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瑛 《科教文汇》2008,(34):216-216
本文首先概述了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和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然后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形成原因,最后从家庭防范、学校防范和社会防范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楠 《中国科技纵横》2010,(18):280-280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中国社会犯罪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尽管在我国法律法条中还未出现“青少年犯罪”这一称谓,但作为青少年这类特殊群体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和家庭造成的负面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青少年违法犯罪近年来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而且还表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成人化、智能化、凶残化等新的犯罪特点,这是社会诸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以及学校、家庭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简要介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量惊人的数字表明,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正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中家庭因素引起的案件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太仓高级中学的同学们通过案例分析、实地采访、问卷调查、资料整理等研究过程,对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进行了分析。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家庭主要来自四类家  相似文献   

4.
首先从理论上解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形成的基础原因,以及其形成规律,多方面剖析了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然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对青少年不良心理的预防和矫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今各国都面临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负面影响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和重要原因。本文从家庭角度出发,探讨了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的几个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必须首先从家庭做起,强化家庭的教育职能,提高家长的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更新教育观念,讲究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6.
首先从理论上解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形成的基础原因,以及其形成规律,多方面剖析了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然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对青少年不良心理的预防和矫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听障青少年在社会上作案日益增多,聋人团伙犯罪已成为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听障青少年产生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培养聋哑青少年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聋哑青少年的法制意识,预防听障青少年违法犯罪等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8.
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较低的,这是教育和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做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入了解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与主要特点,进而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做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较低的,这是教育和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做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入了解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与主要特点,进而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做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0.
阮维 《知识窗》2011,(7X):20-21
<正>青少年犯罪是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学校是青少年从家庭走向社会,从蒙昧走向理智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防止他们违法犯罪的有力防线。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原因,在学校教育中采取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加强预  相似文献   

11.
张玲玲 《科教文汇》2007,(8Z):54-54
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较低的,这是教育和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做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入了解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与主要特点,进而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做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2.
周兴寿 《科教文汇》2014,(25):104-105
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走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知识教育的作用已经逐渐地开始体现,于是我们的教育理念逐渐开始转向素质教育,也开始更多地注意到学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是因为现在我们的青少年不良心理问题比较常见,很多的青少年因为一些不良的产生就开始在行为上产生一些问题,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严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青少年不良心理的产生原因和应对疏导的策略作出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走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知识教育的作用已经逐渐地开始体现,于是我们的教育理念逐渐开始转向素质教育,也开始更多地注意到学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是因为现在我们的青少年不良心理问题比较常见,很多的青少年因为一些不良的产生就开始在行为上产生一些问题,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严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青少年不良心理的产生原因和应对疏导的策略作出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案例,探讨了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这条不归之路,最早是从学校开始的。而当前的许多学校在对学生法制观念的教育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作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有所作为。本文提出了"思想认识到位、丰富内容形式、强化教学管理"等几方面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5.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双重的,虽有有益的一面,但危害也是巨大的。它可以影响青少年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甚至使青少年违法犯罪。采取的措施有:努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丰富青少年的文体生活;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监督;指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处理孩子的网络游戏问题;加强对网络游戏设施和内容的监督和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群体道德滑坡与违法犯罪问题近些年来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在人生第一步一旦沾染坏习惯,便难以纠正,它有延续性和明显的流向特点,造成后续社会危害。治理青少年问题的最有效途径,莫过于在学校教育中,"严"肃相待,允许教师使用更多的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7.
受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我国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愈演愈烈,我国滥用冰毒、摇头丸和氯胺酮等新型毒品人数特别是青少年人数持续上升,消费市场不断升级。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防范工作,切实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有效防范和遏制新型毒品向青少年人群的蔓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人多,中国的青少年也多,解放后出生的就有6.2亿,占全国总人数的63%。他们绝大多数好学上进,努力工作。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七十年代以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题成为当前社会治安不能根本好转的一个重要原因。探讨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原因,预测发展趋势,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措施,将对我国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而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的疏导,使陷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回复到正常状态,就可以大大地减少偏态与变态的不适应行为,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事件,维护好学校、社会的正常治安与秩序,保证了家庭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杨宪林 《内江科技》2004,25(4):78-78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任何一个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都要经历一个由个性、道德败坏到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犯罪心理支配犯罪行为,而犯罪行为则是犯罪心理的外部表现形式。尽管孩子可以一时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甚至作出一些与内心活动不相符合的外部假象,但总不会长久,只要留心观察,总是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进行早期预防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需要家庭与学校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