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是谁?     
我是谁?我到底是谁呢?这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也许根本就没有答案。"我"怎么来到这个世界?"我"为别人做了些什么?别人又为我做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能为课改做些什么?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老马 《家长》2000,(10)
我的孩子今年暑假后该念初三了。如今大都一个孩子,到了这当口儿,谁不悬着心?我的孩子成绩不是特别好,孩子自己也没有底,他担心自已不能取得好的毕业成绩。您说孩子到了毕业班,还能有多大的发展吗?需要特别注意什么问题呢?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4.
时际初冬,在武夷山开始了高中课程改革培训,专家们对课程方案的解读,让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省高中教育未来的局长校长们预感,我省乃至中国高中教育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我作为在学校管理岗位上长达20年的教育工作,也不免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扪心自问,这20年在人才的教育培养中,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哪些方面是失败的?面对高中新课改,应该思考些什么?需要说些什么?又能够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您好! 我的孩子今年暑假后该念初三毕业班了。如今的家庭大都一个孩子,到了这当口,谁不悬着心?我的孩子成绩不是特别好,孩子自己也没有底,担心自己不能取得好的毕业成绩。您说孩子到了毕业班,还能有多大的发展吗?需要特别注意什么问题呢?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山东读者李芳  相似文献   

6.
吴佩芳 《师道》2004,(3):30-30
上午有两节空课,我一直在想,下午的班会课让孩子们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师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合理地定位教育类课程在高教育中的作用已成为一个非常必要的议题。只从“教育类课程应该是……”的思维方式来认识教育类课程,往往会任意夸大其功能价值,使教育类课程力不从心而倍遭指责。如果换一种角度,从“教育类课程不是……”的思维方式来审视教育类课程,则有助于理智的认识教育类课程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实际上做了些什么?从而找寻教育类课程在高师教育中的合理定位。推动教育类课程更加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童爷爷信箱     
刚当小队长应该做些什么工作?敬爱的童爷爷: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被选上小队长了,我真是很高兴。可是我不知道,我这个二年级小同学刚当上小队长应该做些什么工作?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王亿舟  相似文献   

9.
策划人语随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保已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员,地球上的每个公民都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能为环保做些什么?《科学启蒙》策划了这次专题,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聆听了王炳新专家做的精彩报告——《我能为中国教育做些什么》。一张特别的照片让每一个人屏息凝视,陷入思考。201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公布后,获奖的英国医学教授约翰.格登和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现年79岁约  相似文献   

11.
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又到了,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想为妈妈做些什么。我也不例外,但为妈妈做什么呢?烧饭?不,太普通了。做家务?也不行,奶奶已经把家务事打理得有条不紊了……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校长,我能做些什么?我一直追求五个"让": 让家长更满意 在日趋竞争的当今社会,父母对子女的学习越来越关注.  相似文献   

13.
课内阅读     
一、读短文,完成练习。匆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徘徊——痕迹——2.这一段话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文中“的做些什么“”剩些什么”“留着些什么痕迹”是作者心中的茫然,实际上他的思索结果是什么?请你写出来。___…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一家知名的"特殊教育"方面的期刊向我约稿,要我谈谈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的问题。大概知道我是从事普通教育工作的,所以编辑特别提示要我谈谈特殊教育应该向普通教育学习些什么。我想了好久没有动笔。特殊教育应该向普通教育学习些什么呢?这个问题我到现在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想法。倒是另一个问题一直在引发我的思考并让我产生了写作的冲动,这就是:普通教育(主要是指普通中小学教育,下同)应该向特殊教育学习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波利亚对“怎样解题”有过这样的描述:“我应该从哪里开始?我能做什么?我能想到什么?这样做我能得到什么?怎样才是一个有用的念头?如何处理一个不完整的念头?再次这样做我又能得到什么?”数学大师的这段话,其实向我们指明了解题的一个基本事实:解题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转化与  相似文献   

16.
从事学校管理十几载,类似于我到底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的问题,我不止一次遇到。显然很多师生不能很好地了解生命赋予自己的全部潜能,这种状况,不仅影响着师生的人生选择,更制约着他们将来的人生发展。能够自觉的个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自我,所以对于师生来说,唤醒沉睡中的自我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一个女孩走进心理咨询室,微笑中又有几分忧虑:“马老师,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不用说请教,我们一起来讨论。说说看,马老师能为你做些什么?”我说。  “您说,怎样让同学们都喜欢我?” 我笑了:“你能把这个问题讲得具体一点吗?比如,你碰到了什么具体的难题,有什么具体的故事。”在心理咨询中,常有来访的同学自己存在问题却又表达不准确的情况,因而我启发她说。  相似文献   

18.
马家莉 《贵州教育》2010,(16):13-16
“留守儿童”——现代社会中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让无数人谈论、思考的热门话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在理论上、社会调查上都有了太多的观点和评论。当我从新闻媒体上、网络上、报刊上了解到现在“留守儿童”面临的种种困境、一个个让人辛酸故事的时候,我常想作为一名教师的我能为这些可怜的孩子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9.
辞旧迎新,新的一年、新的一期《辽宁招生考试》又与广大读者见面了。在这里,我们真诚地问一声: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寒暄语。而是我们办刊宗旨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卓玛:我非常希望有一个亲密无间的朋友,我尝试过,努力过,但我找不到。我曾经一次次捧着火热的心去寻觅,但很快就失望了。现在我已经不再抱任何希望了,到哪里,我都是自己一个人。当有同学问我觉不觉得孤独,我就说我已经习惯了。你说知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就是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形影不离吗?除了这些。知己还能做些什么?怎样才能找到知己?偶然相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