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瑛 《文教资料》2010,(6):47-48
谚语是蕴含着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特殊语言.英汉两种文化孕育了其各具民族特色的谚语。本文由英汉谚语起源入手,从地理环境、文学作品、生活习俗、宗教神话、价值观念五个方面分析了英汉谚语中体现的文化差异。使读者能初步窥见英汉谚语背后的深层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如地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2.
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品。英汉谚语极大地丰富了英汉两国的语言文化。本文试图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 文化中的谚语进行对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使学生更深入地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帮助他们从新的角度 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观点,对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英汉谚语与民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谚语是英汉民间文学艺苑中的两朵奇葩,它们不仅凝聚着民族的经验和智慧、表现了英汉民族创造语言财富的艺术才华,而且由于谚语依存于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民族的特定历史、生活习惯、信仰,自然环境等密切相关,因而英汉谚语还形象地反映了各自民族独特的文化。本文从宗教、动物、农业与航海、酒和龙凤文化几个方面对英汉谚语所反映的英汉民族文化作了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品。英汉谚语极大地丰富了英汉两国的语言文化。本文试图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谚语进行对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使学生更深入地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帮助他们从新的角度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观点,对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生活环境以及宗教信仰有所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反映在两种不同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中,本文从英汉语言中词汇的语义、称呼、成语谚语习语、语用等方面解析中西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英谚语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道德观念和标准,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很多英汉谚语反映了中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观念,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谚语中所反映的不同道德观念,可以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提高正确理解、翻译和使用英语谚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谚语是各民族劳动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它以其凝练、通俗、生动、形象、音韵和谐、富含哲理的特点而成为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本文主要对英汉谚语的特点及其修辞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加深读者对英汉谚语两者之间异同的认识,以促进英汉谚语在英汉语言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8.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语言的词汇单位。但它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探讨英汉谚语的语义特点,从言语性、丰富性、知识性和民族性等方面对英汉谚语做了阐述。此外本文还对谚语的语法功能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视角看英汉谚语语言特征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菲  田永丽 《现代语文》2015,(2):151-153
谚语是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话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谚语因受到民族生存环境、生活习惯、语言、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的影响而极具民族性。本文从历史渊源入手,通过文化视角对中西方谚语特征进行对比性研究,旨在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英汉谚语的差异,以便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0.
乔文 《文教资料》2006,(3):112-113
对英汉“受事 动词结构”句式的分析指出中国人的语用观和思维定势以及英语民族在语言观上的心理偏好和语用习惯,发掘出英汉两个民族思维传统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谚语是语言的精华。由于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谚语的语言结构形式及文化取向也有所不同。通过英汉谚语的语言结构形式及文化取向不同之处的比较,人们能更好地理解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文学的瑰宝,是英语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以最简短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英语谚语大量使用修辞格,使之精练简洁、形象鲜明、韵律优美,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英语谚语使用的修辞格主要有:明喻、暗喻、对偶、对照、重复、夸张、双关、排比等。  相似文献   

13.
谚语常被称为“日常经验的女儿”。它来自生活 ,反映生活 ,是生活的提炼 ,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反映女性生活的汉英谚语展示了各种女性形象 ,并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女性形象的社会成因  相似文献   

14.
谚语是语言的特殊形式,是熟语的一种。古往今来,人们对谚语的评价向来很高。有人曾言:谚语乃语言中的盐,一束智慧的花。作为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语言真实地反映了各种社会习俗和价值观念。谚语作为语言的精华,浓缩了文化的内涵,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侧面反映了各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而中西方文化中对女性带有贬义的看法和评价在汉英谚语中就会有所反映。笔者将以女性主义为视角分别探讨性别歧视在汉英谚语中的体现、性别歧视的根源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16.
英汉谚语互译教学中的文化输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语言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导入对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实用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谚语是语言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英汉谚语互译教学中文化的导入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谚语并使译文忠实于原语文本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汉/哈谚语在句式结构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文章从汉/哈谚语的句式形式、语气结构方面对汉/哈句式结构谚语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讨汉哈语谚语的句法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谚语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文章通过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特殊性,对中英的文化差异做了比较。在英汉谚语翻译过程中,切忌望文生义,要灵活地运用直译、意译、直译兼意译等多种方法,以求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保持原文的民族特色和修辞效果,做到语言通顺流畅。  相似文献   

19.
谚语是人们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而来的语言精华,是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汉英谚语各自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丰富的内涵,蕴含大量的文化信息(汉语言语各自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内涵,并且蕴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从地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四个方面来阐述汉英谚语的来源差异,并进而讨论在汉英谚语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具体应用,以达到既保持源语的生动形象又能让译者读者理解其深刻寓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