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第一”“一”“1”等表示序数的词后面应加什么符号,一些同学往往弄不清楚,甚至有些报刊杂志也常常搞错。  相似文献   

2.
在报刊杂志上我们常常看到“其他”这个词,但有时也看见“其它”,那么二者在用法上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3.
“黑客”一词是英文Hacker的音译。这个词早在莎士比亚时代就已存在了,但是人们直到25年前才第一次将它与计算机联系在一起。报刊杂志第一次使用“黑客”一词是在1976年,当时它被用来指代“技术通常十分高超的  相似文献   

4.
时下,“机制”一词似成时髦,在教育界,有关“教育管理机制”(有关教育方面的机制相当多,这里只提教育管理机制)的问题也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人们随便拿起一本有关教育方面的报刊杂志,都可以看到十至二十个  相似文献   

5.
唐克胜 《职教论坛》2003,(16):61-61
现在中文文献和报刊杂志中经常见到“化”字结构,如“现代化”、“民族化”、“多样化”、“西方化”、“社会化”、“私有化”等等。“化”字结构是一个受西方语言影响而发展起来的词缀(张维为著:《英汉同声传》,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加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构成一个名词或动词。按照英语的构词法,翻译这些“化”字结构时可直接在后面加上-ize或-ization,如“经济全球化”可译为economicglobalization。其它例子还有:“商品化”、“商业化”(commercialization)、“专业化”(specialization)、“现代化”(modemization)、“自由…  相似文献   

6.
时下,不管是漫步街头,还是浏览互联网,阅读报刊杂志,这样一个词总会不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吸引大家的眼球,它就是“量贩”。《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都没有这个词。它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个外来词。“量贩”源自日本,  相似文献   

7.
童莉 《语文知识》2000,(2):27-29
八十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一些外来词不断涌入汉语。近几年,“前卫”、“酷”和“另类”三个词语活跃在人们的口语中,并不时见于报刊杂志。大家觉得新鲜,便认为都是外来词。实际上,“前卫”不同于“酷”和“另类”,后者的确是外来词,而“前卫”倘若究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末,汉语中出现了“男保姆”一词,甚至因此而出现了“女保姆”这样稀奇古怪的家伙。这个世纪之初,“男保姆”更是大出风头,频繁地出现在报刊杂志的标题上。  相似文献   

9.
“暴走”是近年来杂志、报纸、网络等媒体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通过对多种报刊杂志的数据库检索,我们发现,“暴走”在大陆大量出现约在2004年以后,在新闻报道中用的最多。从语源上看,“暴走”是一个来自日语的外来词,“暴走”这种行为与上个世纪50时代“暴走族”的兴起紧密相关。“暴走族”一词,也常被译为“飞车党”或“飙车族”,  相似文献   

10.
2003年秋冬之际,为预防“非典”,全国部分城市大量捕杀果子狸等怀疑携带“非典”冠状病毒的动物,一时之间,“捕杀”一词充斥于各新闻媒体;2004年冬春之交,为预防禽类流感蔓延,全国乃至整个亚洲一致“大力扑杀”禽流感,“扑杀”一词又取代“捕杀”而屡见于报刊杂志。“捕杀”和“扑杀”仅一字之别即大相径庭,笔者试就二词简析之。  相似文献   

11.
上篇/病态时尚行为之小资男生发起时间/自从"小资"这个词流行并成为一种象征以来至今发起地点/大学校园(男生宿舍)传播对象/自以为"小资"的男生传播速度/比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稍慢特别说明/此流行性"疾病"历史悠久,但本年度传播速度极快,大有爆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自从苏联解体以后,我们生活中就常遇到“前苏联”这个词。直到今天,它还时常出现在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中。笔者认为:“前苏联”的“前”字应该删去。首先,在大多数地方出现的“前苏联”实际上完全可以用“苏联”代替,“前”字在此是多余的。“前苏联”意思是“往日的...  相似文献   

13.
“校长助理制”摭议上海市奉贤县教师进修学校陆建国“助理”这个词其实并不是个新名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中时常可以听到看到“导演助理”。“总经理助理”等等,而在一个县范围内全面开花实行“校长助理制”,这恐怕不能不说是个很有远见的创举。1995年新学年伊始...  相似文献   

14.
小资如是说     
无意中看到一份“小资自测题”,顺手就做了一次,43分。按上面的解释:你有一点小资的倾向,但是还不够完全;虽然有一些小资的行为,但没有刻意去追求;也许你有着强烈的小资倾向,但是因为经济条件等种种原因而无法得到实施。起初,我尚不明白什么叫做小资。就像对政治上的很多概念一样非常模糊,对这个在字典上实在找不到的新名词感到陌生而好奇。有人说,小资是小情调、小感动、小聪明、小伤感……这些跟我倒差不多,如果说“小资”是个偏正式的短语,那么一定是偏在“小”字这边了。可是相比之下,我比较喜欢“资”字,所谓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颐武 《留学生》2012,(12):23-23
“后小资”,其实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所指称的“小资”的延续和扩张。他们有相当的文化水平,通过互联网已经见多识广,却又不是“高雅”的文艺青年,同时有在现实中成长不足的苦闷和压抑感,也有朦胧的期望和随时变化的情绪和感觉,有和当年的“小资”相似的情绪和趣味,却远远比当年的小资人数众多。他们是社会中似乎让人感到尚且无足轻重的“小字辈”和“小人物”,  相似文献   

16.
“黑客”一词是英Hacker的音译。这个词早在莎士比亚时代就已存在了,但是人们直到25年前才第一次将它与计算机联系在一起。报刊杂志第一次使用“黑客”一词是在1976年,当时它被用来指代“技术通常十分高超的强有力的计算机程序号”。但是根据《牛津英语词典》解释,“hack”一词最早的意思是劈砍,这个词意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计算机遭到别人的非法入侵,因此《牛津英语词典》解释“Hacker”一词涉及到计算机的义项是:“利用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技术,设法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访问计算机件或网络的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任珊 《学语文》2004,(5):46-46
时下,不管是漫步街头,还是浏览互联网,阅读报刊杂志,这样一个词总会不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吸引大家的眼球,它就是“量贩”。《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都没有这个词。它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个外来词。“量贩”源自日本,是日本商业用语,指一种群体的、批量的、薄利的消费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经销策略。1983年“量  相似文献   

18.
休闲广场     
·网络时代·   “黑客”的来历 这个词在莎士比亚时代就已经存在了,但是人们在 25年前才第一次将它与计算机联系在一起。   报刊杂志第一次使用“黑客”一词是在 1976年,它被用来指代“技术通常十分高超的有强制力的计算机程序员”。   但是根据《牛津英语词典》,“ hack”一词最初的字面意思是劈砍,这一起源于 1620年的词意可以使人联想到非法侵入别人的计算机。《牛津英语词典》这样解释“ hacker”一词涉及计算机的义项:“利用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技术设法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访问计算机文件或网络的人。”   “黑客”一词…  相似文献   

19.
谈毅敏 《中文自修》2001,(10):26-26
世纪之初,“APEC”一词在和大报刊杂志,新闻媒体中频频出现,它就像是一面旗帜,一个象征,一种希望,一团热情,聚焦着世界的目光,激扬着万千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素质教育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论大学素质教育文辅相“素质”一词,已广泛见之于中央文件、报刊杂志和人们言谈之中,计划生育中讲“人口素质”,体育竞赛中讲“身体和心理素质”,民族比较中讲“民族素质”,还有“公民素质”,“干部素质”,“职工素质”,“群体素质”,“教师素质”,“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