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谈网络用语     
近几年“网络语言“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媒体、报刊和互联网上,而且针对“网络语言“也一直争论不体.对于其称谓笔者有不同的看法,为称呼方便暂且称之为网络用语.网络用语以其新奇简洁另类的表达风靡网络,更有甚者出现在了中小学生的口语和作文中,而且新的词汇也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小断涌现着.本文对网络用语的产生作了浅显探究,对网络用语作了粗略汇总,对网络用语的性质作了定位,对网络用语的未来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3月27日,锐捷网络在京召开“简网络云体验”2015产品及解决方案媒体发布会.发布会以扎根行业、深入场景为核心理念,吸收此前“简网络云体验”的实践精髓,不仅带来耳目一新的产品技术,也描绘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应用新画卷. 场景重塑移动互联 深入用户应用场景培养出锐捷网络研发紧跟时代步伐的能力,也带来了2015年产品战略中的无“线”能量——场景重塑移动网络.  相似文献   

3.
根据网络教学中视频制作的新特点,论述媒体教学“讲授型“课程布景及环境设计中视觉传达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的体会与看法.  相似文献   

4.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论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力量,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分析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舆论特点和网络舆情应对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应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格局正在发生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化,以互联网、3G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对纸质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传统媒体都在试图通过与其他媒体的合作或“联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媒体融合已经成为这场变革的主旋律.而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就是建立报网融合一体化机制,构建全媒体新闻平台以及内容再造.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拓展性阅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ellMcluhan)在《媒体通论:人体的延伸》中指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当网络成为一种教学环境、学习资源和教学手段的时候,语文教学对网络的利用,已不仅仅是一种可能,而是一种必要。网络带着它的便捷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以及对资源的共享分配方式,来到了我们的语文学习之中。互联网上关于网络与语文教学方面的网站/网页不计其数,不少语文教师已经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如:北京的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的“韩军在线”;上海虎林路小学的“习客”www.seekercn.com(小学互动主题学习)等。基于网络运用的拓展性阅读是当前阅…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化的价值定位与未来导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文化是在后现代社会中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具有多元性、众声喧哗性和非权威性。媒体时代的文学写怍强调一种“非审美”的倾向,网络写作使得个体化写作得到了最大的表现平台并提供绝对自由表达的机会和场所.也因为无边的写作导致了文学权威的缺席和意义的平面化。因此,知识分子必须面对网络话语平台,对“媒体伦理”和“媒体精神”进行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8.
当今人类社会正在大踏步地由“工业社会”迈入“信息社会”,网络业已成为继报刊、电台、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由于其快捷,广泛,持久,大容量和交互性等优点,网络是以往媒体无法比拟的。在网络的推动下,我国的教育机制将会产生新的变化,为适应这一变化本文就基于网络的英语时文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元志立 《文教资料》2013,(26):122-123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尤其是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崛起,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崭新的空间,拓展了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为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并提供了崭新的广阔平台.文章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交互式网络育人支部工作法”为例对处于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建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全媒体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呈现出隐蔽性不断增加、复杂性显著提升、对抗性持续增强的基本特征。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与全效媒体的迅猛发展加剧意识形态茧房效应,助推网络谣言扩散,网络圈群加速形成,激化管理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网络意识形态的信息生产风险、内容风险、传播风险与管理风险,这些风险极易衍生并转化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重要风险变量。对此,应以增强价值引领效度为遵循,以提升智能技术治网水平为主线,以构建立体化全媒体传播体系为抓手,以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制度建设为保障,主动冲破“信息茧房”、精准狙击“网络谣言”、全面赋能主流意识形态“破壁出圈”、推动全媒体传播效能“稳步提升”,筑牢全媒体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11.
当今在网络上风行的网络视频,并不仅仅是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或专业机构制作的“视听节目”.凡是活动影像、图片的动态整合再创作、动画等,都有它的新闻性、教育性和趣味性、均可以作为互联网上快速而广泛传播的网络视频.各种类型的网络课程、网络视频新闻、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网络公开课已经形成规模化效应.网络已经作为主流媒体之一,成为广大民众汲取知识、了解国家大事和国计民生的主要平台,在高科技迅速发达的今天,网络媒体的传播、表现形式、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网络化传播愈加迅速,并且呈现出分众化、多样化、网络化、社会化、地域化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网络视频信息传播学特征的基础上,对网络视频信息的传播学影响和分众化传播效应进行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不同的表现类型,以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事件为例,指出高校在舆情危机应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爆发前后的各个阶段,高校需做出适度媒体反应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后真相”时代是社会发展进步和媒体形态演进的产物,其主要特征为情感煽动下的舆论能够代替客观真相和逻辑。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呈现出被感性情绪操控的新特征。这一发展趋势严重破坏了网络舆论生态的稳定性,给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为此,“后真相”时代的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应结合时代特性,聚合政府、媒体、高校等主导力量共同承担起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责任,创建政府、媒体和高校相统一的一体化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形成网络舆论引导合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网络红人”现象成为一种后现代主义文化景观.“90后”大学生作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重要阶段,极易受到网络文化环境的影响.“网络红人”现象过多的媒体宣传和商业炒作对“90后”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影响力,容易使他们的价值观趋于世俗化和功利化.本文将通过对“网络红人”现象的分析,重点阐述它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并对此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根据“媒体理论”课程性质,文章提出运用概念图工具,重构课程知识结构,以微型学习理念为指导,采取师生共建模式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课程.从内容模块设计、导航设计、界面设计三个方面陈述网络课程框架.该网络课程的目的是为开展混合教学模式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实现网络课程从应用到特色的跨越,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移动Ad Hoc网络中的媒体接入控制问题. 首先, 基于IEEE 802. 11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提出了应用于MANET网络媒体接入控制的2个机制: 自适应回退窗转发优先机制(FPF)和多跳链邀请发送机制(MFCTI). FPF机制根据业务优先级自适应调整竞争窗大小, 而MFCTI机制则充分利用了网络层路由信息和无线传播的广播特性. 在此基础上对所提出的机制进行了仿真研究并与原IEEE 802. 11媒体接入控制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所提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吞吐率, 降低端对端迟延, 缓解网络局部拥塞, 从而提高了MANET网络的性能. 其另一优点是只需对IEEE 802. 11媒体接入控制作少量的补充和改动.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互联网(Internet)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传播改变了传统传播观念中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使传播主体发生了变化.网络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在网上,受众不再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端,而是可以主动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信息的内容.本文将通过对大量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来探讨进入新世纪后互联网受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副刊初探     
随着纸质媒体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平面媒体(如网络)的异军突起,副刊的内涵与外延、社会功能与在媒体的作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观点把副刊视为媒体“配角”,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工具。研究、探索副刊的发展规律,对于各媒体办好副刊,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特别是纸质媒体面对网络的挑战,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占领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网络作为新兴媒体以其独特优势迅速占领了大学生的媒体环境,网络舆论这种新型的舆论形态也因其依附于网络这一新媒体而具有传统舆论形态所不具有的特性.大学生作为受网络影响最大的群体,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网络舆论的极大影响.面对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三观"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我们该如何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高校     
9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联合数家单位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宣布成立“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CFMN)。CFMN牵头人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文军表示,该中心将为数字媒体的新一轮集中创新与科技攻关搭建平台,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开展深入合作,共同开展面向未来媒体网络的行业关键技术难题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