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对具有补气血、健脾胃、生津目渴、利湿的人参果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药材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人参果块根横切面中木栓细胞切向排列,皮层宽广,韧皮部狭窄,木质部次生构造不发达,初生构造发达。粉末中可见淀粉,薄壁细胞,纤维。建立人参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论:所确定的鉴别方法可作为人参果的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参果是一种在西藏特殊自然生态条件下生长的、可食用的植物,它所含的铁、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但到目前为止人们食用或市场上销售的人参果主要依靠野生采收,这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和人参果原有的自然生境,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以及市场对人参果的需求,在美国智梅基金会资助下,自2003年底开始进行了“人参果”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结果初步表明:西藏野生“人参果”可进行人工栽培和扩繁,即可以移栽,也可以利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来繁殖。本文主要阐述了两年多的“人生果”人工栽培试验结果,同时指出该试验还需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何谓“人参果”?查权威巨著《辞源》、《辞海》及《植物大辞典》(台湾版)均无记载。但是,现代著名学者袁珂著《中国神话传说词典》里“参考词目”中都列有“人参果”条目,不过是引自明代著名文学家、长兴县吴承恩著《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一则有关“人参果”的神话传奇故事。说的是,西方仙界万寿山有一座五庄观,观主是老仙人镇元子,圣号世同君,乃道行高深的地仙之祖,他在后园栽有一棵人参果树,此人参果,又名草还丹,“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子,再三千年才得成熟,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  相似文献   

4.
人参果是一种多年生植物,一次栽培,可连续收益多年,不择土质和地理气候,适宜于大田、温室大棚、公园观赏、盆景制作等形式的栽种。人参果是一种天然保健食品,具有“人参”、“灵芝”样物质,果实清  相似文献   

5.
人参果是一种多年生植物,一次栽培,可连续收益多年,不择土质和地理气候,适宜于大田、温室大棚、公园观赏、盆景制作等形式的栽种。人参果是一种天然保健食品,具有“人参”、“灵芝”样物质,果实清香多汁爽甜无核,高蛋白,低糖,含钙量是西红柿的114倍,富含其它水果所不含的“硒”和大量维生素等,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理想食疗保健水果。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阳光和煦的周末,娃坐在沙发上,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榴莲酥,一边看着《西游记》,电视正巧播到孙悟空师兄弟背着师傅唐僧偷摘镇元子的人参果。瞧瞧《西游记》中的人参果:长得如同又白又胖、眉眼俱全的婴儿,从开花到果子成熟要一万年,吃一个就可以活四万七千年,果子一掉地上就消失了……这下可把娃馋坏了,他扔下榴莲酥,抓着妈妈的衣襟,吵着非要吃人参果。妈妈说:"你确定要吃?好,妈给你买去,哈哈哈!"娃从妈妈的大笑里感到一丝不安,但也毫不动摇他要吃人参果的决心。  相似文献   

7.
《科学生活》2010,(3):32-33
延缓衰老,青春永驻,是人们,特别是女人们千百年来永恒的梦想。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关于嫦娥奔月、长生不老丹、人参果等等的神话传说,寄托了人们无限的遐想与幽思。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02,(24):49-49
一 、技术简要说明 人参果(蕨麻)是一种分布于青藏高原及甘肃南部的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纺锤形,茎匍匐细长,肉质.  相似文献   

9.
中科院上海营养科学研究所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从人参果和三七中提取到多种治疗癌症的有效成分,接近于理想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10.
明朝小说家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描绘了一种“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的奇花异果。这传说产于西域万寿山五庄观的“人参果”学名蕨麻,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资源植物,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生态价值及园林价值。作为一种典型的“绿色食品”,蕨麻的名字并未随小说《西游记》一同家喻户晓。青海民族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军乔历经千辛万苦,对蕨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实现了蕨麻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使得这传说中的“人参果”进入了千千万万百姓家中,相关产业也成为了青海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重振旗鼓     
秦爱英从小喜欢花草栽培,下岗后看好花草种植前景,毅然弃城下乡到老家河南省淇县北阳乡宋庄村兴办淇县新品种培育园,种植被称为“摇钱树”的人参果、金珠果、长寿果,“神奇的植物”芦荟,以及市场前景俏的特色作物黑小麦、黑玉米、红玉米、彩色玉  相似文献   

12.
人参果作为我国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其果肉清香多汁,风味独特,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富含维生素C和十几种微量元素,如硒、钼等。硒是维持肌体正常生命活力的微量元素,被誉为“生命火种”、“抗癌之王”;钼也具有防癌作用,并对高血  相似文献   

13.
《百科知识》2012,(18):66-67
草原上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蓝天白云之下,一望无际的草原、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牧民、策马驰骋的英姿尽收眼底,组成一幅绚丽的画卷。川西高寒草原位于四川甘孜州中部。夏季草原上花繁草茂,还盛产冬虫夏草、贝母等珍贵药材和人参果。夏末秋初,这里都会举办赛马会,热情的康巴族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在此,展示他们马上面的风  相似文献   

14.
正板栗有许多美名,因为营养丰富被称为"干果之王";因为可代粮且价廉物美被称为"铁杆庄稼",并和红枣、柿子并列为"三大木本粮食";国外称板栗为"人参果",而我国板栗在国际市场则被叫作"中国甜栗"。种植食用史悠久板栗也叫栗子,是我国的特产,古称"木奄子",食用历史悠久。从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已发现有板栗的实物遗存,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采食历史;殷商甲骨文中已有"栗"字;春秋战国时期,栽种板栗已非常盛行。《山海经》中记载"南山多栗";《诗经》中多处提到板栗的栽培,《吕氏春秋》中更把  相似文献   

15.
祝您健康     
板栗的养生功能板栗,原产于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能治病养生,具有多方面的滋补作用。可与人参、黄茂等媲美,故有“人参果”、“干果王”的美称。在医药书中,首载于《名医别录》,所论主治为“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至唐代,孙思边对它的补肾之功作了补充论述,所谓“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生食,治腰腿不遂,”传说有一个患腰腿无力的病人,好不容易爬到板栗树下,食了数升板栗,便能起行。李时珍对厚肠胃之功也进行了补充:所谓“栗于五果属水,水涝之年则采不熟,类相应也。有人内寒,寒泄如注,令食偎…  相似文献   

16.
她,生于苍梧,盛于桂林她,开启了广西高等教育的先河她,至今令人神往肇始梧州蝴蝶山1927年,广西省主席黄绍闳提议创办广西大学,并成立大学筹备委员会,黄绍弘、马君武、盘珠祁、雷沛鸿、黄华表、陈柱、岑德彰、苏民、初创  相似文献   

17.
《知识窗》2012,(2)
如果令A、B、C、D、E、F、G、H、I,J、K、L、M、N、0,P,积R,S、T,U、V,W、X、Y、Z分别等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那么:  相似文献   

18.
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与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雄心、恒心、事业心、孝心、关心、慈悲心、同情心、怜悯心、善心相比,是"群心"灿烂中的核心。由此可见,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鼓励学生会学习、会关心、会合作、会创造、会生活,加强对少年儿童的责任意识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集成资源、共建共享、健全体系、完善机制、突出特色为主线,通过平台实施,实现科技信息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以网络、通讯技术为手段,以科技信息资源为基础,建成一个技术手段先进,服务优质,信息提供及时、便捷,藏汉双语互动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7):123-123
刘胜全,男,62岁,苗族,贵州省晴隆县中云人,现已退休。本发明是由下列原料药物制成的:蛤蚧、生地、白及、麦门冬、玄参、橘络、阿胶、紫菀、百合、天门冬、知母、百部、川贝、人参、冬虫夏草、甘草、蜂蜜,先将除蜂蜜外的十六味药碾成细末,再将蜂蜜加热至50℃~60℃,与药末搅拌均匀,制成药丸、散剂、片剂或胶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