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武术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一大鲜明特色,少林拳和太极拳又是中原武术文化的特色拳种,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少林拳和太极拳的文化渊源两个方面对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发生、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旨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2.
关于对陈式太极拳和少林拳运动中负荷的初步研究王起然(河南大学)1测试对象河南省新乡地区武术代表队,渔县陈家沟陈氏太极拳男优秀运动员5名;开封地区武术代表队,登封县少林拳男优秀运动员12名。在运动员的年龄和练拳的年限上均没有作统一的要求和规定。2仪器与...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中原武术的两大品牌"少林拳"、"太极拳"为研究对象,对武术文化内涵解读、推广模式、武术产业发展、非物质文化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要利用河南省特有的武术文化资源来打造文化大省、文化强省,这是时代赋予中原武术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名家信箱     
本期出场名家:陈式太极拳名家冯志强,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贵州省安顺市徐继生同学来信:我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从6岁开始练武术的基本功,已练了两年,可是进步不大。请问,武术上要求的弹跳力和爆发力是怎么练习的?  相似文献   

5.
武宣 《武当》2013,(7):31-31
为推动武术全民健身月活动,5月11日,新野县武术协会举办了由联泰公司冠名的"联泰围栏杯"新野县首届太极拳比赛。新野县气功站、新野县功夫馆和问鼎武道馆等代表队,在开幕式上分别表演了八段锦、少林拳、刀术、双节棍、跆拳道击破和太极拳剑等精彩节目。  相似文献   

6.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5,(5):56-57
本期出场名家: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跆拳道专家、国际级裁判赵磊山东济南王大海来信:在练习少林拳中,怎样理解有形和无形之说?秦庆丰答少林拳表现的形式有有形和无形两种。有形是以武术的套路为主,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将少林拳中的踢、打、摔、拿等单式技法和战术动作,按照实战常规、经验和假设的战机的技术规律,有机地  相似文献   

7.
本期出场名家:陈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传人秦庆丰  相似文献   

8.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5,(10):57-59
本期出场名家:陈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高校武术专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高校武术专业现状的调查及社会需求的分析,提出在完善少林拳和陈式太极拳理论、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武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增设两大拳系课程及具有民族、地域特色课程的建议,并具体制定出具有河南特色的高校武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0.
武宣 《武当》2013,(9):65-65
2013年7月24日上午,为达成全球华人武术大赛在邯郸举办的共识,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武术(太极拳)文化交流,由邯郸学院、台湾中华少林拳道协会主办,河北赵王集团承办的“2013邯郸·海峡两岸武术太极拳文化交流”活动在邯郸学院逸夫楼太极训练馆举行。  相似文献   

11.
'武术文化又称功夫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鲜明特色。中原武术文化技冠天下,德播神州。'中原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原儿女在长期生活中积累和创造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中国的几个著名拳术如少林拳、太极拳、苌家拳、六合拳均始创于河南。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29个武术拳种中,在河南流行的就多达40余种。河南武术、少林功夫、太极拳已成为文...  相似文献   

12.
名家信箱     
本期出场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孙式太极拳名家孙永田。江西省安福县陈小工来信:我有几个问题想向名家请教:1.武术套路在武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动作在实战中是否能够用得上? 2.练拳时,腰间系的腰带有什么作用?为什么现在练武系腰带的人少了?  相似文献   

13.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6,(2):12-14
本期出场名家:陈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江西中医学院姜迪来信: 我练习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已经一年多了,现在有一些问题希望得到名家解答。 1.练拳一年,我发现自己右腿明显比左  相似文献   

14.
《武当》2008,(11):3-7
中国自古就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习惯上又将少林拳作为外家拳代表,武当拳作为内家拳代表。武当内家拳包括太极、形意、八卦等注重内炼内养、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武术功法。太极拳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考察太极拳与武当山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历史上,拳法被道门视为末技,在社会上统治者忌讳,加之文人雅士对其不胜了解,也将其视为不入流之物,故志书典籍载之甚少。况又经乱世践踏,传统太极拳几近断代灭绝。因此,研究此课题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5.
以少林拳、太极拳等为代表的中原武术文化遗产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传承和发展中原武术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中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性,并对中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途径进行构思,旨在为发挥中原地域文化资源在校园传承与发展的优势作用,为中原经济的崛起和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山令誉 《武当》2003,(8):15-17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拳术是武术的重要部分,是徒手的武术。拳术种类繁多,武术界习惯把它分为两大类。一则称外家拳。以少林拳为代表的大宗上百,小族几百。二则是内家拳(即太极拳)。太极拳功法特殊,拳理与外家拳相反。据说,得其一二,足胜少林。其重意不重形,动静相兼,刚柔相济,不存在门派之分,只有功夫  相似文献   

17.
略论民国时期的武术研究及在学术问题上的争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民国时期的武术理论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研究认为,民国时期武术图书刊物的出版呈兴盛之势,不少著作文章观点具有一定的见解和创新.除了武术家自己著书立说外,很多爱好与精通武术的文人史家也参与其中,极大地改善了武术的发展环境与文化层次和结构,武术理论内容特别是有些武术拳派的理论特色初步构建起来.武术史上少林拳与太极拳的起源传说附会问题严重,民初兴起的武术拳史考据之风,使这种混浊状况出现了新的转机和变化,这对于我国武术理论的发展与科学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名家信箱     
本期出场名家: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公安大学教授、梅花桩拳名家韩建中  相似文献   

19.
《武当》2015,(4):5
李文奎,1960年6月生,山东省淄博人,陈小旺先生入室弟子、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现任淄博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淄博陈小旺太极拳研究会会长。自幼酷爱武术,从十四岁开始,先后拜多位知名武术大家为师,习练过低攻拳、少林拳、形意拳、太极拳,及刀、剑、棍、杖等多种拳法和器械。四十余年来,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最终积淀为非凡的武学业绩,曾获山东省武术太李文奎先生极拳锦标赛及全国多个武术比赛冠军,在《中华武术》、《精武》、《搏击》等著名武术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20.
吴图南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武术大家,他自幼习武,精太极,后又涉猎各家,他不但博学多才,思想豁达,而且技艺精湛,理论造诣也很高。他的武术思想涉及范围极广。1937年,仅一本十余万字的《国术概论》。就从国术之特征、提倡国术之意义、方针、目的、方法、国术原理(包括当时风行一时的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少林拳、通臂拳、摔跤这六门拳术的原理、技法、史略、优长)的研究方法途径和国术的行政组织、管理、设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旁及器械考证等等。嗣后,1984年又有以吴老讲授,其弟子马有清编著之方式出版《太极拳之研究》一书问世,更把吴老大半个世纪以来为太极拳科学化所作的努力,诸如太极拳的源流、特征、技法、体疗,太极拳与健康长寿,太极拳的养生与技击,太极拳运动今后之发展,吴老拳论精选以及秘不外传的杨氏小架等方方面面和盘托出。他是中华武术走向世界的倡导者(参:《吴图南太极拳精髓》第225页),也是我国早期撰写《科学化国术太极拳》专著的人。七十多年前,他在《国术概论》的国术教学法中,就明确主张武术教育要从儿童作起,利用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开展武术教学,是国术的前途发展之所在。这在今天仍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吴老一生致力于太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