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新锐动画导演代表人物新海诚是首位以独立动画制片人身份跻身顶尖行列的动画家,他制作了许多部优秀的动画作品,并受到广泛认可.新海诚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提出了超越时代的动画创作理念,他的作品融合了生活、艺术、技术等多种元素,并塑造了"新海诚式"动画.本文主要通过对新海诚动画作品独特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新海诚主要动画作品所运用的诗意化叙事手法、新海诚动画作品的视听语言元素以及新海诚动画作品所体现的物哀感等四个方面的深入分析来探索新海诚动画作品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中国元素在广告创意与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元素是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精神、引起受众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联想、同时能够引起"中国情结"共鸣的符号.文章从符号学角度分析中国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形式和策略,提出中国元素可以成为广告创意与设计的灵感源泉,可以运用中国元素进行与时代相连的现代式创新,可以借中国元素在广告作品中抒发情感,认为在广告创意和设计中充分运用中国元素,是中国式广告立足于世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聂雅丽 《今传媒》2016,(7):126-127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20世纪建筑界的浪漫主义者和田园诗人.他设计思维的逻辑性在于把建筑的物和所处的环境融合在一起,超越固定的房间数量减少,使空间更为自由,形成富于变化的动态空间.本文旨在对其设计理念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通过对赖特作品的分析,及运用视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从形态与空间等要素着手解读赖特大师的建筑设计空间的心理感受,通过品味大师建筑的设计手法,分析作品中建筑空间的视觉整体性、流动性和吸引性等对读者有一定的学习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大师?大师不同于常人之处,一定在于他们干了常人望尘莫及的事.比如,我们说季羡林是大师,因为只有他掌握"吐火罗文"这种几乎灭绝了的语言;我们说爱因斯坦是大师,因为他发现了相对论.大师的理论能懂的也许只有几个人,但这几个人就可以认定爱因斯坦是"大师";大师的作品不可能成为普及读物,能读懂<存在与虚无>的,注定寥寥无几.但他们能想出来,能写出来,他们的智力和毅力非常人所及.  相似文献   

5.
2007年,被誉为“上帝的建筑师”的天才大师安东尼奥&#183;高迪,被两位西班牙畅销书作家盯上,成了一本悬疑小说的主角。小说以高迪之死为起点,构思奇特,设计了大量离奇巧合的故事情节,还为高迪的七座建筑制造了弦外之谜,更巧妙地将历史和宗教一一拆解。这本小说就是《高迪密码》。2009年,它已经被译成19个国家的语言,印量突破200万册,全世界读者都足足过了一把解码小说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融媒体作品视听元素切入,围绕融媒体编辑理论,通过文本质性研究着重探讨如何通过元素融合重塑视听表达,提升融媒体作品的传播效果.首先是营造图像的动感,例如运用分层叠化和微动效给图像增加动势;其次是作品立体空间感的塑造,例如结合音效和环境声实现更逼真的视听效果;再次是代偿设计的运用,在融媒体作品中,这一概念主要指在使受...  相似文献   

7.
原研哉是日本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同时也是国际级的设计大师,其设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都代表着日本这一时期在平面设计方面的成果。原研哉于1982年致力于平面设计,随后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成为备受瞩目的设计大师,在平面设计领域独树一帜。原研哉作为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主张将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应用到平面设计传播到全国各地。他说;“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我们并不热衷于成为全球化的一分子,过分单纯化的普及是我们必须避免的。”这都表明了他的立场,并不赞成盲目的追求国际化,而应保有自己的本土特色。他将东方的禅意哲学思想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去,提倡设计的简约化,大家对他设计的简约、虚空、再设计等理念评价很高,无印良品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因此对原研哉设计理念的研究,可以对日本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我国平面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传统元素与现代主义风格在图书封面设计中的实践运用,分析设计者在"命题"设计中的缺陷,提出应加强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风格相结合,为设计者在图书封面设计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更好地为读者营造愉悦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9.
李勇 《新闻知识》2012,(8):33-35
《王羲之书法艺术》是笔者结合数码技术与传统文化元素创作的交互媒体动画作品,本文结合具体创作实例,利用文化层次结构模型,从文化深层结构分析了如何让交互设计散发文化韵味。交互媒体创作需要新意,新意来自灵感,而灵感的一个重要源泉来自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要想提高交互设计的文化含量,就应当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和创意。  相似文献   

10.
情感表达自然需要情感认同,版式作品是"情"与"感"的交融,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所在。要摆脱以往为设计而设计的"设计至上主义",强调"以情动人"。当代设计风潮讲究的是"以人为本",版式设计要让受众感受到各种基本元素在运用中所呈现出的丰富多彩的情感交融。现代版式设计不是机械的技术运用,只有通过在生活中、创作中积累经验,遵循视觉情感的原则进行情感再造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周洁 《采.写.编》2016,(1):183-185
现代社会,中国文化的影响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渗入到了世界各个角落,动画片的创作也不例外.无论是选材、角色设置还是场景设计,在美国、日本还有中国的动漫作品中,都能够看到民族文化的影子.而这些动漫创作者在运用这些中国元素时也不是一味照搬,而是大胆对其进行改动,使之符合剧情的需要.然而,这些靠"中国元素"赚大钱的动画却鲜有"中国制造".基于此,文章将从现象入手,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动画片中出现的中国元素及对我国少年儿童认知的影响,进一步为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不应该忘记一个人,他的话剧作品《醒》,比被认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话剧剧本"《终身大事》早三年;他的导演生涯,比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导演"洪深早六年;他是引领曹禺走上话剧创作道路的第一人;他是戏剧大师梅兰芳访美、访苏演出的导演兼顾问.他就是被誉为中国话剧奠基人之一的张彭春.  相似文献   

13.
郑莉 《新闻三昧》2013,(1):76-80
不知道安东尼奥·高迪吗?那你可能听说过圣家堂和巴特罗之家.如果不知道,那你可能见过崇尚自然和人体工学的建筑风格.如果依然一无所知,那么你一定知道曾举办了1992年奥运会的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喜欢足球的人知道那支号称地球上最棒的球队——巴萨.而喜欢建筑和艺术的人,则更向往这个城市独特而神奇的文化风格.在这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地中海城市里,四处散落着源自高迪笔下的形态奇特的建筑物,可它们并不是点缀,里边实实在在住着人呢.于是,这里也被称为安东尼奥·高迪作品的露天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秦腔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鸿生说,在这个不把语言当回事的时代,贾平凹的这部作品以"流水慢板似的文字,不露痕迹地还原了生活本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也对贾平凹小说中"无边无际没完没了的闲言碎语"印象深刻,称在这部作品中贾平凹抛开了性崇拜、魔幻故事等他以往作品中常见的元素,写了一个封闭的故乡.华师大中文系教授倪文坚称<秦腔>"是一部非常当下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赵念念 《出版广角》2015,(14):120-121
国内原创儿童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本土原创儿童读物装帧设计成为出版业设计师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对中国文化气息浓厚的"午读·民国课本"系列作品的装帧设计风格进行分析,并探讨本土原创儿童读物装帧设计如何融合中华文化、中国元素,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作为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承认,他的妻子,比他高明。她才是真正的悬念大师,虽然作品只有一个。所有大师在成为大师之前,看起来都和别人一样平凡。希区柯克也一样,22岁的时候,还做着电影剪辑的工作。不过也是在那一年,他遇到了阿尔玛,从此改写了人生。  相似文献   

17.
匠人与大师     
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样的区别?大致有三点:一、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对缝更严等等。但是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他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的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  相似文献   

18.
赵元刚 《大观周刊》2012,(10):19-19
传统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必然应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基础之上。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出现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各种元素。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民族本土性的开发,运用有意味的元素,创造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把它融入设计中,在设计中创造出具有民族精神和美感的优秀设计,是每个中国设计师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19.
《愚公移山》是世界纪录片大师伊文思于1971-1975年间在中国所拍摄的纪录片作品,作品长达763分钟,深刻记录了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后世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除此之外,作品拍摄的"真实性"也在纪录片界引起广泛争议。而回溯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是什么样的因素促使了伊文思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拍摄这部《愚公移山》。本文将从伊文思个人的共产主义革命信仰、时代发展下技术进步引起的拍摄观念革新和伊文思同中国之间的深厚友谊三个方面分析《愚公移山》的拍摄动因。  相似文献   

20.
姜紫微 《大观周刊》2012,(23):54-54
本文思考我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现状以及发展方向。如何将传统装饰元素与现代设计思维相结合,已经成为当今设计界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并指出将我国传统装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相融而成的作品将会成为“世界的中国”设计的一种文化身份识别。我国的设计不应仅仅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沦落为单纯的“消费品”,而应该是带有“本土精神”的一种文化的传承与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