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崇尚俊老师的《这个“有”字不能省》(《中学历史教学》2012年第4—5期合刊)认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7页四处提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漏掉了非常重要的“有”字。其实在这一问题上,崇老师引证的材料有些陈旧,教材使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是准确的,无须修改。  相似文献   

2.
读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5、6两期分别刊登的曹庆文老师《中国古代几次重大王朝统一战争胜因初探》和龚洁老师《新思想的萌发》两篇课堂实录,感觉到新课程历史课堂一派生气,但从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角度加以思考,笔者认为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3.
拙文《以“应对危机”为例谈历史知识的理解、整合和更新》(见《历史教学》2012年第5期)发表后不久,笔者就发现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没有交代.有意写一点补充说明的文字,却一直疏于动笔。《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9期刊登了尹海峰老师《对历史的理解要注意认识的角度》一文,对拙文提出了商榷,尹文观点鲜明、文笔犀利,  相似文献   

4.
读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5、6两期分别刊登的曹庆文老师《中国古代几次重大王朝统一战争胜因初探》和龚洁老师《新思想的萌发》两篇课堂实录,感觉到新课程历史课堂一派生气,但从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角度加以思考,笔者认为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来,笔者拜读了《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3期徐为章老师《感悟历史新课堂》、第6期孙振江老师《盼望真实的公开课》和第8期潘金传老师《到何时才有真实的公开课?》三篇文章。几位老师都认为很多公开课“不是真实的课堂”,只是公开课老师的“精彩表演”,是一种“作秀”过程,并且呼吁公开课要呈现真实的课堂。笔者也曾上过市级公开课,参加过优质课竞赛,想现身说法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有求必应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从历史老师那里知道贵刊的。从资料室借了去年的《历史学习》在课外阅读,受益匪浅,现有三个问题,特向您请教。1.由黄冈中学戴军老师编写的《金牌黄冈·3 X》第157页和由海淀区特高级教师编写的《各个击破·中国古代史》第96页都有这样一道题:按兴盛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中国古代画种  相似文献   

7.
李裕凤 《考试周刊》2012,(87):140-141
我读了《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年第13期冯荣国老师的《培养反思探究能力的试验》一文后,深有同感。冯老师在该文中说:“学生虽然具备了基本的历史材料解析能力,由于对戊戌政变的史实知之甚少,却不能从提供的史料中分清政变进展的逻辑:还有考生面对新的历史情景与其掌握的教材知识矛盾时,不是认真提炼、分析材料信息,而是生搬硬套教材相关结论,盲从课本,缺少自己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读2004年《中学历史教学》第7期和第9期陈慈细老师和张明江老师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更替的示意图,很有感触。这一段历史比较复杂,虽是选修,但如果不弄清楚,学生对中国古代朝代更替  相似文献   

9.
《中学历史教学》2014年第3期的卷首刊登了贾宏权老师的文章《真实的历史对学生更有教育意义》,读后深有同感。  相似文献   

10.
崇尚俊老师在《中学历史教学》012年第4—5期合刊中撰文《这个“有”字不能省》,认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7页四处提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漏掉了非常重要的“有”字,应该使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表述。  相似文献   

11.
王其敏 《历史学习》2010,(12):25-25
《历史学习》2009年5、6期(合刊)第72页刊登了四川古明老师对河北张志平老师试题的商榷。试题原题是:  相似文献   

12.
满学英老师《学生出题,教师应严格把关》(《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3期)一文针对田占军老师《由学生命题、阅卷、讲课所想到的》(《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10期)中学生出的试题做了纠正,指出在元代已烧制出青花瓷。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有误,有必要再次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3.
何成刚 《历史学习》2001,(10):38-38
福建安溪县第八中学李贵林老师在《历史学习》2001年第5期,就笔去年发表在《历史学习》第11期有关“天津条约”一题答案提出商榷。我对照原稿并从电脑里调出打印稿,发现书写稿答案为C,而打印稿为B,这是笔粗心造成的失误。感谢李老师的指教,并向广大读致歉。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第4课主要讲述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大部分历史老师在讲课时都会强调要掌握《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代表作,却很少有老师对“明夷待访录”的含义作解释,可能很多老师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5.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从2008年第1期开始,通过“走近名师”这一栏目,先后刊登了多位历史老师撰写的个人成长故事。如李惠军老师的《困学苦旅》、庞友海老师的《超越自我,乐在其中》、孙双武老师的《怡心书香,探索守望》、徐赐成老师的《摆好pose,亮出姿态》、胡柏玲老师的《成长在梦想路上》等,在广大历史老师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16.
王俊伟老师《巧用词汇44新题》(《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4—5合刊)一文利用人名、地名、称谓等词汇暗含的历史信息命制了数十道令人耳目一新的试题,读来颇受教益,但对其中一题有不同的看法,在此谈一谈。题目如下: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学》2008年第5期(上半月刊)张宏杰老师《谈"磨课"——以优质课比赛经历为例》一文,介绍了自己参加广东省东莞市初中历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第5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刊登了李树全老师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实录》(以下简称《实录》),学习之后,颇有收获。李老师以贴切的史料引发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以平易近人的教学风格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全课可圈可点之处多多。欣赏之余,也引发了笔者思考:  相似文献   

19.
阅读了陈杰老师的《谈谈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一文(见《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年第6期),又看了一遍李翰老师的《高考历史教学复习的想法与做法》(见《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年第2期),明白了分歧的焦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国共内战。李翰是“80后”,陈杰是“60后”,在这样的问题上有观念上的不同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吴江高级中学杨春华老师《“历史图像”式教学立意的实践与思考》一文(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年第5期)对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历史图像”式教学立意提出了独特的见解,笔者深受启发。可能是限于篇幅或其他原因,杨老师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为何如此‘迅速发展~的探究还是忽略了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有必要对忽略了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同行备课上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