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阅读的本意     
阅读作为一种人类的行为,对人类的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阅读似乎应该是人类专属的一种行为,人类之外的其他动物包括高级动物,还没有听说过有能够阅读的个例发生.所以,尽管阅读在今天已经退化到可怜的地步,但它真的是人之异于禽兽的试金石.这是人类的自豪.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阅读史。但只有我们这一代人的阅读史与众不同。我们经历过阅读匮乏的年代.然后,又经历过阅读泛滥的年代。这多少也有点像我们的饮食史,挨过饿的人会报复性地吃。据说,狮子在吃饱之后绝对不再多吃一口,但我们不是,我们这些挨过饿的人的饮食习惯是记忆培养的,我们的胃会吃饱,但我们的欲望永远吃不饱。而阅读,却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3.
阅读4.0纪元 书籍的存在有三个必要条件:文字、纸张、印刷术.这三样东西的发明,也可以代表人类文明史的不同阶段.随着每一次变革的发生,书籍和阅读都在发生着变化,而与之相关的,包括写作、复制、传播乃至思维方式,也都有相应的变革乃至革命.再加上我们正在经历的数字化变革,我们可以将现阶段及阅读的未来,作为阅读4.0的时代,而电子书元年,便是这个纪元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微信、微博等工具的兴起,年轻人逐渐染上了浅阅读的坏毛病。由于人的大脑所能记忆的内容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东西会逐渐被遗忘。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记忆遗忘规律就是很好的论证。如果我们仅仅通过微信、微博等途径来阅读,对这些内容只是一扫而过,那么这样的记忆是很浅的,遗忘的速度非常快。  相似文献   

5.
花费孤独     
我经常自问:阅读是什么?其实,阅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想象的空间,是一片思维创新的园地,是一场美妙的梦境,是一个人与一大群生疏的朋友、与一个社会甚至全人类交流的舞台。人类如果没有了阅读,只剩下汽车、房子、钱财和权力这样一些实惠的东西,那与动物有何区别?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恰恰是因为人类充满了智能,而且有丰富的感情、灵魂和理想。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世界上与时间逆行最远的?是文字吗?照片吗?时间可以令这些寻常的东西变得充满了神奇的魅力与不可预测的力量。但是我们究竟能和时间逆行多远?记忆、胶片、文字似乎都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袭。也许只有一种姿态,可以抵御岁月的剥蚀,那就是阅读,它可以在文字中寻觅到永恒所在。 阅读时,读者处理了文本,他们创造出影像和言辞的转换来呈现它的意义,他们靠着知识的层累、对经验的记忆、将书写的句子、段落之间建立起关联,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的时候,别人的思考代替了我们自己的思考,因为我们只是重复着作者的思维过程。这种情形就好比小学生学写字,他用羽毛笔一笔一划地模写教师写下的字体。因此,在阅读的时候,思维的大部分工作是别人帮我们完成的。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从专注于自己的思想转入阅读的时候,会明显感受到某种放松。但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的脑袋也就成了别人思想的游戏场。当这些东西终于撤离了以后,留下来的又是什么呢?这样,如果一个人几乎整天大量阅读,空闲的时候则只稍作不动脑筋的消遣,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失  相似文献   

8.
阅读应当被看作是人类的一个文明的行为。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就是同样的历史。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最迷人的、最值得赞美的、也是最经得起审美的一个姿态,是阅读的姿态。我想这个姿态在一个人的童年、少年时代就应该有的。我们常常说,这个人有书卷气,我们在给这个人做这样一个评价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人是世界上最有质量的人。书卷气哪里来?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有很丰富的阅读历史与阅读经验,不过,我们却没有自己的《阅读史》。《阅读史》从人类历史文化的角度切入,以散文一样优美的笔致叙述了人类的阅读历史。不过,书中只有  相似文献   

10.
解析新媒体环境对阅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阅读?加拿大学者阿尔维托·曼古埃尔是这样认为的,"阅读,几乎就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中国学者王余央等认为,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文明行为和社会现象。可以说,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阅读史"。一关于阅读说到阅读,我们对它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一)阅读概念的界定长期以来,人们把阅读与读书等同起来。其实,阅读是阅读主体(读者)与文本(可以是一本书,也可以是整个宇宙)相互影响的过程,是阅读主体实  相似文献   

11.
人类发展到今天已有上百万年的历史,开始驯化动物也有了上万年,为什么只驯化出这么几种可以吃的动物作为家畜?不能多些吗?是的,在漫漫的人类历史中,人类曾经试验驯化过一百多种动物,但最终能被驯化的,只有十几种。最早驯化鸡、把鸡养来吃的应该是中国人。最早驯化火鸡的,是中美洲的印地安人,时间不迟于公元前3500年。对于其他的几种哺乳动物的驯化史,专家大致列了一个时间表:  相似文献   

12.
张虎 《出版参考》2021,(7):40-42,60
在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中,打遣基于移动端的有声阅读平台成为一种选择.那么,对于出版企业来说,该如何打遣并运营一个有竞争力的有声阅读平台呢?本文以山东教育出版社打造的有声阅读平台"小荷听书"为例,对其如何通过战略聚焦、落实用户思维与构建增长模式来实现平台的顺利运营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他出版企业打造有声阅读平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人有一种感觉,读书好像不像以往那样必要了,高科技的传媒取代了以往由书本所提供的部分功能.这些传媒可以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更多的东西,但是,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因此,书籍依然是获取资讯和增长理解力的重要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天更需要阅读.  相似文献   

14.
于丹 《新疆新闻出版》2012,(1):79-80,86
阅读是读一种心灵的感悟为什么我们要阅读经典?其实阅读是读一种心灵的感悟。中国人本来是非常讲究心灵生活的,中国字的心字旁、竖心旁和心字底,是很有意思的。我们经常说的思想,现代人认为是头脑的事,但是"有所思在心田",所谓的想就是心相而生,你想什么,你心里就有什么,所以心相为想。我们说感恩,什么叫恩情,  相似文献   

15.
阅读的角度     
阅读需要角度。角度和感觉常可划等号。大仲马写《三剑客》,小仲马写《茶花女》,血缘的关系并不能改变各自的寄托。情感这东西,固然需要理智来稀释,但从纯粹意义上,它是人类内心最隐秘,也是最不易说清的。因此你只能感觉,用自己的感觉感觉别人,听别人的感觉来印证自己。这非常重要。就如同我们吃一枚橘子,有说酸,有说不酸,甚至有人  相似文献   

16.
崔启兰 《大观周刊》2012,(10):189-189
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我们的心灵之窗,塑造我们的灵魂,引导我们积极向上,涵养我们的精神;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使我们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增加人的生活情趣,使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把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当作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创新思维和惯性思维 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类大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进行概括后的间接反映.通过不断的训练,人们可以具备多种不同的思维,如果训练方法得当,就可以得到适合各行业的思维方式.因此,把人类和动物之间做比较,人则拥有比动物更强大的可塑能力.人类拥有强大的认知能力,并且在长期的理性发展中形成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因此人类也逐渐拥有了智慧.  相似文献   

18.
一首歌曲的高低缓急形成了抑扬顿挫的节奏,于是我们感觉乐音很美、很享受,音乐的美感由此产生。阅读,也有一定的节奏,只是我们不一定感觉得到而已。那么究竟什么是阅读节奏?它是怎样形成的?有些怎样的表现?怎样有效运用读的阅读节奏来加强刊物的可读性?这是办刊人应当把握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在广播节目中,人们似乎很少认真研究开始曲,一般一个十几分钟、几十分钟的节目,其开始曲只有那么短促的几秒钟、几十秒钟,似乎无足轻重。然而实际上,一个节目有没有开始曲、有什么样的开始曲,是很有一番道理可以研究的。这种瞬间音响具有自己特定的功能。 1.吸引听众,引导人们注意力每当人或者其他动物的周围出现新异刺激的时候,人或者其他动物就会将自己的感  相似文献   

20.
武维娟 《现代传播》2007,(5):165-166
人有人的故事,动物也有动物的故事.在人的世界以外,动物们用人类不懂的语言进行着他们和星际之间的沟通.在这样的世界面前,人类应该感到谦逊. 很早以前,我们所接触到的关于动物的纪录片大部分来自《动物世界》.近些年动物纪录片越来越多,不仅只在电视上观看,在电影院我们也可以看到《迁徙的鸟》、《帝企鹅日记》这样的动物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