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给出了基于自组织网的Linux系统上MIPv6协议的执行方案和关键技术的改进方法,并设计出执行MIPv6协议的框架,提出了协议执行程序需采用的关键技术。并对移动性的切换延时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延时有所降低的结论。最后,建立实验场景,对移动切换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延时数据,验证了改进后的方案正确和可行。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原有的移动IPv6网络切换方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切换方案——基于MPLS技术的多转交地址切换.即在原有MIPv6协议中的绑定更新消息中增加2个bit,实现多个转交地址的灵活使用.理论分析证明此方案能够降低移动IPv6网络的切换时延和丢包率.  相似文献   

3.
吴磊  沈崧 《教育技术导刊》2014,13(8):126-129
针对异构网络切换中FMIPv6协议存在高延时高丢包,无法满足实时业务对服务质量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预先进行地址生成和绑定的FMIPv6协议——PAGB-FMIPv6(Proactive Address Generation and Binding for FMIPv6)。该协议在FMIPv6的基础上,采用预先生成可用转交地址、提前进行新转交地址的绑定更新方法,消除切换过程中重复地址的检测操作,减少新转交地址绑定更新延迟,增加预应式切换的可能性,从而减少切换延迟和丢包。仿真结果显示,新协议在切换延迟、丢包方面优于FMIPv6。  相似文献   

4.
移动IP的切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移动性支持的角度。介绍了当前的移动IPv4技术和新一代的移动IPv6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移动主机切换过程现有的几类技术及其工作原理。如IPv4的低延迟切换技术和IPv6的无缝切换技术。以及MIPv6的层次切换技术。文章将提高移动切换性能途径归纳为分组缓存、组播和由第2层移动触发切换的技术。并提出路径绑定,注册和地址簿通知两项方案,最后讨论了移动IP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代理移动IPv6协议(proxy mobile IPv6,PMIPv6)与移动网络基本支持协议(network mobility basic support,NEMO-BS)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在城际公交上部署的FPMIPv6-NEMO移动通信快速切换方案.方案通过在移动路由器(moblie router,MR)中预先设置城际公交线路切换信息,根据域内切换和域间切换类型不同,提前建立隧道,这样缩短切换延迟并降低了丢包率,达到城际公交在路程中的无缝切换.实验表明,FPMIPv6-NEMO方案相较于PMIPv6具有更好的性能与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FMIPv6)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的无缝快速切换方案。该方案引入新的控制信息协议(ICMPv6)控制消息和多隧道的概念,同时将转交地址(CoA)配置和重复地址检查(DAD)过程提前至切换前完成。仿真实验表明,相较于FMIPv6协议,优化后的算法具有更好的切换性能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秦华  张泽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7):165-169
SDN网络思想为解决传统网络中网络层移动性管理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而SDN中现有的移动性管理方案仍面临用户移动过程中网络开销大和切换时延长等问题。研究在SDN网络中支持IPv6网络层移动性管理机制,通过对移动感知和移动切换两个关键技术进行分析设计,并结合位置预测理论提出了一种SDN网络中支持预切换的IPv6移动性管理机制。该机制根据位置预测结果在移动发生前计算并下发切换路径流表,降低了移动节点在移动过程中的信令开销和切换时延。最后根据性能评估分析方法,与同样基于SDN实现的OPMIPv6 C方案在信令开销和切换时延两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基于AMF协议的BlazeDS框架进行数据交换、反射和工厂模式结合的动态切换皮肤技术、ashack强制内存回收技术,设计了一个电子阅读发布系统,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针对基本移动IP协议虽然简单但只适用于大范围、低速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微观移动IP切换方法——避免分组丢失切换方法.该切换方法通过在基站处增加缓存以及利用IP分组的标识,将切换过程中分组丢失减少至最小.并给出了该切换方法所适用的分层全IP网络结构及其切换过程,对基站缓存的大小、切换带来的网络负荷、切换延时等也进行了分析.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最小分组丢失切换方法适用于快速移动、频繁切换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王玉昆 《教育技术导刊》2015,14(11):157-159
移动终端在异构网络间进行移动切换时,数据会通过不同的网络路径传输,网络间传输时延的不同及网络间切换时延的存在,会在接收端产生大量的乱序数据包,进而导致传输协议的快速重传甚至超时重传,极大地影响传输协议性能。设计了一种“延时重传”机制。当移动终端从长时延网络切换到短时延网络时,通过在发送端设置时间等待计时器来推迟数据发送时间,从而在接收端避免乱序包的产生,以提高传输协议性能。NS2仿真实验表明,基于SCTP的“延时重传”机制有效杜绝了乱序包的产生,达到了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1.
根据认知无线网络中从用户数据传输延时需求的不同,将从用户分成SU1和SU2两类.并假设SU1比SU2优先使用主用户的空闲频谱.利用基于优先级的M/G/1排队网络,对多重频谱切换过程进行建模.根据状态转移概率和转移消耗矩阵,分别计算出2类从用户的平均累积延时.数值结果表明,主用户业务负载越大,SU2的累积切换延时增加得越快.与从用户不分级的认知网络比较表明,分级下的SU1到达率越低,2类从用户的累积切换延时减少得越明显.对2类从用户在最大可容忍延时下的允许接入区域的分析,可较好地适用于分级下的从用户接入控制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黄鹏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10):185-188
安全协议是以密码学为基础的消息交换协议。针对传统的改进NSSK安全协议,通过使用Promela语言对协议进行建模,并使用SPIN模型检测工具进行验证,发现仍然存在安全漏洞,攻击者可以冒充合法者进行通信。针对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案,主要是在协议中增加了自身产生的随机数和发送者的身份标识,该改进方案提高了协议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移动IPv6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研究重点是移动节点的快速切换。本文在对移动IPv67的快速切换技术进行理论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善无线通信过程中移动IPv6切换性能的方案,并在理论上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无线接入点是无线接入网络的关键设备,负责对移动主机进行管理以及协调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之间的通信。本文通过分析IEEE 802.11.IEEE 802.3等协议和Internet工程部的有关建议,从硬件和软件结构两方面设计并实现了无线接入点系统。同时为了使移动节点在无线局域网中进行快速有效的切换,提出了快速移动切换方案,减少了移动节点内的切换过程的注册时延和数据包的丢失。  相似文献   

15.
基于站的IEEE 802.11b/g无线局域网快速切换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实时应用对传输时延和抖动相对敏感,为减小WLAN切换过程对实时应用的影响,研究了WLAN切换过程的3个方面:触发切换,AP选择和快速切换算法.充分考虑到方案的可部署性和可扩展性,提出了一个以终端站为中心的快速切换方案.设计实现了基于动态阈值的切换触发机制、基于探寻时延的AP选择机制和信道区分选择结合动态缓存的快速切换算法.该方案完全在站上实现,不需要AP的配合或者对协议进行修改,因而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可部署性.通过在实际的hotspot WLAN环境下测试和分析,该快速切换方案有效地减小了切换时延,同时使用户获得的实时应用网络性能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6.
解决地铁乘客的高质量移动通信问题,是现代地铁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地铁系统是一个封闭环境,地铁无线通信系统中信号较为强烈,但由于地铁处于运动之中,数据的切换和链接成为影响用户通信质量的关键技术。从数据通信设备STA在地铁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与切换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出发,研究切换数据损耗、响应时间、资源分配与消耗、移动和漫游协议等,分析各个模块功能,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以选择一个适应地铁系统的最佳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作为家庭智能化应用的重要技术,由于与其它无线技术共用相同频段,导致其结果产生交叉干扰,通信可靠性降低。通过对处于 WiFi 环境中 WSN 设备的通信可靠性进行研究,对自适应信道切换(ARCH)协议进行改进,与汇聚路由树协议(CTP)协调使用,重新设计了无控制信道的自适应信道切换(non-Ctrl CAH)协议。该协议基于实时检测的链路质量,以自适应方式切换到其它信道进行通信,以缓解WiFi 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在干扰环境中,与固定信道协议相比,non-Ctrl CAH 协议的包接收率达到 95%以 上,而且在干扰情况下 non-Ctrl CAH 协议的功耗仅为控制信道自适应信道切换(Ctrl CAH)协议和固定信道协议的 1/2。non-Ctrl CAH 协议能以最低功耗获得较高的包接收率,并且能够有效缓解家庭环境中的 WiFi 干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WSN的S-MAC协议分析,结合D-MAC协议的激活时序交错的同步休眠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隙分片原理的高效节能、低延时的改进S-MAC协议。给出协议的具体算法的实现步骤和数据帧长的设置,改进后的协议通过规定节点参与时隙竞争的顺序,避免了时隙冲突的发生。仿真测试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在平均能耗、时延等方面优于S-MAC协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广东省高校数字资源采购执行协议供货新模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高校政府采购工作实践,探讨了在高校采用协议供货采购数字资源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规范了数字资源协议采购程序,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式和建议,能有效克服协议采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协议采购的作用,提高数字资源协议采购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标准移动IPv6协议的介绍,分析了该协议的不足,从而引入了层次化移动IPv6协议,详细描述了其工作原理,并阐明了它对标准移动IPv6的改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层次化移动IPv6协议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