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对教师评价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如何科学地评价教师是教育评价中复杂的一环,也是学校管理中棘手的问题。带着疑惑,笔者跟随深圳市南山区校长(香港)研修班走近香港的教育,也走近了香港的教师评价。就教师评价而言,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评价制度,即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和发展性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的是奖惩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奖惩性教师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管理和教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奖惩性教师教学评价过分关注评价的评判、奖惩和监督功能,忽视评价的导向、激励和发展功能,这不仅限制了教师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评价资源.要真正发挥教师教学评价在保证教师投入教学、改进教学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就应当在实践中逐步构建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教师教学质量的量化管理体系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实践,运用当代教育评价理论,以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为前景,结合传统式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确定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和统计学理论,建立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定量地反映每个教师教学质量的实际测评分值,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应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徐敏 《江苏高教》2008,(1):151-152
教师评价是高校教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成功的教师评价制度应主要表现在:一是必须保持教师的绩效压力,二是能够保持对教师的内在激励,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奖惩性教师评价是为教育管理者对教师的监督管理服务,强调的是外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而发展性教师评价为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服务,强调的是教育、指导、帮助和内在的激励功能。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关系。发展性教师评价并不是对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完全否定,而是针对奖惩评价的弊端,尤其是对评价目的与功能的单一性所进行的修正与补充。在我国既定的教育体制下,奖惩性教师评…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师评价体系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评价制度包括了以考核教师资格和能力的奖惩性评价制度和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性评价制度.现代教师评价应将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结合起来,并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为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在教师评价中需要对教师专业发展导向的评价给予更多的关注.在教师评价中应当通过对教师长期工作的全部表现与实际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衡量,以达到通过评价起到促进教师和学校教育不断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教师教学质量的量化管理体系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实践,运用当代教育评价理论,以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为前景,结合传统式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确定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和统计学理论,建立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定量地反映每个教师教学质量的实际测评分值,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应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兴起的教师评价已成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识论与方法论角度对具有浓厚理性主义范式色彩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与具有鲜明自然主义范式特征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进行审视与思考,强调淡化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影响,建立与完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将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进程中评价改革与制度创新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改变目前奖惩性评价的单一方式,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两条腿走路”,不仅有利于加强对教师的绩效管理,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来支付工资,基本特征是将教师的薪酬收入与个人业绩挂钩。这种奖惩性评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管理和教师个人薪酬体现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在整个教  相似文献   

9.
论教师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与传统奖惩性教师评价不同的新的评价体系。在我国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不能完全否定或回避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性教师评价与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关系。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评价的目的。奖惩是激励教师发展的一种手段。两种评价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共存或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刘燕 《教书育人》2013,(5):34-36
教师评价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几年我园在积极探索基于园本、立足教师和学校发展的教师评价模式,我们称之为教师发展性评价模式。一、传统型教师评价模式的弊端长期以来,学校普遍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这种评价也称奖惩性评价,这一评价制度注重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考核与鉴定,发挥了评价对教师的管理功能。但传统教师  相似文献   

11.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与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不同,它认为教师应该是自身评价的参与者,教师的个性与差异应该得到尊重,教师评价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而不是终结行为.但从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出发,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实践不能完全抛弃奖惩性评价,还要吸收其合理成分.同时,要努力提高相关评价者自身的评价能力,构建开放、多元和可持续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一、英国表现管理系统的评价制度与美国基于教师行为表现的发展性评价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实施的是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将教师评价制度视为管理教师和控制教师的手段,把教师评价制度跟晋级、加薪、解聘等奖惩制度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对教师评价的审视与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师评价导引着教师发展 ,进而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兴衰 ,已引起广泛关注。归纳起来 ,目前主要存在着两种教师评价模式 ,即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我们认为 ,奖惩性教师评价存在着客观的社会基础 ,是教师动态配置的必然 ;发展性教师评价也非完美的评价样式 ,也存在着自己的悖论。教师评价应把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有机统一起来 ,对教师实施复合性评价。复合性评价才是教师评价的理性选择。  一、奖惩性评价 :教师动态配置的必然要求  一般而言 ,教师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 ,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系统描述 ,…  相似文献   

14.
复合性评价:教师评价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教师评价模式,即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笔者认为,这两种评价都非完美的评价模式,只有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对教师实施复合性评价,才是对教师评价的理性选择。一、奖惩性教师评价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奖惩性教师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作出判断,进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作出鉴定。这种评价存在着一些无可否认的弊端,但我们也应客观全面地认识奖惩性教师评价的意义,明确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1.奖惩性教师评价是教师动态配置的必然要求。合理的奖惩性教师评价不但不会抑制教师的发展,相反,…  相似文献   

15.
发展性教师评价实施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评价可分为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弊端日显的终结性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关注教师发展的新型教师评价制度,它扬弃了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弊端,是一种目前较为理想的教师评价。但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在我国并未得到普及,它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只有消除了这些阻力,发展性教师评价才能得以顺利地实施与推进。  相似文献   

16.
人本管理理论认为,一种管理理论、方法或实践都是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的。目前高校教师管理中实施的教师评价制度,实际上采用的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奖惩性评价。但高校教师绝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而是具有"经济人"某些特征的"自我实现人"。发展性教师评价是符合"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的一种新型教师评价制度。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师评价体系的关键点是奖惩性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二元结合。  相似文献   

17.
关于发展性与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相结合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经济和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大大提高了社会对劳动力创新素质的培养耍求,改革现有教师评价制度已经是一个极具紧迫性和使命感的重要问题。中国的家长们和一些教育工作者迫切要求改革现行教师评价制度。而现今英国许多学校采用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它是由形成性教师评价制度发展而来的),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教育界要求学校抛弃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也叫终结性教师评价制度),采用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笔者认为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虽然有较多弊端,但仍有其可取之处,它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存在互补性,有着其他评价制度起不到的作用。我国与英国国情有很大不同,此种教师评价制度在现阶段中国仍有存在的必要性,必须根据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发展性与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地操作实施。  相似文献   

18.
国外教师评价新动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综合运用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率先提出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以来,教师评价按照评价目的大致可分为两类: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以奖励和惩罚为主要目的,通过对教师过去的表现进行评价,以得出评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询问的是评价的目的问题。我国学者把教师评价的目的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考核教师的资格和能力,为教师的聘任、晋升、加薪、解聘等提供人事决策依据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一种是用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前者一般使用的评价方法是终结性评价,后者一般使用的方法是形成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
教师评价的界定应为: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教师工作的要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评判的活动。长期以来围绕着教师评价理论与方法争论的两个焦点问题是:奖惩(绩效)与发展(事业或职业)。这也是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教师评价体系的问题:奖惩性评价还是发展性评价。各国为了改变教师评价不力的现状,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也都在不同范围内进行着一些改革和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