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愁"是一种心情,一种感情,一种忧思,一种愤慨。它无形无状,无色无味。可是,在浪漫多情、奇幻生辉的文人笔下,常常以具体的事物来言愁,在古诗词中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精略有如下几类。以山水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横江词六首》中的"横  相似文献   

2.
愁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普遍的情感,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影无踪无形无色的抽象之物,然而古代的诗人们却能凭独特的的感受,用手中的妙笔让愁具体可感,使它幻化出万般异彩,成为古诗词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古诗词中千姿百态的“愁”。  相似文献   

3.
<正>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而妙用修辞手法更会使诗词的表达效果出神入化,产生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感,从而使整首诗词形神兼具,文采飞扬。"愁"本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然而中国古诗词中的"愁"却写得具体可感,深刻动人。究其原因,是诗人将抽象的、不易为读者所把握的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情绪——"愁"外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或形象,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留下了一句句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  相似文献   

4.
《同学少年》2011,(4):52-52
愁,本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情绪。古代诗人却运用种种修辞手法,将愁变成可以量化的东西,使之形象可感,构成奇妙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愁”本来是主观抽象的思维活动,但若借助恰当的具体形象来摹写,就能使之变得有数量、有分量、有重量,并且可以用长度、宽度、甚至时间来丈量。如此,就让无形的愁情变得可见、可闻、可触、可数、可量……从而获得神奇的立体效果,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让我们来数一数、量一量、品一品文人墨客心中的愁思。愁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词人以不断东流的一江春水喻亡国愁恨之无穷无尽,形象可感。“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把愁物质化,变为辛酸之泪,随水…  相似文献   

6.
“愁”是一种无形的、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然而在古代诗词曲中诗人们却使这“愁”有了数量,有了重量,有了长度,不仅如此,在他们笔下,“愁”还能运动。  相似文献   

7.
<正>古典诗歌中"反"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别具魅力。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反比喻比喻靠抓住两种不同性质事物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喻体为生动、浅显、具体、简洁之物,以达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之效。但古典诗歌中常用抽象的事物作喻体,来描摹具体形象。例如秦观的《浣溪沙》中有:"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诗人以无形无态的"梦"来比喻  相似文献   

8.
《同学少年》2011,(8):52
愁,本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情绪。古代诗人却运用种种修辞手法,将愁变成可以量化的东西,使之形象可感,构成奇妙的意境。一、"愁"的长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李白笔下的"愁"是"三千丈"的白发、万里长江,写出了"愁"的长度。南唐后主李煜更语出新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愁"比"白发三千丈"更为深远广阔,不可见的愁绪化为流不尽、淌不完的滔滔江水,不仅有长度,还有动态。  相似文献   

9.
问君能有几多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愁”本来是主观抽象的思维活动,但若借助恰当的具体形象来摹写,就能使之变得有数量、有份量、有重量,并且可以用长度、宽度、甚至时间来丈量。如此,就让无形的愁情变得可见、可闻、可触、可流、可载、可数、可量……从而获得神奇的立体效果,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让我们来数一数、量一量、品一品文人墨客心中的愁思。  相似文献   

10.
“愁”这种无形无状、无轻无重的情感,被浪漫多情的文人描绘得摇曳生姿、风情万种。一、“愁”情千姿百态有思乡的愁,如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那悠悠的乡愁,在浩淼的江水上,在飘忽的白云里,诉尽了诗人心中的思乡情。  相似文献   

11.
无形财产的兴起为当下经济情势最醒目的标志。无形财产为财产之一种,包括两种类型:信息类无形财产和可转让的财产性权利类无形财产, 这种分类是一种纯思维结果。事实上,新型无形财产在不断出现。对无形财产最好的规范方式就是专门法的形式辅之以民法典的一般性规范。无形财产为客体,由于法律的调控,在其上形成无形财产权,这是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古代文人,其愁甚多。有去国离乡之愁,有相思离别之愁,有仕途失意之愁,有伤春悲秋之愁。然而同是一个"愁"字,各人有各人的表现手法,从"愁"字在唐宋词中的着笔来看,我们可以领略古人运笔之高妙!愁,作为一种思想情态,在词人笔下,常常以具体的事  相似文献   

13.
"愁",本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精神活动,无形无迹,缠绕心头却难以把握,要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更难了.回忆漫漫古诗长河,常常回荡着诗人的忧愁和悲戚,留下了许多揪人心肺的名篇佳句.  相似文献   

14.
知识可以传授,而能力只能靠培训。能力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形能力;一类是无形能力,或称潜在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有形能力指的是学生具体的实验能力和掌握的实验方法;无形能力指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意志、一种作风、一种信念,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随时随地都在起作用。在关键时刻,它会转化为巨大的有形能力。无形能力有以下表现:  相似文献   

15.
南唐后主李煜词前期多写豪华和艳情生活,抒别离情怀;后期词则多写囚徒生活和哀痛心情,更多伤感情调.可以说,他的后期作品,代表了他诗词创作的最高成就.李煜擅用形象的比喻,化无形为有形,抒写愁情;或纯用白描,简洁传神,直绘愁态;或精选意象,虚实结合,创设愁境.  相似文献   

16.
李商隐诗"无端"的感伤情调,乃其悲凉体验的蓄积酝酿、天长日久盘旋郁积在心头,终致成为其思想气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及其展纸濡墨,愁情恨意便已笼罩毫端.诗人的悲剧性心态在淹蹇生涯中浸润加深、弥漫扩散,其整付心肠都已浸泡在悲愁之中,深广到无从提起的地步.诗人之愁也就超越具体情事,而抽象为一种生命之愁、人生之愁.  相似文献   

17.
陈辉 《语文天地》2008,(4):38-39
愁,是人之常"情"之一,它是人生种种不如意生活境况的直接反映。从古至今,有关抒写忧愁之情的语句数不胜数,它们从各个角度对愁作了具体而形象地描述。这里我们试以古诗词中部分直接抒写愁情的语句为例,对前人的愁情及其言愁艺术作一全面了解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愁本来是一种抽象的、高级的感情活动,但诗人借助丰富的想像和联想,用比喻等方法,赋予“愁“许许多多具体可感的形象.由于所受的外界触发不同,或由于生活积累不同,诗人笔下的“愁“也就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了.……  相似文献   

19.
愁情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也较难形诸笔墨,因为它是一种抽象的、高级的感情活动,看不见,摸不着。但优秀的诗人调动头脑中的生活积累,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赋予愁许许多多具体可感的形象,不但把愁写活了,而且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很多写"愁"的名句,成为永远的艺术经典。  相似文献   

20.
“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情感,古代有许多写“愁”的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等都是古人写愁的名句。而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只有把这种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形象、可感,才能感染人。古人借助于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一腔愁绪描写得千姿百态,渲染得淋漓尽致,令人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