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孩子眼里,太阳放射出的是七色光芒,孩子可以画出红太阳、绿太阳、黄太阳、紫太阳……孩子在画出太阳的时候,也画出了自己。可在大人眼里,太阳放射出的只是白色光芒。“你怎么能画出个绿太阳?”我们仿佛听到父母严肃的质问。从此绿太阳在孩子的心中消失了。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每个父母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美无缺的人,都按照理想模式来教育着孩子。然而,每个孩子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用同一  相似文献   

2.
每个孩子都是个天使,每个灵魂都是善良的、可爱的,虽然他在常人的眼里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虽然他的成绩不理想,虽然他的纪律不太好,可是他也有他的发光点,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帮助这样的弱势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优点,是转换他们的第一步,只有在现实生活中获得被认同感,一个孩子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3.
在禹城市实验小学校长杨成秋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 他说:“好的教育,应该从关注每个孩子开始。要为每名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环境,使他们人人都长成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4.
关于梦想     
每个人的梦想都不一样. 在没钱上学的孩子眼里,梦想是一本书、一间漂亮的教室;在盲人眼里,梦想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看清世间的美;在中国国家领导干部眼里,梦想是管理好国家,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在老师眼里,梦想就是让孩子们学好知识,以便将来在社会上能有一席之地.梦想是要自己创造的,自己去探索的,自己去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眼里的天使.可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爸爸妈妈的烦恼也渐渐产生了--孩子不爱吃别的,只吃鸡蛋,营养不均衡啊!有人还不断告状说自家的孩子又打别的小孩了……  相似文献   

6.
袁静华 《小学生》2013,(5):61-61
作为老师,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这是每个教师的心愿,也是我们必须要这样努力的,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每个学生都有差异,在每个班中总有一些称之为"学困生"的孩子,他们或是考试不及格,或是上课无心听讲,或是拖拉作业等。总之在父母、同学、老师眼里被视为"笨蛋",然而他们自己更是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平时不会主动学习,像算盘一样,拨一拨动一动。他们这种学习态度一度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难点和障碍。下面谈谈对于学困生我的一些做法:一、重视感情投资,激发学习欲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之爱是儿  相似文献   

7.
梁建丽 《班主任》2014,(7):45-46
家长眼里只有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其他都不怎么上心,也不配合老师的工作,这种现象在每个班级都存在。为了赢得家长的支持,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我采用赞美家长和学生的方式引领家长转变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营造和谐课堂,凸显人文化教学——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和生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深谙社会沧桑的人们把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孩子的学业成绩几乎是每个家庭中的头等大事,素质教育搞了这么多年,可是好像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提不上去,谁也不认这个理儿。在家长和老师眼里,学生到学校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节日在六月在孩子眼里,它只是一只新鲜的苹果它采集太阳的颜色,汲取大地的汁液切开它吧,让蜜汁淌进每个孩子的心窝有一个节日在六月在孩子眼里,它只是一只小小的灯笼冷风吹不灭,冷雨浇不灭抽出一缕缕光线,为每个孩子织一条温暖的围脖  相似文献   

10.
在我的眼里,班级中的每个孩子都是跳动的音符,他们每天都会奏出动听的乐曲,有欢乐、有慰藉、有自豪……当然也会有“跑调”的时候。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相似文献   

11.
齐家兰 《师道》2012,(4):50-51
在我眼里,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不管他是聪慧还是愚钝,也不管他是漂亮还是丑陋,我都会深深地爱着他们。因为,他们都拥有爱与被爱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杨学苗 《课外阅读》2011,(11):70-70
每个孩子都喜欢绘画,绘画是孩子表达内心世界的最原始的方式。在孩子的成长中,经常会不自觉的去涂涂画画。孩子们的绘画,在很多大人眼里,不置可否,但对于孩子却是意义非凡。因为孩子想借着笔,画出他们眼中的世界,他们的内心感受。我们要适时地给予鼓励,正确地引导,同时要学会聆听孩子作品。  相似文献   

13.
融立 《家长》2013,(Z1):46-47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不同,幸福的感觉也就不一样。在家长眼里,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家里的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孩子非常幸福。回想自己的童年,吃穿玩都无法与现在的孩子相比,还得帮父母下地干活儿,相比之下,现在的孩子简直到了天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咨询中,我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案例:孩子不快乐,幸福感非常低,甚至有的  相似文献   

14.
正生二胎的爸妈都会遇到教养的问题,在老师们眼里,非独子女的问题不比独生子女少。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任何教养方式都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照搬照抄,否则会适得其反。解决这些教养问题,关键是家长怎么理解两个孩子,如何理解爱。专家给的答案,与其说是答案,倒不如说是爱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淘气的我     
主持:同学们,在学校里,你们都是热爱学习、团结友爱的好学生,那么,你们回到家里也一定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当然,有时还是爸爸妈妈眼里的小淘气。淘气的你,是不是更可爱了呢?淘气,是不是使你的童年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更快乐轻松?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淘气的时候,每个孩子都会在淘气中成长、在淘气中明白许多道理。在这里,我们请杭州市邮电路小学五(2)班的同学们来谈谈他们淘气的体验和快乐吧。  相似文献   

16.
孩子是纯洁的,因而是美丽的;孩子个性各异,美丽各有不同。最丑的孩子,在父母眼里都是美丽的;犯错误的孩子,在老师眼里也应该是美丽的。   我每天都为孩子们发喜报。所谓喜报,不过是油印的小报,写上“你今天表现得真棒 !”之类鼓励的话,再配上一些线条简单的画儿。孩子们每天都认真评议。那天,我照例为同学们发喜报。这几天,孩子们的表现都十分出色,我想,应该给每个同学都发一张。发到四大组,同学们对郑鹏有意见:他上课拧了同学一把 !我没有发给郑鹏。他生气了,腮帮子一鼓一鼓的。放学后,郑鹏对我说:“我只拧了一下………  相似文献   

17.
班级里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时他们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会"旁逸斜出",发出不和谐之音,这是孩子们独立自主的人格在发展。这些班级里的"沙子",老师的眼里要能揉得进,这样他们才能融得进集体。  相似文献   

18.
弗洛伊德曾说,孩子眼中的父亲是集法律、约束力、威严、权力于一身的超人。父亲在孩子眼里往往是社会秩序和纪律的象征,孩子对父亲是既敬又怕的心理,并且在此心理上模仿父亲,认识社会道德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家庭及整个社会的高效运转是以规则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9.
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赢得成功、充分展示自我的愿望。如果教师能及时发现这些并给予表扬肯定,那么学生内心深处的那份渴望就会化为自信,帮助他们走向成功。而这也是值得我们每一名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班里有一个叫小珊的孩子,在许多任课老师的眼里她是差生,平时少言寡语,显得有些木讷,上课回答问题总是用一只发抖的手捂住  相似文献   

20.
靳小玲 《甘肃教育》2011,(15):34-34
朋友聊天,亲人聚会,只要一提起孩子,说得最多的词就是"霸道"。现在几乎每家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难免娇惯,导致在孩子眼里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别人碰一下都不行。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这不仅是指孩子在体力、智力方面必须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