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先生──纪念南开中学建校九十周年胡亚天张伯苓(1876年~1951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实践家。他一生致力干天津南开教育,创办了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南开系列学校,培养了众多人才,为天津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张伯苓先...  相似文献   

2.
赵静 《教书育人》2005,(1):124-126
张伯苓(1876~1951),名寿春,天津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张伯苓的一生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1919年9月,张伯苓先生创办了著名的天津南开大学。此外,他还创办了天津南开中学、南开女子中学、南开小学、重庆南开中学和四川自贡蜀光中学等。  相似文献   

3.
张伯苓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和南开小学,为中华民族的教育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生活中的张伯苓,谦和、风趣,话语时常令人愕然.可细嚼之后,又颇有趣味,富有哲理。  相似文献   

4.
私立南开大学在张伯苓的领导下,培育出巍巍南开精神,奉行"土货化"的教育方针,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教授治校,利用厚生,加强实用学科建设,为育才救国,实施通识教育,延聘良师,提高教师质量,注重体育教学,形成教育特色。张伯苓在南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南开的特色化发展,形成了著名的南开模式,对我国现代民办大学的发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活教育》2011,(15):4-5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6.
张伯苓(1876—1951)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是南开教育的奠基人,曾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任校长50年,为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经验为世人所称  相似文献   

7.
肇建于严氏家塾的南开中学是南开教育发轫的基础。其创立者严修是清末民初在教育领域最有影响的维新派人物之一。他秉承一切从实处去做的理念,创办了南开学校,并与张伯苓一起,逐步使南开中学变成了全国最好的中学之一。在此基础上,张伯苓又提出建立由小学到大学的南开教育体系,以保证南开精神能够贯彻如一。张伯苓在三育并举训练方针的基础上,提炼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校训,并以“公能”训练完成其塑造南开精神,育才救国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8.
《生活教育》2011,(8):4-5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构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9.
孙希磊 《教育家》2004,(10):8-11
“绩著南开、教泽广布”是李鹏同志为纪念张伯苓先生诞辰110周年而书写的题词,它高度概括了张伯苓先生极不平凡的教育人生。张伯苓(1876~1951),原名寿春,以字行,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从青年时代就立志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我国的近代教育事业,在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先后创办了包括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重庆南开中学以及经济、应用化学研究所在内的完整、系统的近代教育(科研)体系。他担任南开校长四十余年,不仅独创性地探索出中国近代私立教育办学的成功之路,而且还在近  相似文献   

10.
张伯苓(1876~1951),名寿春,天津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 张伯苓的一生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1919 年 9 月,张伯苓先生创办了著名的天津南开大学。此外,他还创办了天津南开中学、南开女子中学、南开小学、重庆南开中学和四川自贡蜀光中学等。 张伯苓 1876 年 4 月 6 日生于天津。那时正是清朝末年,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列强不断侵略我国。张伯苓于 1894 年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任海军士官生,他亲睹甲午之战威海易帜之辱,中国的海军惨败,险些全军覆没。他看到舰艇装备很差,再看看清朝的海军士兵,一个个精神萎靡,怎么…  相似文献   

11.
张伯苓学校体育思想的渊源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主要特点有先进性、教育性、实践性、普及性和交流性;在体育实践方面,引进国外先进体育运动,创办南开系列教育并促成了中国首次奥运之旅。  相似文献   

12.
教育救国是张伯苓一贯的理念。他强调这种教育必须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并为之服务,因而采取了很多实际措施来加强教学实践。他认为,教育救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在德育、智育、体育这三育中更应重视德育的核心作用。为此,他用爱国主义的激情贯穿道德熏陶的始终,用言传身教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并通过体育、智育等其他素质教育来襄助德育的深化。张伯苓德育思想中的理想主义激情对我们今天的德育教学仍有启示。  相似文献   

13.
名教育家张伯苓于1935年创力重庆南开中学,后又推广南开精神接办自贡蜀光中学,为国家培养大批精英,对西部开发智力与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于1920年10月18日亲自编订的《南开校中作文》手稿本原件,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1998年2月,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有关部门先后出版了手稿本的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2013年2月,在周恩来考入天津南开学校100周年之际,有关部门又在手稿本的基础上推出了《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由于周恩来亲自编订的手稿本《南开校中作文》,并未全部收入作者在天津南开学校的作文,因此以手稿本为蓝本编辑出版的《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未能反映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学习期间所写作文的全貌和水平,令人感到遗憾。加之手稿本大多未标明文章的写作时间,其编排顺序也需要重新考订。所以,有必要在手稿本的基础上,重新整理编辑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学习期间所写的作文,特别是考订篇目和写作时间,并进行必要的注释。  相似文献   

15.
张伯苓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创造性地构建了包括南开大学在内的私立大学模式,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即秉持正确的办学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培养救国建国之人才,以谋求全社会的进步;坚持实用的办学理念,主张把科学应用于实际,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广泛筹集、灵活运用资金,以经营收入滋养学校。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大学的发展与名校长的教育理念紧密相关,其中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竺可桢等名校长的教育理念对近代及当代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本文以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名校北大、清华、南开、浙大为例,分析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竺可桢的教育理念及办学实践,以期对我国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道德教育中,一直存在着对献身的强调。在和平年代,这未必是适当的。但突出修身则很有意义。从注重说献身转为注重说修身,有利于改变道德教育中“假大空”的毛病,确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回归修身的过程中,传统儒家智慧将会焕发出新的光辉,蔡元培的《中学修身教科书》是很优秀的德育教材。  相似文献   

18.
赵映川 《教学研究(河北)》2004,27(4):287-289,293
张伯苓是南开大学的创建者。他的一生,是南开大学的一生。分析他创建并发展南开大学的经历,可以看出他人格中的卡里斯玛品质是其取得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时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三常委的梅贻琦、蒋梦麟和张伯苓三位教育家都有着诸育并进的教育理念,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兼容并包,.这样才能培养全面的人才。本文将着眼他们的德育思想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