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乐府诗是汉代诗歌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瑰宝。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关,负责制定乐谱采集民歌,并训练乐工演奏。这种歌辞统称为“乐府诗”,又简称“乐府”。后来文人拟作或改编的乐府诗,不一定能唱,有些古体诗虽然不是乐府歌辞,也称作曲、歌、行、吟等,只说明这种诗体是模拟乐府诗得名的。到了魏晋南北朝,乐府机关仍然存在;有些旧的歌辞还可以继续演唱,又采用了不少新辞。其中最有价值的应该说是保存在乐府里的一部分民间歌谣。宋代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把乐府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舞曲歌辞和鼓吹曲辞、相和曲辞、清商…  相似文献   

2.
王珍伟 《今日科苑》2010,(4):188-188
情感是歌曲的艺术生命,是声乐教学的灵魂。歌曲演唱中运用好情对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演唱者在演唱之前,要全面进行作品分析,结合曲调领悟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和声与伴奏的配置、高潮点的准确判断;演唱者还要对歌曲创作的背景深入了解;演唱者对歌词的内涵要有深刻地思考并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演唱者要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演绎,使之更富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竹筒琴作为一种古老而原始的竹管形击奏弦鸣乐器,因其悠久的发展历史、简单的材料和形制特征、单一的演奏方式等等,被称为是现代弦乐器的鼻祖。基于此,笔者在简要论述竹筒琴产生根源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竹筒琴的形制特征与演奏技巧,从而对该民间乐器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刘苗苗 《科教文汇》2015,(3):156-158,161
李龟年是唐代最著名的歌唱家。他的演唱高亢嘹亮,声情并茂;他能娴熟地演奏羯鼓、琵琶、古琴、觱篥等不同乐器;创作有《渭州曲》《清平曲》《荔枝香曲》等曲,并成为后来"秦腔"的始祖;他不仅领唱《秦王破阵子》《霓裳羽衣曲》等大型歌舞曲,而且还善于演唱王维、李白、杜甫等当代诗人的名诗新声,他的歌声就是一部大唐由盛而衰荣辱嬗变的"歌史"。  相似文献   

5.
陈佳玮 《百科知识》2009,(15):60-62
在熙熙攘攘的繁华都市里,岔曲犹如一股清流,缓缓行过滚滚尘世,独自在一方小屋中,几杯热茶,一群同好,一弦一歌,自有一番宁静致远的味道。岔曲,演唱时一人站立,手持八角鼓弹击节拍而歌,另一人坐弹三弦以伴奏,曲调高低有致,曲词古典优雅,唱起来满室幽雅,颇是都市中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园里,歌表演已经成为一种特色教学。歌表演综合了幼儿的歌唱和跳舞,它将表演融入歌曲,将歌曲混入到舞蹈中。通过歌唱的表达让幼儿去感受和理解音乐,最后可以通过自己创编动作来陶冶情操。但长期以来,在歌表演活动中,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入歌词,然后逐句教学,以幼儿可以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为最终目的,从而忽视了幼儿创造表演的能力。教师应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成为音乐活动的小主人,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科学生活》2014,(7):50-52
“起床!起床!快去洗脸,快去刷牙……”这是一段名为《妈妈之歌》的歌词,曾在国外网站被疯狂点播。创作并演唱《妈妈之歌》的是美国喜剧女演员安妮塔.兰弗洛。48岁的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一次灵光乍现,她将自己催促儿女的话写成了歌曲。整首歌只听到一位母亲急切的、不容置疑的催促声“快点啊,快点啊,不然就来不及了!”  相似文献   

8.
常晓虹 《金秋科苑》2009,(3):110-110
信阳原生态民歌是民间音乐文化的载体之一,在传承与演变中,既保持了本地的音乐特点,又融合了其它各地民歌特征。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等几类。山歌音调以五句体最为典型和代表。号子与小调等多是二、四、六、八的偶数句结构。  相似文献   

9.
信阳原生态民歌是民间音乐文化的载体之一,在传承与演变中,既保持了本地的音乐特点,又融合了其它各地民歌特征。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等几类。山歌音调以五句体最为典型和代表。号子与小调等多是二、四、六、八的偶数句结构。  相似文献   

10.
毛文静 《科技风》2011,(8):199-200
诗与歌在古代是有分别的。《说文解字》中记到:诗,志也。歌,咏也,从欠,哥声。《尚书.尧典》亦提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因此,诗与歌,声与律,其实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因而中国古代的诗歌是可以吟颂的,大多数诗歌都可以配乐演唱。王士禛身为清一代宗师,家学渊源深厚,自身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其诗歌风格多变,内容丰富。诗歌能传情,因而其创作,包括他后期所推崇的诗歌,本身就体现出清灵的音乐美。《唐贤三昧集》作为王士禛晚年所辑的唐诗选集,体现了他对盛唐之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文人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本文介绍了琴歌与琴曲的知识,并通过聆听《阳光三叠》及《酒狂》并分析音乐,让学生从中能够认识及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提高音乐鉴赏的能力,同时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进对文人音乐、传统音乐及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介绍湘西土家族哭嫁歌及其在音乐结构、歌唱形式、旋律结构、歌词内容和强调特点等方面的技术特征,展示了湘西土家族哭嫁歌音乐别具一格的魅力,有助于了解土家族的语言和文化传承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音色来源于胸声、口咽声和头声.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而作为声乐艺术,要创造突破自然声可以塑造各种形象的音色特征.音色的审美受其文化传统的制约.不同的国度、地域、民族在演唱中也具有特定的音色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音色就不尽相同.演唱过程中音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丰实的音色就不能表现大千世界音响的丰实.  相似文献   

14.
吕淼 《科教文汇》2013,(20):112-113
声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演唱者内心情感的一门艺术,需要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的共同配合来完成。其中,心理因素对声乐演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演唱成功的前提,因此,合理地运用歌唱心理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对一些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希望能帮助声乐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认知、分析和学习能力,并把加强歌唱技巧的练习、注重舞台表演的实践作为培养良好歌唱心理的必经之路,从而有利于歌唱者增强演唱信心、丰富演唱经验,发挥心理活动的积极作用,并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培养演唱的能力和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业月刊》2014,(11):66-66
从1996年创立之初几万条的走量到如今几十万条的走量,从小店面批发到专卖店加盟琴依娜始终坚持只做女裤。多年的坚持不懈与努力,让琴依娜品牌女裤成为了女裤行业的领军品牌、琴依娜的发展与女裤的发展脉络是一致的。从最初的走量销售到现在的品牌策略,在女裤的发展之路逐渐成熟之时,琴依娜也开始走上了品牌女裤之路.我们从琴依娜女裤的发展历程及今后的发展策略来探讨女裤的长远发展之路,就此,我们特地采访了琴依娜女裤公司负责人陈经理。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流行音乐作为人们音乐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其影响力之大是有目共睹的。荧屏、网络各种音乐舞台上都有流行歌手的身影。流行唱法以其大众性、时尚性、个性化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广泛青睐。但是,我国的流行唱法发展水平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的音乐人必须更深地了解研究流行唱法的艺术特征,才能使得我国流行演唱更快、更好地发展,逐步与国际接轨。本文从流行唱法的定义出发,阐述了流行唱法具备大众性的传播、个性化的演唱、多元化的音乐元素融合、独特的风格韵味这几个有别于其他唱法的独有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7.
浅谈流行唱法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海兰 《科教文汇》2010,(13):143-144
当今社会流行音乐作为人们音乐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其影响力之大是有目共睹的。荧屏、网络各种音乐舞台上都有流行歌手的身影。流行唱法以其大众性、时尚性、个性化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广泛青睐。但是,我国的流行唱法发展水平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的音乐人必须更深地了解研究流行唱法的艺术特征,才能使得我国流行演唱更快、更好地发展,逐步与国际接轨。本文从流行唱法的定义出发,阐述了流行唱法具备大众性的传播、个性化的演唱、多元化的音乐元素融合、独特的风格韵味这几个有别于其他唱法的独有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8.
关于诗歌翻译中应采用何种诗体的问题,译们和学们长期以来一直各陈己见,未有定论,不同的译家都有自己实践见解和主张的权利,采用什么诗体,在译界无法得到统一。钱锺书先生在翻译中主“化境”说,他赞成并欣赏用汉语已有的诗体来翻译外国诗歌。他还用中国学史上成功的译例(如《越人歌》、《敕勒歌》等)来证明。在理论上主张以现代汉语格律诗的形式如实翻译英语格律诗,  相似文献   

19.
林葳蕤 《科教文汇》2008,(31):271-272
浪漫主义时期是个钢琴特性小品盛行的年代,作曲家们都致力于创作形式各样的特性小品。本文分析了铜琴特性小品在浪漫主义时期兴起、繁荣的原因,并阐述了钢琴特性小品在浪漫主义时期发展的五个阶段及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业月刊》2014,(12):40-41
琴依娜女裤:组织员工前往庐山度假 初秋的阳光就像琴依娜人的工作热情一样,没有丝毫减退的迹象。为了增强团队意识,琴依娜组织了一次管理人员团队旅行,在琴依娜总经理的带领下,拉开了大家期待已久的2014年度江西庐山之旅的帷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