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美术课程资源是指可能进入美术课程并可以作为美术教学材料的一切资源。尹少淳先生曾说:"美术课程资源应界定为有助于有效完成美术教学、达成美术课程目标的所有自然、社会资源的总和。"在农村,进行有效的美术教学资源开发,不仅体现了美术课的地方特色,也是进行乡村学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农村学校开发美术课程资源对美术教育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鲜活而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正是学生传承与交流的最好资源。调研学校的孩子来自于全国各地,在教育进入关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课程实施依然是教育主阵地。"国家认同""家国情怀"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在美术学科中,我们希望依托教材"乡土美术"为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回应学校特有的生源的成长需求,让他们不忘乡土、不改初心。  相似文献   

3.
<正>"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文化和特色。"我校依托三面环海的区域优势和渔家文化资源,将"海洋特色"定位为学校发展的特色目标;秉持"让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立足"海文化·大教育"的办学思想;以科研创新为引领,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为推手,大力推进特色办学和文化育人,构建起以海洋文化为主体,以阳光德育和经典读写为"两翼"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资源是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浙江理工大学坚持将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并举,以凸显专业特色和课程特色为导向,以网络平台二次开发为依托,以学习活动为主线,开发"活"的网络课程,构建了交互性好、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学模式创新课程。卓有成效地提高了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力地推动了课程教学数字化和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正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当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由于受到学校办学条件、学生自身差异、地域特点限制等方面的影响,教学实效不尽人意。将本土文化融合到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之中,因地制宜,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创新美术教学形式,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提高美术教学效益,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特色,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依托本土文化,开发美术课程资源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在保证基本规定  相似文献   

6.
《邢台学院学报》2013,(3):159-161
文章以邢台学院省级重点发展学科"美术学科"为研究对象,归纳建设历程中形成的特色和亮点,提出新建本科院校美术学科发展的策略有明确学科定位,制定适宜目标;调整学科结构,强化学科特色;密切联系地方,挖掘文化资源;整合学科资源,加快发展步伐;重视实践课程,深化人才培养;改善科研环境,加强学术交流;加强人才建设,形成研究团队。  相似文献   

7.
<正>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美术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寓知识技能的教学于兴趣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美术学科成为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使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并能与老师互动交流的场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因此,美术学科也应当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教学。各类课程资源中,  相似文献   

8.
自2013年"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基地"项目被遴选为2013年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以来,徐州高级中学不断建设、完善汉画像石人文教育实验基地,营造浓郁的特色教育氛围。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探索了依托课程基地构建特色校本课程的路径,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推进,农村高中的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开始从口号、理念走向行动与实现。在广泛关切校园文化与学校内涵发展的今天,依托学生美术社团活动、引入校外课程资源进行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贴合农村实际的选择,被很多农村高中尝试。作为校本美术课程的开发,需要有效认识和利用校外美术课程资源,弥补农村学校课程开发中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同时要促成学生美术社团活动的整体性、连贯性、持续性,从而建构真正意义的美术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成为最为被重视的一个教育阶段。在幼儿园教育中,学生学习的科目包括语言、科学、社会、健康等,其中音乐美术也是必备的课程教育,因为在幼儿园阶段这些课程能在很大程度上开发学生的大脑。目前,在幼儿园美术课程教育中,美术实践课程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的美术时间课程,在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的同时,大力促进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发展。以"浅谈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美术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为课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课依托“石说新语——中国古代石刻画像书法拓片艺术展”,立足汉代画像砖以形传神之美,研学中国传统文化,利用吹塑纸拓印的知识技能为手段,鼓励学生以汉代画像砖中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创意实践。本课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美术教学目标有机结合,使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真正发挥助力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和价值,是馆校合作特色课程中美术课程学习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2.
叶杨荣 《教师》2014,(15):89-89
正当今,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全国各地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美术教育研究的新课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特色之一。在此背景下,福建省建瓯市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我校")抓住申报立项的福建省"十二五"规划课题"闽北地方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版画)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的契机,以美术课标的基本理念为导向、以深厚的闽北文化底蕴为基础、以开放的教学方式为动力,进行版画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课程改革在教育教学中日益深入。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改革创新。《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主要造型艺术语言为学科结构,以人文熏陶为依托,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的特色。《课程标准》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王维 《江西教育》2023,(31):94-95
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课程以“生活化”为特点。在生活化美术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独特的传统文化丰富幼儿的美术课程资源,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美术课程,提升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及创造力。  相似文献   

15.
以课题、项目实施为引领,以专业平台为依托,以特色教育课程及相关活动为载体,整合优化现有教育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培育课程文化,是特色化办学的重要策略与途径。建议教育部门应积极创设特色培育平台和特色办学资助体系,构建资源与差异化发展贡献评价机制,使特色办学得到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课程性质的表述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小学阶段美术课程中,选用亲切、直观、感性的乡土美术资源,为小学生导入观察与体验的视觉认知教育,这不仅能彰显美术课程的学科背景,更能体现出美术课程弘扬中华文化的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其目的也就是倡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和文化特色,开发与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相似文献   

17.
徐蕾 《新课程研究》2009,(10):103-104
新的课程体系改变了课程资源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资源管理政策,增强了课程资源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笔者根据南阳当地民间及社区传统艺术文化特色和秀丽的自然风光等资源,对美术地方课程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地方特色资源;引导学生参与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美术创作水平;推动了学校美术活动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是辽宁省首批示范性高中、辽宁省首批特色高中实验校、辽宁省首批教育教学改革典型学校、辽宁省特色高中。学校以"德智发展"为基石,"特长发展"为依托,"社团建设"为驱动,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为之提供尽可能多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以"国家课程为红花,校本课程为绿叶"的课程体系,陆续开发了八大类校本选修课程。围绕"全课程育人与学  相似文献   

19.
文章着重从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学校美术课程资源两方面介绍了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同时结合河南的地方特色,通过典型课例展示了这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20.
《天津教育》2012,(6):74
天津市和平艺术中学是以国办初中为依托、美术高中为特色的初、高中合一的完全中学。高中部以美术为特色,开设普通高中文化课和素描、色彩、速写等与高校相衔接的美术专业课程。专业画室条件优越,专业教师经验丰富。学校连续5年在天津市专业联考中取得通过率100%的好成绩,高考本科升学率连年攀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