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市浦口区珠江小学是一所郊区的农村小学,学生都是打工者的子女,一个班中家中有电脑的学生寥寥无几,所以信息技术素养普遍不高。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刚接触信息技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首要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不断地尝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浦口区珠江小学是一所郊区的农村小学,学生都是打工者的子女,一个班中家中有电脑的学生寥寥无几,所以信息技术素养普遍不高.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刚接触信息技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首要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不断地尝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朱剑锋 《小学生》2012,(9):77-77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信息技术课上,一点就通、举一反三的学生,在当今的农村小学已经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反映出学习困难的学生则更为普遍。学生们由于家庭条件所限,在学校以外的环境一般很少接触到电脑,他们容易对电脑产生陌生感、畏惧感,往往一个步骤操作不起来,就束手无策了,理由是:我不会,生怕弄坏电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那么,如何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让他们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如果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不管条件有多么艰苦,环境有多么恶劣,他都会千方百计地学习,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孜孜不倦.正所谓:"乐此不疲".所以兴趣的培养是我们教学的关键.对于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而言,小学生刚开始接触电脑,会对电脑怀有一种神秘而好奇的感觉,对信息技术知识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信息技术课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随着进一步的学习,学生对电脑的神秘感和好奇感会逐渐减弱,加上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如果不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很快下降.久而久之,会失去学习兴趣.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在课堂教学中不妨尝试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趣味l生很强的课程,作为学习信息技术起始阶段的电脑绘画更是深受学生的喜爱。众所周知,孩子们从小就喜欢信手涂鸦,电脑绘画能提供更多的绘画工具、五彩斑斓的颜色、更加简易的操作,让学生一接触电脑绘画就喜欢上了这门课程。但是几节课过后,部分学生就出现了问题,他们发现电脑绘画远没有想象中简单,跟传统的在纸上画画相比还是有差距,因此失去了耐心和兴趣。如何让学生保持持续的兴趣,将电脑绘画这一门新兴的绘画艺术学好,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各地中小学纷纷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信息技术课一到,学生们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地跑到多媒体教室,争抢一台好的电脑.教室里充满了一派“喜庆”气氛.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课程这种高度的学习热情固然可嘉,但是也不能被他们这种“热情”冲昏了头脑,一定要一分为二地冷静对待.因为这种“热情”里也隐藏着很多的想玩耍的成分,这会对信息技术课堂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专业术语的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师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对于刚开始接触电脑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操作已经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面对计算机专业术语,他们比较都难于理解。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出现对于专业术语的懵懂,教师切不可掉以轻心,忽视学生专业术语知识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正>兴趣是学习的关键,任何事物的接触学习都离不开兴趣的推动,所以老师应该利用此点,着重培养学生对于电脑的兴趣,使之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计算机,提高自身操作能力。为将来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打下基础。1.兴趣小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必要性现如今各行各业都向着现代化发展,而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更是不能落于人后,而且,小学生正在好学与懵懂的阶段,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而培养他们的兴趣更好地学习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成立  相似文献   

9.
王洪辉 《考试周刊》2013,(90):111-111
当今是网络开放、电脑普及的时代。学生从启蒙开始,已广泛接触电脑,小学三年级就已经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很熟悉电脑操作,但是目前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兴趣不高.这当中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笔者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任课教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纯粹等于上网,上网学生人人喜欢,上课却未必个个接受。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经济相对欠发达,特别是农村地区来讲,只有极少部分条件好的学生家中能购置电脑,大部分学生都是仅在初中时上过少得可怜的几节信息技术课,甚至有的根本就没有接触过电脑,他们都对电脑知识知之甚少。怎样才能使这样的学生学好计算机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培养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不少学生在幼儿时期已经接触计算机,他们能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等。因此,很多小学生不再如以前学生因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而充满兴趣地参加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他们更多地希望能在信息技术课上自由上网聊天、玩游戏。面对现状,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经常思考: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达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呢?在教学  相似文献   

12.
电脑是人类的智力工具,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给学生创造了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良好环境。对于小学生来讲,刚开始学习电脑知识.又是刚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怀有一种种神秘而好奇的感觉,学习积极性很高。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培养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很快下降。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村小学已经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一提起上信息技术课,没有不喜欢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充满了极大的热情。但时间长了.我却发现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他们对游戏和聊天乐此不疲,却对学习计算机知识不感兴趣;喜欢自己在电脑上自由驰骋,却不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模块知识。如果进一步问学生在家里都用电脑做什么,得到的回答很多都是游戏、聊天、种菜等,而很少有用来促进自己学习的。  相似文献   

14.
<正>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若想与时俱进,则需学习信息技术,从小学阶段抓起,为今后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基础。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若要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教师需注意学生学习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唤起学生学习动机。而游戏教学恰好符合学生特点,是实现寓教于乐的有效教学方法,可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与把握相关的信息知识与技能,逐步由电脑游戏巧妙引入到电脑知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知识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认识,许多家庭也都配备了电脑。对小学生而言,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程时兴趣很浓,可是没过多久,兴趣就减淡了、没有了;在课堂开始时表现出的热情也只是出于表象的一种热情,或者可以说是学生对玩计算机游戏很感兴趣,总希望老师不要上课,让他们自己玩,而对这节课本身的内容却没有太多的兴趣。我不禁想:既然学生那么喜欢玩游戏,我何不将游戏用于教学呢?  相似文献   

16.
1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信息技术到学校里随便找个学生问一下他们最喜欢玩的是什么,估计有半数以上的学生会回答是电脑。为什么?因为他们爱好电脑。但是,这个爱好恐怕指的还是电脑游戏吧。现在的学生认识电脑、接触电脑基  相似文献   

17.
学生接触电脑的年龄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学生接触电脑游戏的时间也趋向于低龄化,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期望也相应提高了。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使学生学好信息技术,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采用各种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主要针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实施游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肖燕平 《成才之路》2014,(29):68-69
正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特别适用于像小学信息技术这类操作性强、实际操作要求高的学科。因此,就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进行探究,寻求一条适宜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成才的途径,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一、设计操作性情境,促进学生熟练技术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一些计算机的基础应用,学生需要大量反复地操作练习来加强记忆和促进掌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在刚接触英语这门课时有强烈的兴致。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在学习活动中,有了兴趣,学生便会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进而促进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始终保持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进而使学生愿学英语、乐学英语。  相似文献   

20.
小学六年下来,学生的信息素养不高,只知道瞎玩电脑游戏。通过问卷调查,找到问题的根结,要改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重新认识,从小学低段开始,就可用绘图软件促进学生科学地使用电脑。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掌握绘画技巧,进行主题创作,多元展示评价,提升了兴趣的宽度,延伸了兴趣的长度,养成良好地使用电脑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