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网络语言中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暴力语言变体,例如坑爹、蒜你狠等,这些暴力语言的变体以谐音、缩写、变形、新型词等形式成功地替代了原先的暴力语素,基于模因论视角对网络社区语言交际中的暴力语言变体进行分析,探索网络社区语言交际中的暴力语言变体的生成机制和进化。  相似文献   

2.
网络交际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运用的工具,是网民用来表达他们的网络情感和生活的语言,是在网络语境中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载体。网络交际语言中的数字是网络交际语言中较有特点的一类,很多数字词是网络交际语言中特有的,它集中体现了网络交际语言的很多特征。对网络交际语言中数字词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能体现网络交际语言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认识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如何适应语言的发展变化。本文通过研究中韩两国数字的使用情况和谐音法、同形法、特殊意义法的使用方法,阐述中国与韩国网络语言中的数字文化。  相似文献   

3.
语言和谐是社会文明的一面镜子,人的语言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社会文明程度。语言和谐交际应该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有意或者无意地违反"会话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中的某些范式是引发语言交际不和谐的主要诱因。对西方语用学理论的研究能够为我们的语言和谐交际提供借鉴与指导。文章旨在通过对海南语言交际中存在的不和谐案例的分析,指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语言和谐交际参考范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之间的联系将更为紧密,包括政治、经济、学术、旅游乃至日常交际等。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社会文化对语言的制约。当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时,即使掌握了丰富的词汇、标准的发音、地道的语法等,交际往往也不能顺畅地进行下去。这种由于文化背景差异所造成的交际中断现象被称作"文化休克"。语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目的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语言与文化的特殊关系决定了英语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学生文化洞察力的培养及目的语文化知识的导入。  相似文献   

5.
李荣梅 《文教资料》2010,(19):51-52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交际要求快捷,说话写作都要求保持高速。人们都希望用尽量简短的语言形式表达尽量丰富的意思。缩略语成为最好的选择。缩略语顺应了人们生活、工作、交往中的"经济原则"体现出人们使用语言时力求经济、简便的自然心理趋势。英汉缩略语各自反映了使用该种语言的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的产生与社会发展阶段、科学发展水平以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社会生活日趋复杂,人们对交际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实现交际目的,就要采取相应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既可以直言其事,又可以委婉陈说。在一定的场合,对一定的交际对象,使用适当的委婉语,可收到比较理想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7.
网络暴力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然而对网络暴力的语言学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借用模因理论和杨平的关联·顺应模式,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来解释网络暴力言语交际,认为网络暴力言语交际实质上是交际双方通过顺应和关联,选择、传递和接受暴力语言模因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8.
模糊是语言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虽然模糊界限不明,人们仍然能够运用模糊语言成功地进行交际。从会话原则的角度分析模糊语言在交际中的使用,能够使人们从全新的角度认识模糊语言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恒 《文教资料》2011,(32):25-26
话语标记语是口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更科学地解释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从而有效地使用语言并实现成功的话语交际。本文以电视访谈节目为语料,对话语标记语"这个"和"那个"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交际主体的认知心理来探讨话语标记语在语用推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当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时,由于彼此在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容易出现违反交际规则的现象,从而影响到信息的交流并导致信息"塞车"现象,彼此无法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考察中国时下电视语言生态,一种较为轻微的媒介"软暴力"现象——言语伤害屡见不鲜。在对《非诚勿扰》开播后的第1-34期节目样本进行细致的案例分析中,研究发现电视言语伤害涉及被伤害者从生理特征、出生身份到个性观念等十多个方面的内容,存在指桑骂槐、恶意标定等12种最为典型的表现形态,并且形成了言语伤害传播的自我强化机制、幽默娱乐掩盖下的脱敏麻痹机制、伤人者终被自伤的自我纠偏机制。从语言伦理学的视角,电视媒介、电视观众和节目参与者都可采用相应的言语策略,遵从应有的言语道德和传播伦理,避免言语伤害的后果,促进言语文明,维护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教育即沟通,语言是沟通的重要媒介,选择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与表达内容对教育教学至关重要。语言暴力作为一种不良的沟通方式具有表达的单向性、沟通的无效性和情感的冷漠性等特征。要消解这种负面的影响,教师需要转变师生沟通的方式,建构平等对话的教育情境,同时要提高语言沟通的技巧,在教学中进行自我反思,加强情绪的控制和调节。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非言语是语言交际的补充,作为语言交际时的伴随性特征并同时具有语言功能。人们在交际中只注重语言交际,而往往忽略非言语交际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地住。文章主要对语言与非言语的关系、非言语交际分类、非言语交际的特征、非言语交际的功能做了简要阐述,并探讨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解决非言语手段带来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载体。非言语行为交际为语言交际起到必要的补充作用。人们在交际中,往往只注重语言交际,而忽略非言语行为交际作为信息传递途径的重要地位。列举很多非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中存在差异的例子,讨论非语言行为交际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重要性,提醒人们重视非语言行为交际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载体。非言语行为交际为语言交际起到必要的补充作用。人们在交际中,往往只注重语言交际,而忽略非言语行为交际作为信息传递途径的重要地位。列举很多非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中存在差异的例子,讨论非语言行为交际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重要性,提醒人们重视非语言行为交际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冗余是语言中一种普遍而固有的特征,是言语交际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语言是信息的载体,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它的本质具有传播性。本文从信息论的角度分析译者如何适当调节原语中本属适度的冗余,使其适合目的语读者的信道容量,从而使跨文化交际顺利完成,起到更好的文化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7.
Verbal aggression in violent and nonviolent marital disputes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Recent research suggests that verbal aggression may function as a catalyst to violence between spouses in marital disputes. Communication skills deficiencies may predispose spouses to rely upon verbal aggression in family conflict situations instead of more constructive forms of communication such as argumentation. This suggests a need to understand better the role of verbal aggression in interspousal violence. A study is presented which compared a sample of nonabused wives to a clinical sample of abused wives in terms of self‐reports of the use of verbal aggression by the husband and wife in their most recent dispute. While there were seve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the ten types of verbally aggressive messages examined, character attacks most clearly differentiated violent from nonviolent marital disputes. Two hypotheses which predicted the degree of verbal aggression in violent and nonviolent disput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usage were supported.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especially in terms of studying interspousal violence from a communication orientation.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师生双方沟通的过程,作为沟通的重要媒介——语言,在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语言暴力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关语言暴力的话题,也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语言暴力现象折射出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让语言暴力远离学生,应该成为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言语交际中处处有逻辑,言语交际中的逻辑现象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语言逻辑是自然语言及其使用的逻辑,而言语交际的实质就是人们对自然语言的具体使用,那么,语言逻辑研究的也就是人们言语交际中的逻辑问题。可见,学好逻辑有助于言语交际;同样,语用学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语用研究必然要研究语言逻辑。因此,学好逻辑也有助于进行语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进行交际,不仅需要掌握语言知识,而且需要了解非语言知识。不少人只注意语言交际,以为词语是传递信息的唯一途径,而忽略了非语言行为的信息传递,甚至还不知道何为“非语言交际”,以致在交际中常发生误会,导致交际失败。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外语教学中非语言交际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