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96年国家科委、国家统计局组织北京、上海、江苏、辽宁、广东和哈尔滨等六省市开展了企业技术创新调查与分析研究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企业技术创新与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合作情况,调查的重点是大中型工业企业,期限为1993~1995年。现就辽宁省此次859家工业企业定量调查和448位企业家问卷定性调查的结果中,企业技术创新与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情况做一分析。一、859家企业定量调查表中与高校或研究机构技术创新的合作情况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开放系统,需要与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只有将两者优势结合起来,企…  相似文献   

2.
《福建教育》2013,(10):8-8
吕苹、付欣悦在《学前教育研究》2013年第lO期撰文指出.当前,政府和民间机构的合作关系可称之为“契约性”伙伴关系,基于市场、效率和利益分配建立起来的公私合作依赖契约加以巩固,合作双方地位日趋平等,合作的成效取决于契约的科学性和对契约执行的有效监督。随着第三部门的兴起,政府和一些民间机构(主要指非营利机构)之间的合作对于构建民主社会具有重要价值,不同类型机构可以借由共享的目标达到一种“伙伴关系”。因此,政府与民办幼儿教育机构还应进一步建构价值共享的“互补性”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3.
促进技术转移和应用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技术创新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创新活动越来越复杂的今天,政产学研合作这一有效的形式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有效地建立和管理政产学研合作,就必须要了解其内在作用机制。本研究分析了政产学研合作的产生、知识溢出与转移、治理与协调、利益分配等机制及其各自的地位,并讨论了其对于政府以及各类合作主体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对接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企业作为利益主体有可能牺牲社会利益,这样就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只有建立新的发展观,企业、政府与公众携手合作,才能从根本上使企业的技术创新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校继续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益相关者理论起源于企业管理的研究,它挑战传统的股东利益至上论。认为企业的目标应该是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服务。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逐一分析所有涉及高校继续教育的利益群体(高校中的继续教育主管机构、高校继续教育机构的行政人员、内聘和外聘的师资团队、委托培训组织和学员、合作机构等),有利于明确高校继续教育机构的性质、功能和管理制度本质,进一步理清高校继续教育的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6.
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在推动技术创新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拓展了空间。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要有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要选择适合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模式。加强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要强化服务意识,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要培养创新人才,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要完善考核标准,建立利益分配的协调机制;要注重市场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代表的是知识系统和产业系统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企业与高校科研人员之间的技术流动,这也使得企业在寻求合作时,会面临“与谁合作”的问题。通过高校技术创新人才的探测,能够帮助企业解决高校科研人员的合作选择问题,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促进校企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一种高校技术创新人才探测方法,形成了研发起始年和技术创新度两个指标,以此为基础构建“研发起始年—技术创新度”矩阵图;进一步,通过设定指标阈值,对高校科研人员进行细粒度划分,以探测“老成谋国型”和“年轻有为型”技术创新人才。文章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选择“平安科技”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识别“平安科技”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研发重点主题和技术研发薄弱主题的基础上,分别探测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人才,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伙伴选择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8.
美国高等教育改革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美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也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一是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二是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政府法规都靠利益和资金来落实;三是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和企业三者之间都有密切的合作与利益关系。这三点可以说是美国经济发展和美国利益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9.
李兵  陆建军 《职教论坛》2018,(2):131-136
高职院校行企校共建联合学院人才培养是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体现,联合学院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行业协会功能体现、企业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联合学院人才培养存在着主体责任不明、利益分配不均、校企文化对接不紧密、学生职业素养不高等现象。研究联合学院人才培养有助于联合学院组织机构健全、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政府主导、行业参与,校企无缝对接、文化深度融合等,从而实现联合学院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内涵"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是指职业院校与政府、行业、企业,通过共同的利益联合在一起,以"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为合作基础,各自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以"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合作目标,分别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联合构建的一种合作办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协同创新内涵和要素等的综合分析,探讨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基本内涵;分析我国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动力机制中在思想、利益分配方式和评价指标体系上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协同创新内部跨学科研究和外部协同创新的几种具体运行方式的优缺点、特点及适用范围等;提出了完善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模式及其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探讨了技术创新的模式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机构和我国现阶段可采用的技术创新模式,作认为,根据创新源与创新体的关系不同,技术创新有自主型创新、合作型创新、转移型创新三种基本模式。这三种技术创新模式对技术创新体素质要求、创新成功率和效益、对中介服务体系的依赖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拟进行技术创新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力以及技术本身的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技术创新模式。一个国家要根据其科技体制,经济  相似文献   

13.
艺术类院校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开展,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营造政、产、学、研多方积极参与的合作环境,以互利共赢为根本目标,厘清合作主体的权责利分配,遵循分层次逐步推进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包括协调、保障、激励、扶持、投融资等职能的系统机制,助力我国文化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现状和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必要性,尝试从促进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提升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能力、营造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环境等方面,对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一些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5.
后发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欠发达地区在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的单纯技术引进具有局限性。合作创新是满足欠发达地区企业获取技术和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双重需求的有效途径。欠发达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模式是:从参与委托研发到联合研发,再到自主研发,逐步培育出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技术改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产业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推动我国的产业优化升级;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因此,实现集群视角下产业技术创新模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考察集群视角下产业技术创新模式,提出了产业集群视角下,通过集群内部企业的横向联合形成集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其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和行业协会建成稳定的协作关系,构建一个联动创新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实现集群视角下产业技术的动态创新和优化。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我国产学研合作取得丰富的成果,并成为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经济增长以及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我国,产学研合作仍然面临着各方动力和能力难以对接、长效机制缺乏、产业链协同创新不够、人员交流障碍以及政策环境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统筹协调机制和政策落实,创新政府科技资源配置的组织方式,完善产业创新链条等。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创新的核心主体之一,其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深化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完善的基本途径。但因参与主体欠缺、主体定位单一、合作内容偏差的影响,地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仍以"四技开发"等初级、松散型模式为主,对区域创新作用有限。因此要从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完善主体要素着手、以"四技合作"为基础,以产业战略联盟为主要载体,建立紧密的网式产学研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网络组织是高等教育开展合作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而合作创新是高等教育网络组织发展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顺利开展及能否取得预期的高质量创新成果有赖于运行机制的必要保障,科学、顺畅、高效的运行机制在高等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过程中起着全局性作用。根据动力来源的不同范围,高等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动力机制分为外部动力机制与内部动力机制;根据专业化分工的不同基础,高等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分工机制主要分为基于组织类型的分工机制、基于创新目的的分工机制与基于创新资源的分工机制;根据信任关系的不同阶段,高等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信任机制分为谋算型信任、理解型信任与认同型信任;根据不同的利益分配方式,高等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分为固定分成、按股分成与绩效分成;根据不同的协调途径或手段,高等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沟通协调机制分为法律协调机制、管理协调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进行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探索,在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创造力方面取得了成绩.然而,从目前协同创新的范围、深度、有效性来看,部分高校协同创新工作暴露出动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就高校协同创新动力要素进行了分析.首先对高校协同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理论溯源,然后主要从协同创新系统的动力要素方面入手,对我国部分高校协同创新现状做出分析,并借鉴国外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提出了让学院协同创新工作保持活力的思路:一是资源整合,促进人才的跨学科培养和联合培养.二是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