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王永伦 《今传媒》2013,(1):123-124
黄远生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卓有成就的政治记者,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黄远生在他的新闻活动中,提出了"为民生社会请命"的媒介使命观,并且通过其新闻实践来阐释这一媒介使命观。  相似文献   

2.
范长江(1909~1970),原文范希天,四川内江人.曾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撰稿,担任<大公报>记者,代表作有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这些通讯真实而生动的记录了历史,为后人赞誉.范长江发起、组织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筹办国闻社,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我党新闻传媒的重要职务,曾任新华社华中总分社社长、<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新华通讯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长、政务院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长、国家科委副主任等要职,在领导岗位上为我党的新闻事业贡献了毕生的智慧.观其一生,不管历史风云如何变幻,范长江始终坚持其新闻操守,信奉其新闻观念,以其笔记其见、述其思,无愧为中国新闻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为纪念他,1991年设"范长江新闻奖"作为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奖励.  相似文献   

3.
李晓荣 《新闻大学》2023,(9):91-103+121
在近代中国报刊史上,黄远生被视为新闻通讯的开创者,但这种说法忽略了技术、制度、实践和行动者的复杂互动过程。自清末以来,随着机械化交通的普及,《时报》形成了一种以京师新闻为重点,注重解释与分析的报道传统。民国初年,在政治与报业变革的双重变奏中,黄远生发展出来一套关于解释性与时间性的操作规范,从而产生了一种能被明确识别的新闻体裁,即“通讯”。他还提出了“客观”的主张,但不同于西方的“客观性”,这是一种儒家“良心”观与新闻职业道德的混合物。这一观念提高了报刊动员能力的同时,也使新闻与政治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复杂化了。  相似文献   

4.
蒋剑翔 《新闻记者》2008,(11):85-86
1992年底,我采写了一条<零陵在深圳成立全国首家打工基金会>的新闻稿,1993年1月,新华社、<新华参考>、<中国人才报>、<中国劳动报>、<中国乡镇企业报>、<农民日报>、<南方日报>、<经济晚报>、<湖南日报>等全国几十家媒体都用了,好些报纸还登在了头版头条的位置.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一个边远地区的正面新闻,为何具有这般冲击力?答案只有一个:这确实是一条新闻,一条大家都关心的新闻!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中国近代杰出记者黄远生(1885—1915,江西省九江县人),以犀利的文笔,充分展示了民国初年中国政局由皇权专制到民主宪政大转型的惊心动魄的历史。甘肃兰州资深记者、作家鲁正葳女士10多年来深入研究黄远生和民国史,著成《撩开民国黑幕:报界奇才黄远生见证》一书,在黄远生诞辰120周年和逝世90周年前夕,交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填补了90年来黄远生研究方面无专著的空白,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教授称此书“事实翔实,文采斐然,所刊照片等更具历史文献价值。”《撩开民国黑幕:报界奇才黄远生见证》出版@胡荣彬…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听说黄远生是我国一个以记者为职业而享有盛名的人,曾写过一部我国较早的新闻通讯文集,是个很有才气的人,曾受过邹韬奋等许多著名报人和学者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天才记者。但我对他的情况知道得很少,非常想知道他的详细情况,请能介绍介绍,以满足我对我国新闻前辈的了解。宋继文宋继文同志:黄远生在中国新闻史上,的确是负有盛名的记  相似文献   

7.
2004年1月5日广州的<足球报>刊登一篇题为<国资委阻击中国足球>的文章,称国务院国资委认为中国足球是不良资产和不良市场,要求国有企业完成与中国足球的剥离.中国足协认为该报道失实,于1月9日正式宣布:从即日起取消<足球>报对中国足协主办、承办所有比赛的采访资格.由此冲突引发的"封杀令"事件立即成为今年新闻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实,中国足球协会并不是"封杀令"的始作俑者.去年底,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下发通知,规定分属<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3大报业集团6家报社的6名记者一年内不得旁听采访广东省三级法院的庭审活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黄远生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其政治立场、新闻实践、新闻思想、新闻职业化萌芽以及对新文学启蒙作用五个方面。其中黄远生新闻思想和远生通讯是研究的热点,也是研究比较成熟的方向。近年来,学者们向黄远生新闻职业方向、对新文学贡献方向转移,但研究结果比较混乱,没有形成比较有说服力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新闻文摘     
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新闻通讯文集辛亥革命后,新闻报道受到重视,新闻记者的地位有所提高,我国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新闻记者。他们所采写的新闻通讯,夹叙夹议,文字生动,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黄远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黄远生1904年考进士后不愿为官,留学日本中央大学,1909年学成回国,辛亥革命后投身职业新闻工作。他采访到一些较为真实详尽的重要内幕新闻,写成夹叙夹议的新闻通讯,文字流利畅达,善于捕捉细节,用事实说话,风靡一时,成为我国新闻史上第~个以新闻的采访和写作而负盛名的新闻记者。他的文集《远生遗…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的话:<南方周末>2008年11月20日发表了文章<党报头条VS公安机关>,讲的是<焦作日报>记者发现了一个"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人",以为自己逮到了一个获得"全国新闻奖"的素材,采访后在头版整版篇幅予以报道.可是,一个月后报道中的主人公贺永星"涉嫌黑恶犯罪"被警方批捕.记者陈作华也因此文被撤销了都市新闻采访部副主任的职务.  相似文献   

11.
《Xi日日记》是民国初年著名记者黄远生的一篇通讯。通讯是一种新闻纪实文体,今天的读者已司空见惯,不以为新,但在民国初年报纸上的文章是以政论为主,而纪实文字颇少。黄远生取西方报纸之经验,以主要的精力写新闻通讯,创造性地改变了当时报纸的面貌。他以上海《东方日报》、《时报》、《申报》驻京记者的名义撰写的《北京通信》(通讯)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得到记者们的仿效。新闻学家黄天鹏说:“自黄生出,而新闻通信放一异彩……为报界创一新局面。”(黄天鹏《新闻文学导论》,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版)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12.
动态简讯     
九江县举办黄远生著作资料展览为纪念近代杰出记者黄远生诞辰120周年、逝世90周年和恭祝黄远生墓迁修竣工,在2005年11月8日记者节之际,江西九江地方文献收藏者胡荣彬在九江县政协举办黄远生著作资料展览暨座谈会。黄远生(1885——1915),原名为基,字远庸,笔名远生,江西九江县人,民国初年任北京、上海各大报刊记者、通讯员,所写大量通讯、政论、文艺、杂著风靡全国,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被暗杀,年仅31岁。其《远生遗著》多次再版,《辞海》载其小传。这次展出了黄远生的著作、照片、墨迹、遗址图和纪念、研究、宣传黄远生的文集、文章、诗词、图…  相似文献   

13.
说新闻,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新闻播音方式.说新闻的方式能够对重大的突发事件做出快捷、准确的报道,为广大受众喜闻乐见.香港凤凰卫视推出陈鲁豫主持的<凤凰早班车>,首开中国说新闻之风.随后,各种"说新闻"的栏目国内各大电视台相继出现,南京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黑龙江电视台的<新闻夜航>、中央2台的<第一时间>等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上海一位资深记者曾说,去年中国文艺界有两大热点,第一,是巨片<十面埋伏>放映,创下电影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第二,是舞坛骄子黄豆豆连续地、高密度地在国际、国内舞蹈比赛中夺冠,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国际舞坛上声誉大振.黄豆豆表演的一批经典作品,如<醉鼓>、<秦俑魂>、<苏武牧羊>等,拥有难以计数的"追星族",这些舞蹈知音紧紧追随黄豆豆的演出踪迹,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有的甚至在剧场打出横幅,为心中的偶像热烈鼓噪,情景几近于世界杯球赛了.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2010,(6):81-81
张建伟(1956年-),高级记者,著名编剧. 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5年参加工作,历任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中国青年报>编辑、驻天津记者站负责人、机动记者部主任、编委、副总编,高级记者.著有新闻文集:<第五代>、<命运备忘录>、<深呼吸>.他开创了"张建伟模式",被称为"中国第一记者".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择<申报>1875-1925年约50年左右的广告,在统计的基础上考察近代上海中外企业在<申报>上的广告争夺情况,以期窥探近代中外"商战"的一个侧面,深化对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有关松本君平<新闻学>的研究目前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本文在槙美贵江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有所推进.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松本君平的生平与著述.我们通过研读东京博文馆藏版<新闻学>,发现中译本正文大约存在750处的翻译问题,并作了简要的举例说明,<新闻学>以新闻事业为论述重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对新闻事业本身也不乏批判精神.<新闻学>出版后,在日中两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我们认为松本君平的政治新闻学定位,是评价其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浙江早在1854年就办有中文报刊<中外新报>,是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源地之一.然而,浙江的新闻教育事业的起跑点,则是1949年7月创办的杭州新闻学校.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1月上旬,由浙江嘉兴日报社、新闻战线杂志社、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新闻评论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嘉兴日报社承办的新世纪第三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在党的诞生地--浙江嘉兴隆重召开,这是全国新闻评论界的一件盛事.中宣部、中国记协、<人民日报><浙江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等单位与高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此次论坛会议.与会期间,记者就有关新闻评论的问题采访了<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米博华.  相似文献   

20.
消息源是一篇调查性报道的地基,消息源的使用应该遵守"诚实、透明、多源核实和准确"规则,消息源使用是否恰当也折射出记者职业素养状况,是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的一把量尺。本文以《南方周末》调查性报道《谁成就了肖传国》为个案,通过对该文消息源使用情况的分析来管窥我国调查性记者的职业意识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