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  相似文献   

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这短短的一段话.多次出现“一致”、“同样”、“志同道合”这样的词语,  相似文献   

3.
蒋海燕 《考试周刊》2011,(84):228-228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 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这短短的一段话,多次出现“一致”、“同样”、“志同道合”这样的词语,旨在向我们强调家校形成和谐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正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者’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是在教育的目的、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过程中的密切合作与相互支持,是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家长与教师之间冲突的必要性 自学校产生以来,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就被人们所关注,如何成功地实现二者之间合作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主要课题,同时,也是家庭和学校所关注的现实问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这充分说明人们对家校合作的重视和期望,而作为家庭和学校代言人的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合作更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马伟生 《教育导刊》2007,(11):33-35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家长与幼儿园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往往  相似文献   

8.
更新观念 加强家校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只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的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能发生分歧。”  相似文献   

9.
提高家园共育的有效性,广泛吸引家长的有效参与,是当前家园共育的工作重点。家园共育理念要一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幼儿提出一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成人的影响不容忽视,只有教师和家长做到行动一致、原则一致、要求一致,才不会使幼儿内心秩序混乱,对于自己的行动也就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地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基础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家长与老师的对孩子一致的引导,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而且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之下,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是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家校沟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一忌应付差事。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潡教授指出,"除非你不做教师,如果你要做教师,必须参与听课评课。教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课堂生活是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评课与上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不能把教师仅理解为‘上课的人’,还要将他们理解为‘听评课的人’。通过参与听评课,教师可以加深对教育专业的理解和对学生学习的研究,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许多教师还没有把听评课当做与教学同样重要的事。心态决定行为,只有带着积极的、学习的态度去听课才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近几十年来,为创造有效的家校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4.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和家庭教育是一对教育者,两个教育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因此,学校教育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而学校  相似文献   

15.
范雪玉 《湖南教育》2010,(10):43-43
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相似文献   

16.
教师语言教育作用的发挥同教师个人威信有直接联系.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言行一致.教师不仅在业务上要精益求精,而且要在思想、道德、情操等各方面全面提高自己的修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其语言的教育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社会化的特征日益凸显。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学校教育健康、快速、内涵发展,调动大多数家长管理孩子的积极性,加强学校同家长共同教育学生的有效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只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的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的、全面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配合。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过程还是手段上,都要达成共识,尽量避免发生分歧。很多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深知家校互动的重要性,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之间却一直难以找到一种有效的互动、沟通方式。如何创建一套完善的互动体系,如何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如何发挥学校的管理职能,如何引导家长积极配合,相信在您读完本期《交流平台》栏目后,会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本栏目近期交流主题:校长该不该走进课堂?栏目主持人电子信箱:liyuanyuan1981@126.com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的、全面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配合。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过程还是手段上,都要达成共识,尽量避免发生分歧。很多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深知家校互动的重要性,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之间却一直难以找到一种有效的互动、沟通方式。如何创建一套完善的互动体系,如何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如何发挥学校的管理职能,如何引导家长积极配合,相信在您读完本期《交流平台》栏目后,会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本栏目近期交流主题:校长该不该走进课堂?栏目主持人电子信箱:liyuanyuan1981@126.com  相似文献   

20.
手表效应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只手表,他知道现在几点了;如果有两只手表,他往往不知道现在几点了,因为他无法知道哪一只手表更加精确。启示:教师之间、家长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应一致,尤其是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培养上更要一致,否则孩子极容易形成双重人格。家园同步教育十分重要和必要。泡菜效应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开煮,其味道是不一样的。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其性格、气质、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这正如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