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惠荣 《青年记者》2016,(18):36-37
《南方周末》自1984年创刊,三十余年来成为理性、严肃的中国媒体的典型代表.从1997年开始刊登的新年献词特色鲜明,是《南方周末》精神的综合体现.本文着重从人格化视域对《南方周末》以及《南方周末》1997年至2015年的新年献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南方周末》创刊于1984年2月11日,是一份立足广东覆盖全国的大型综合性周报.也是一份在中国读者心中深具媒体公信力的严肃大报.同时也是一份发行量很大的周报,每期发行量稳定在140万份以上.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正义、良知、理性、人文关怀"是《南方周末》始终追求的目标.创刊28年以来,该报完整、真实地记录了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图景,以调查性报道为主,以责任和深度著称,被网友誉为最有良知的报刊.新年献词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文体蓬勃发展的一大产物.它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专家学者研究报纸特点的又一内容.虽然每年只有一期,但它的影响力绝不容忽视.《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独具匠心,每一期的新年献词都让读者充满期待,它所传递出的理想与希望往往能给读者心灵的震撼和力量.  相似文献   

3.
观点     
《视听界》2013,(1):7-7
有必要冷静思考《南方周末》事件2013年新年伊始,《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现多处低级错误.造成《南方周末》名誉受损.南方周末编辑记者通过微博抗议新年特刊被广东省委宣传部改动.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讨论的声音,从而酿成一个公共事件。对此,《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三次发表社评称.“这是媒体管理模式遭到挑战的突出例子”,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6,(19):17-28
自1996年以来,《南方周末》转型成为南中国一份主流的政经大报,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它深刻地嵌入在中国社会、中国新闻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本文以《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透过过去二十年新年献词的话语变迁,探讨《南方周末》与中国新闻界、中国社会呈现出何种变迁关系,《南方周末》在此过程中如何定位自身媒体角色和社会功能。第二个问题是,在社交媒体中,《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为何被再次提起,不同的行动主体又为何对此进行集体记忆,其间又有何种社会意涵。研究发现:1.过去二十年中,《南方周末》经历了启蒙者、记录者/监督者和解释者等角色认知的变迁,总体上处于"混合型"的角色认知。另外,由于调查的式微,《南方周末》被迫转变为解释者角色。新年献词极力塑造《南方周末》的职业权威和合法性,但其所倡导的社会观念并非一以贯之,而是借助往年焦点事件所进行的一种"策略行为",是"事件驱动"而非"价值驱动"。可以看出,《南方周末》的话语实践受到总体政经结构、地方宣传领导人更迭和职业选择等多重因素影响。2.在社交媒体上,微博用户总体建构了《南方周末》曾出现过"黄金时代"的集体记忆,也代表了中国新闻界的"光荣与梦想"。在论述"过去-现在"、"理想-实践"和"传统媒体-互联网冲击"三类关系的话语实践中,出现了一定的分化。在"江艺平退休"和"沈灏被抓"的焦点事件中,网民话语都指向职业模范的离场与"倒塌",映射《南方周末》光辉不再。但也有差异,"江艺平退休"指向新闻业的"时代结束","沈灏被抓"指向中国媒体"制度缺陷"。3.话语若从组织化空间进入公共空间,其周围的结构性条件和行动主体将发生位移,原本的话语也将赋予新的社会意涵。  相似文献   

5.
顾月 《东南传播》2018,(7):7-10
本文通过对国内5家传统主流媒体,即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南方周末》、澎湃新闻、凤凰网2018新年献词话语中所构建的新闻阐释共同体的分析,研究这5家媒体在传统媒体发展乏力、新媒体发展迅猛的背景下是如何构建新闻阐释共同体的.研究发现,5家媒体通过选择体现严肃新闻内核的高频词汇、选取符合职业新闻人理性表达的新闻事件、使用体现新闻专业规范的专业语句来构建新闻阐释共同体.但是,媒体在构建新闻阐释共同体时仍然面临困境.一是新技术入侵,职业新闻人的权威被打破;二是新媒体赋权,传统新闻社群的职业身份受到威胁.正是因为存在困境,传统专业新闻从业者需要重塑职业社群与受众对严肃新闻业的信心,维护新闻界话语权威.  相似文献   

6.
每年元旦发表新年献词,已成为各大新闻媒体的惯例.新年献词内容多围绕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展开,涉及社会不同群体和阶层的利益,因而,字里行间不可避免地会显露出媒体所秉持的新闻理念和观点主张,是探视其话语方式的一个捷径和不错的视角.笔者选取<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在2009年元旦所刊发的新年献词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发现二者所具有的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7.
温如慧 《报刊之友》2014,(9):155-156
新年献词不仅是表现报纸定位立场、价值理念、人文情怀的一个载体,同时也是其树立媒介个性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本文选取《南方周末》17篇新年献词(除去2013年新年献词)进行文本分析,探究其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并摸清其如何将报纸的立场定位、价值理念、人文情怀融入其中,增强报纸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那一瞬间":《新年献词》的时间与生活辩证法从1998年起,《南方周末》都会在年终特刊的第一版显著位置献上自己的新年献词,这既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又是对新的一年的期许,其中许多语句脍炙人口,成为经典,这些语言充满感染力,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悲天悯人,时而富于理性与建设性。1999年的《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文中大量出现阳光、温暖、希望等字眼,让人们看见了一个温情  相似文献   

9.
新年献词,亦有媒体称为新年献辞、新年贺词或元旦社论,是指媒体在新年伊始,以新闻评论为主要形式,公开发表的表达立场和态度、迎接新年的文章。上世纪初.新年献词就已在报纸出现,并渐成传统。自1949年起,《人民日报》每年都会发表新年献词,用以记录国家每年的重大事件,指出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党报、都市报在内的各类媒体,同样重视一年一度的新年献词。  相似文献   

10.
新年献词是指在新年前后由有影响力的媒体组织撰写的、对过去一年的总结或展望未来的时政评论类文章,随着新闻环境的变迁,新年献词陷入了写法固化、过度修辞、避重就轻、空谈情怀的怪圈。2017年的媒体新年献词,虽然问题依旧存在,但更多自媒体组织的加入、对个体命运的聚焦、正视现实问题实事求是点评的态度使得今天的献词亮点颇多,也启示今后的新闻评论从华丽辞藻到务实文风、从宏大叙事到贴近民众、从模式固化到形式多样三方面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良  张晨 《青年记者》2012,(9):45-46
“民有、民治、民享”,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政府,简洁而深刻地阐述了民主思想的精义.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每一个有道义、有追求、有责任感的新闻人的理想. 2002年元旦,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播,拉开了民生新闻的大幕,将百姓作为电视新闻的主角,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的升级版——民享新闻应运而生.本文结合《青岛全接触》栏目的实践探索,对民享新闻5个方面的关系进行归纳总结,阐释民享新闻的理念、特点和意义,希望能对电视新闻的创新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口述历史类栏目越来越多地出现存新闻媒体中.且颇受受众喜爱。譬如,《南方周末》2006年新年特刊中.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就被评为“致敬之年度电视栏目”。《南方周末》的历史类栏目从出炉至今也影响不小:而以新闻奖项为主的普利策大奖也包含历史奖项。  相似文献   

13.
张强 《中国记者》2015,(2):37-39
新年献词,对于纸媒而言,是一种历久弥新的仪式性书写。尽管只是一篇文章,但在媒体全年的新闻生产链条中,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刚刚过去的2015年元旦,各媒体新年献词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本刊特邀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专家进行点评。欢迎继续来稿交流、探讨。本文作者张强曾在2014年第10期《中国记者》发表论文《新媒体时代发刊词的独特性书写与价值追寻》。  相似文献   

14.
新年献词,亦有媒体称为新年献辞、新年贺词、元旦献词或元旦社论,是指媒体在新年伊始,以新闻评论为主要形式,公开发表的表达立场和态度、迎接新年的文章。在新媒体不断发展、改革即将深入的双重语境下,2014年的新年献词呈现什么样的特点?有哪些创新改进的空间?本文作者为多年关注该体裁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15.
新年献词是媒体充满仪式感的新闻实践.而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传播仪式观"理论,为新年献词的解读提供了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本年度媒体新年献词做出解析和点评,一方面便于受众深入把握文本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可帮助新年献词写作者避免"模式化"或"平庸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李梦龙 《新闻世界》2014,(7):257-259
伴随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新闻媒体也逐年加大了对环境问题报道的力度。本文选取《南方周末》绿色版2013-2014年的新闻报道为样本,运用新闻框架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南方周末》绿色版环境新闻的框架主要是冲突框架、责任框架和人情味框架。在全方位呈现事实、深刻挖掘真相的同时,体现了《南方周末》的新闻专业主义和人文情怀,为研究国内其他媒体的环境新闻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17.
双向交流新发展我们的新闻工作像一面镜子,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而发展.1965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新年献词》,说在新的一年中,在农村和城市,要更加深入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促进生产建设和科学实验的新高潮.为此要特别注意三个问题:一切工作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三昧》2008,(1):21-21
1999年元旦,所有的<南方周末>读者都被深深打动着:"当你面对足以影响人们一生的社会不公,你就明白正义需要多少代价,正义需要多少勇气……我们无言与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这篇充满温暖和关怀的新年献词,把尊崇关爱、平等、正义和尊严的传媒理想张扬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三昧》2008,(1):22
百年更迭,千年交替.2000年出版的首期南方周末上,江艺平为这份第829次与读者见面的报纸签发新年献词,并且充满激情地引用惠特曼的诗句收尾--"不论你望得多远,仍然有无限的空间在外边;无论你能数多久,仍然有无限的时间数不清".这样的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中国传媒业进入新千年的心态,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存满变数.  相似文献   

20.
李峻 《新闻前哨》2014,(2):96-96
1949年元旦、毛泽东为新华社写了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