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教育领域,“快乐教育”、“愉快教育”、“赏识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追求。对于当前的教育现状来说。教育确实需要注入“快乐”的因子,但是,如果不把“快乐教育”仅仅作为一个口号,而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或教育理想的话,就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辨析。  相似文献   

2.
快乐是学习者受到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积极情绪,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学习的快乐”价值明显,研究其类型和层级,可以帮助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基于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学习的快乐”可以划分为认知之乐和情感之乐两种层级。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学习的快乐”可以划分为满足生理需要的学习之乐、满足安全需要的学习之乐、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的学习之乐、满足自尊需要的学习之乐、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学习之乐五种层级。“学习的快乐”对学习主体发展具有显著价值。“学习的快乐”可以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可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学习的快乐”研究给教育教学提供了宝贵启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志于学”;教育教学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积极学习的发生;教育教学要关注教学的整体性与生命力;教育教学要切入生存这个学习的核心命题;教育教学要致力于学习终极价值的实现和人本意义的复归。  相似文献   

3.
西方的家长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这是一种相对而言比较“宽松”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更新了教育观念,学会了诸如:“快乐教育,赏识教育”等。有些家长便认为只要孩子快乐,不管孩子做什么,做法是否得当,只要他觉得高兴就任由他去做,甚至鼓励他去做就是赏识教育。不料,这些所谓的“赏识”,却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是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相似文献   

5.
快乐观的教育是我国当前道德教育中容易忽视又十分重要的教育,它是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快乐说不是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不是利己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我们既不提倡“禁欲主义”、“苦行主义”,也不提倡“享乐主义”、“纵欲主义”。我们提倡一种“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快乐观,并对学生进行“选择、享受快乐、创造快乐”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一个真正好的学校最需要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作支撑,这样.学校才充实丰盈,有血有肉。多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我们积极主动地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进行“快乐校园”的建设。强力推进“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改革.快速追寻“快乐课堂”的本真,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让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得到快乐,快乐着生活中的课堂.[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杨国营 《教书育人》2007,(12):22-24
没有快乐,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失去快乐的教育是迷失的教育,是不健康的、畸形发展的教育。只有让教育主体找到快乐,教育才算是回归了本真。所以说找到令孩子快乐地接受学习、接受学校生活、接受发展的“源头”是学校办学的关键。我校就将教育放在快乐的大背景下,积极创新实践,努力帮助学生寻找着快乐的“源头”。  相似文献   

8.
《学周刊C版》2017,(13):65-66
素质教育将构建快乐课堂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而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过于被动、乏味,难以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不利于学生探究语文知识积极性的提升,制约了教学成效的优化。而快乐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将其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为学生组织出愉悦性、趣味性很高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9.
如今凡事讲“快乐”似乎成了一种时尚。表现在教育上,就是一些学校和老师也大力提倡“快乐学习”,“快乐考试”。据报载:山东省某市不少小学在期末考试时就进行了所谓的“快乐考试”。这是一种“无考试时间,无固定考场,无标准答案”的考试。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不害怕考试,而是像平常学习一样宽松自由。  相似文献   

10.
吴有富 《班主任》2000,(6):47-48
如果从理论上阐述“教育”的意义,我们可以讲出许多大道理。但是,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教育”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首先意味着让他成为一个现在就感到快乐的人。需要解释一下,这个“快乐”显然主要不是指吃得好、穿得好,甚至也不仅仅是成才以后谋得一份好职业,以便过上好日子,而是指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充分体验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充分体验到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温暖集体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少年的天性被纵情释放、青春的激情被随意挥洒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李风花 《青海教育》2013,(11):88-88
素有“江海明珠”美誉的南通,有一所始建于2002年8月的年轻学校——郭里园小学。它将“快乐教育”与城中小学的“和实”文化交汇融通,形成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一“和乐教育”,努力创建“快乐郭小”教育品牌,以“快乐人生从这里开始”为核心理念,以教会孩子“发现快乐、感受决乐、  相似文献   

12.
“快乐教育”在教育领域由来已久,自从英国著名哲学家斯宾塞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快乐教育”的思想后,“快乐教育”就为中外有识之士所实践。“快乐教育”作为一种现代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其实质是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创设乐学的心理氛围,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而引入快乐的实践活动,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3.
眼下.“快乐教育”、“赏识教育”愈来愈成为一种时代的追求、教育的时尚。对于当前的教育现状来说.我们的教育确实需要注入“快乐”、“赏识”和“兴趣”的因子,才能推动素质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使其全面发展。谁都明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更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笔者曾碰到过许多学生诉说他们学习的困难,尽管狠下了功夫,可成绩却仍停滞不前。而老师只要求学生下决心、树恒心、添毅力和增强自控力.却没从自身找一下原因.其实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在此,我们务必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陈蓓兰 《现代教学》2004,(11):60-61
现代教育踩着时代的节拍,逐渐地完成着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理念。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未来人才的成长。作为年轻班主任的我,正在努力寻求一种新的教育和管理模式——让学生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后半期英国著名的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指出:“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就是把教育仅仅看做是在严肃教室中进行的苦行僧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他提出了“逃走教育,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心理规律,符合其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快乐教育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它寓素质教育的内涵于其中,  相似文献   

16.
大连市第二十六中学位于大连市西岗区,建校于1959年9月,是一所新兴的、颇具激情活力的小班化学校i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让快乐成为一种习惯”,实行快乐教育;校训为“仁·乐”,把德育放在首位;教风是“快乐工作,快乐生活”,鼓励教师享受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17.
试论数学课的快乐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乐教育在美国被称为“have fun”,这种快乐不是舞台上的.也不是教师示范后做出来的。而是从学生健康的心里流淌出来的。可以说,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因此快乐的数学就是一种用愉快学习环境去唤醒学生的学习经验、激活学生情思的教育.它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得到享受.在“享受学习”中.逐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而创新需要兴趣来维持。数学的学习由于其特有的抽象而尤为明显.笔者就如何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奚一琴  顾敏 《中国德育》2013,(24):47-47
扬中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弘扬“快乐教育”的学校。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快乐点燃”的办学理念,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枚快乐的火种,需要点燃,也可以被点燃,坚持用快乐的方式去点燃孩子的快乐,为孩子的快乐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19.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快乐是人因需求得到了满足,于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反应.当快乐与学校文化相遇,就形成了以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注学生的快乐学习和终生幸福为基点的“快乐教育”学校文化理念.“办快乐教育,使学生是最幸福的”,这就是我们迁安第二实验小学的“快乐教育”的目标,也是家长们、孩子们的心愿.  相似文献   

20.
一、英语教学中快乐教育的理念及意义 教育应与时俱进,文化的传播者更应以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力与时代前行,探索新时代社会主题下教育领域的新动向。英语科目的教学要求应与时代脉搏一致,把最新的、最精准的文化讯息洒播课堂。另一方面,更多的教育者与时代主题呼应,对“快乐教育”“愉悦教育”“赏识教育”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