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教材用映射观点这样解释甬数的定义:函数实际上就是集合A剑集合B的映射,其中A、B都是非空的数的集合,对于自变量χ在集合A内的任何一个值.在集合B巾都有唯一的甬数值Y和它对应:自变量的值相当于原象,和它对应的函数值相当于象.甬数值的集合C就是甬数的体  相似文献   

2.
高中函数教学是初中阶段函数教学的延续,它采用近代定义,以集合概念为基础,将函数定义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因此,教学时,应先把"集合和映射"讲透,在函数概念中涉及两个变量,相应地就确定了两个数集,即自变量的值的集合(定义域)和函数值的集合(值域),同时,函数概念中两个变量的依赖关系反映为从集合到集合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1)中有这样一个结论:奇函数如果存在反函数,其反函数也是奇函数,但偶函数一定不存在反函数.笔者认为偶函数一定不存在反函数是一个错误结论.从映射的概念可以知道,函数实际上就是集合A到集合 B 的映射,其中 A、B 都是非空的数的集合.对于自变量 x 在定义域 A 内的任何一个值。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的函数值 y 和它对应;自变量的值相当于原象,和它对  相似文献   

4.
一、函数定义域的概念 :在映射 f :A→B中 ,如果A、B都是非空数集 ,且B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原像 ,那么这样的映射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集合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集合B叫做函数的值域。所谓函数 y =f(x)的定义域就是自变量x所取的一切值的集合。二、常见函数的定义域 :当函数 y =f(x)用解析式表示时 ,如果没有附加条件 ,那么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指使这个解析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 ,也就是 f(x)中所有运算都能施行的自变数x的值集。1 分式函数的定义域例 1 :求函数 y =x3 - 5x2 - 3x+2 的定义域。解 :所求的定义域为 :D ={x|x∈R ,且x2 -…  相似文献   

5.
一、中学数学中函数定义的讨论 我国中学课本里的函数定义,虽有多次改变,但时至今日基本上仍属狄里赫勒傅统定义。 在初中课本里给出函数的定义曾是:“设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 在高中课本里又用映射来阐明函数:“在映射f:A→B中,当集合A、B都是非空的数  相似文献   

6.
函数概念是中学数学的重点,而函数思想是建立在函数概念之上的,用它来指导解题往往会事半功倍.这也是我们学习函数的目的之一.一、函数概念对于函数概念,初中代数中的定义是: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的每个值,y都有惟一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其中自变量x取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定义域,和自变量x的值对应的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值域.到高中学习映射,又给函数重新下定义.二者在映射的意义下达到统一.要正确理解函数概念,需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函数概念揭示了其定义域、值域及对应法则这三要素…  相似文献   

7.
映射是近代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高中数学中函数知识的基础和换元思想的依据.熟悉它,对于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有积极作用.1.概念一般地,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记作f:A→B.与A中的元素a对应的B中的元素b叫做a的象,a叫做6的原象.对映射概念的理解,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韩文美 《高中生》2014,(10):28-29
错因 涉及含有三角函数问题的集合的表示方法以及两个集合的交集的定义与求法问题,关键是结合题目条件确定相关的集合后再加以运算.以上错解没有充分考虑集合B中函数值y=cos x中的自变量x的取值限制,直接结合余弦函数得到-1≤y≤1,而实际上这里x∈A,求出B={cos 1,1}是解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新教材求疵     
全国职业高中“八五”规划教材大胆破旧,刻意求新,颇有特色,但白璧仍有微瑕,本文仅指出数学教材中的几个疵点。 一、函数定义问题 数学上册第77页,在叙述了函数的传统定义之后,有这样一段叙述:“从集合的概念可以知道,函数就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单值对应,其中集合A是函数的定义域,集合B是函数的值域。”在这之前并未涉及单值对应的概念,现突然用它来定义函数,致使教材前后脱节,失去了自身  相似文献   

10.
天津高中代数补充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判断下列对应是否为 A 到 B 的映射,是否为函数?A={x|x>2且 x∈N},B=N,f:x→小于 x 的最大质数。答案:是映射,但不是函数。我认为这个答案符合“甲种本”教材中的函数概念,但不符合现在各校采用的高中代数(必修)教材中的函数概念。1990年出版的“必修本”,在学生初中学过的用变量叙述的函数传统定义后,对1983年出版的高中代数(甲种本)相应做了较大的删改。删去了“……当集合A,B 都是非空的数的集合,且 B 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原象时,这样的映射 f:A→B 就是定义域 A 到值域 B 上的函数”一段,而改为:“从映射的概念可以知道,上面所说的函数实际上就是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其  相似文献   

11.
<正> 映射是近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数学的每一分支都离不开它。本文就[1]中映射这一节的数学,谈谈个人的粗浅体会。一、正确认识映射概念的本质特征在给出映射的定义及一些例子后,必须指明:一个映射必须联系着两个集合A、B和一个对应法则f,这个法则f必须对A的每一元规定B的唯一元作为象,这是映射概念的本质特征,为了使同学们正确理解映射的这一本质特征,从而在判断f是不是A到B的映射时  相似文献   

12.
函数     
考点解读函数及其表示法点击考点一映射的概念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映射中的集合A,B可以是数集,也可以是点集或其他集合,这两个集合有先后顺序,从A到B的映射与从B到A的映射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林磊 《数学教学》2022,(8):38-41
<正>1函数的概念关于高中数学中的函数概念,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行普通高中教科书(A)数学必修第一册中是这样定义的[1]:设A,B是非空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  相似文献   

14.
<正>"贴近生活用语"是指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用语言,常见事例来理解数学知识,如数学中对映射的定义为:设A,B为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文字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对这个定义就很难理解,如果引入一个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把集合A看成一群人,把集合B看成一个酒店,A到B的映射,就等价于  相似文献   

15.
1.怎样理解函数概念? 函数定义的理解,我们应抓住以下三点:①定义域——自变量的数值的集合,②值域——函数值的集合:③对应法则——由它可使每一个自变量的值对应唯一确定的函数值。一般说来,一个函数只要定义域  相似文献   

16.
从集合A到集合B中的函数也是从集合A到集合B中的映射.  相似文献   

17.
一、随机过程的定义 随机变量概念的自然推广是随机过程。一个随机实件,其全部可能事件的集合为{A}。为了定义一个随机变量,我们对每一个基元事件A赋予一个实数u(A);为了定义一个随机过程,我们对每一个基元事件A赋予一个以t为自变量(t∈T,T为t的变化范围)的实值函数u(A,t),简写为u(t),成为样本函数。 定义一:全体样本函数u(t)的集合与之相应的概率测度就构成一个随机过程  相似文献   

18.
1.邮箱法由映射的定义可知:A→B的映射f必须满足条件:①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象;②B中的元素不一定有原象.邮箱模型就是一种映射模型:将A中的元素看作不同的邮件,将B中的元素看作编号各不相同的邮箱,A到B的映射等价于将不同的邮件投入不同的邮箱中.例1设集合A=狖-1,0,1,2狚,集合B=狖1,2,3狚,?则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有多少个?解析可将集合A中的-1、0、1、2四个元素看作4个不同的邮件,集合B中的三个元素可以看作3个编号不同的邮箱.将集合A中的元素映射到集合B中,相当于将A中4个不同的邮件投入B中3个不同编号的邮…  相似文献   

19.
1、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当A、B是非空的数的集合时,映射f:A→B就叫做从A到B的函数,记作y=f(x),其中x∈A,y∈B。  相似文献   

20.
趣谈函数     
1.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当A、B是非空的数的集合时,映射f:A→B就叫做从A到B的函数,记作y=f(x),其中x∈A,y∈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