很困难。学好语文也有什么法宝吗?——"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可以从"心"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语文教学却常常陷入"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的困境中,很多一线语文老师的教学热情在这样的情形下被一再浇灭,学生也在语文学习上有很多的困难。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探索以"本色语文"为指导的教学模式,也是顺应现实教学的需要。在这里,我们先就本色语文教学模式的写作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对于我们语文教师而言,最大的成功就是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得其潜力主动开掘。这样的话,老师就可以教得轻松,学生也可以学得愉快,教学成绩自然会有大幅度提高。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那么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可有些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是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思想,而对文章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为什么这样表达等语文现象却不肯花时间引导学生学习、揣摩、感悟,这也正是当前语文教学低效率的突出表现。那么,如何使教师的语文教学具有真正  相似文献   

7.
老师们都知道: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但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依然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地作文教学呢?下面就结合我曾经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和看法:一、做足作文教学之外的功夫1.写作要从低年级就引起高度重视老师们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那就是写作并不只是中高年级的事,在学生一年级进行大量识字阶段时,我们就应该让其意识到把简单的文字进行巧妙地排列,就可以真实地表  相似文献   

8.
《考试》2007,(9)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行为心理倾向。爱因斯坦曾有过这样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提出几点拙见,供各位同仁斧正。  相似文献   

9.
商贺双 《学语文》2014,(1):76-76
正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面对如此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花费了巨大的心血,学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可教学成效却不见起色,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不升反降,甚至出现了对文言文的抵触情绪。如何走出困境,如何使学生静下心来,走进文言的殿堂,去感受古代文化的灿烂辉煌,这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要寻求的出路。生本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师们最为头疼的重点和难点,虽然老师们投入了相当精力,利用各种方式手段,但取得的效果大多不尽人意。况且现在小学生也"与时俱进",老师布置一篇作文下来,他们就开始上互联网百度搜索,或者翻阅作文书籍,搜索出一大堆相关的内容,进行东拼西凑,结果要不是文不对题,就是雷同经历。老师在批改时,也啼笑皆非,不知如何下手。  相似文献   

11.
<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呢?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求得教学的最大效益。我们平时所说的"减负增效,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实际上就是对"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诠释。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一、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虽然简单但却道出了不少学生语文学习的心声。学生厌烦文言文,救赎之路,唯有让文言之花绽放在语文教学中。那么,怎样让文言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呢?一.品味馥郁芬芳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13.
李彦 《宁夏教育》2009,(11):35-35
叶圣陶先生认为:“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于不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的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也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社会发展之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之需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是传承祖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载体,学习文言文,可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但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成为仅次于作文教学的"第二大难题",颇令语文教师头痛。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是语文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整理成文,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一、培养兴趣,激活教学气氛做任何事情,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文言文也不例外。大多数学生喜欢老师面带微容地同他们交流,喜欢老师讲出故事、成语或名言警句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基于这一点,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导入环节上做文章,让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用来导入的内容可以是课文本身所叙述的故事,也可以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朗读训练。语文课文文章优美,语言丰富,是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最好的教科书。朗读作为语言最主要的内容,要想学好语言,必须从朗读开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现在已有很多语文老师开始从朗读对学生进行培训,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效果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尽如人意。课堂中学生虽能积极参与却效果不佳,是因为学生在阅读时没有抓住文章的中心,只是为阅读而阅读,使语文教学越来越"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都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场所就是教室,所面对的就是老师、教材,但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度不够,在教学中忽略了语文的实践性。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那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实践重视起来,在实践的过程将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以及运用能力培养起来,为社会输送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习作难,提起习作头就大。"学生怕写作文的情况司空见惯,我们的语文老师何尝又不是这样呢?教师怕作文教学屡见不鲜,认为作文教学"指导难、收效低",于是在公开作课时尽量避而远之。此次我县送教下乡,我们就是针对习作教学薄弱环节和实在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选派省级骨干教师杨潇老师送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是具有工具和基础性的学科。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时候要注重"创新能力在学生中要培养",这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学生智力的中心板块就是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把创新教学有机巧妙的渗透进去,以服务于该学科,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那么创新在语文教学里,如何实现呢?一、要革新教学观念对于语文的教学,老师要根据新课标来指导,传统陈旧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观念要摒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老师以配角的身份来参与和引导,用"授之以  相似文献   

19.
散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近几年来,各地高考对散文的考查也在不断加强。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散文教学。可是,笔者从教学实践和教学问卷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散文。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出了问题。一篇很好的散文,在教师眼里就是如何设题、做题。语文教师不能很好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欣赏文本,导致学生缺乏对作品的感悟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课堂就缺乏兴趣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散  相似文献   

20.
曹蕊 《教书育人》2013,(3):96-97
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大背景中,一些全新的理念终于彻底的改变了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而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阅读教学"也被带领到了一个自由、开放、活跃的新空间。然而,我们看到的高职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大多都遇到了这样的困惑:学生面对着经典之作,却频频出现了兴味索然的现象;对于老师的提问,他们却三缄其口。原因何在?是我们的学生都不爱阅读吗?还是问题最终出在教者身上?我们语文课是如何进行教学的?我们的阅读教学,是真正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真正遵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吗?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够让高职语文阅读教学走出困境呢?这是每一位高职语文老师需要面对和深入思考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