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百科知识》2005,(2X):35-35
日本一家公司近日发明出一种新型蓄电装置,只需充电1分钟,就可使手提电脑连续运行1小时以上。这种蓄电装置宽19厘米,长20厘米,厚10厘米。研究人员用目前在市场销售的小型手提电脑进行试验,发现充电1分钟后,该装置即可供电脑连续运行1小时20分钟。  相似文献   

2.
澳洲墨尔本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套名为SoundHunters的系统软件,它可以辨识出使用者的声音——包括笑声,并决定办公室里面哪一台计算机离使用者最近,然后自动将使用者登入系统。  相似文献   

3.
创新方案     
情绪计当人发脾气的时候 ,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 ,可以发明一种“情绪计”,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种“情绪计”可以像手表一样戴在手上 ,它可以随时控制佩戴者的血压波动、脸色变化和肌肉抽动等数据。当人发火生气而使这些数据超出安全值时 ,仪器就会用鸣响、震动等方式来警告 ,这样 ,人就知道自己的情绪 ,或对方的心情了。这种“情绪计”还可以根据人说话的声音 ,来识别出人的情绪是高兴还是生气。这种人工识别系统主要元件是光电转换芯片。如果把它放在身上 ,就能根据输入声音量的大小和音调的高低等 ,用输出频率显示出来兴奋、疲劳和…  相似文献   

4.
情结计     
当人发脾气的时候,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可以发明一种“情绪计”,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种“情绪计”可以像手表一样戴在手上,它可以随时控制佩戴者的血压波动、脸色变化和肌肉抽动等数据。当人发火生气而使这些数据超出安全值时,仪器就会用鸣响、震动等方式来警告,这样,人就知道自己的情绪,或对方的心情了。 这种“情绪计”还可以根据人说话的声音,来识别出人的情绪是高兴还是生气。这种人工识别系统主要元件是光电转换芯片。如果把它放在身上,就能根据输入声音量的大小和音调的高低等,用输出频率显示出来兴奋、疲劳和愤怒等情绪的变化,从而进行自我调整。 这种“情绪计”的最大好处是:如果佩戴在患心脏病和高压血的人身上,可以减少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驾驶员驾驶前和连续驾驶不同时间的各个状态进行研究,探究人体疲劳时的生理反应机制,确定司机的疲劳积累程度,防止司机的疲劳上岗与疲劳驾驶。开发了一套简易检测驾驶员疲劳程度的方法,它能够快速、方便、准确地检测出驾驶员的疲劳程度,可以有效防止驾驶员疲劳驾驶,减少该类交通事故的发生。以疲劳问卷为基础,应用视觉暂留理论,结合反应速度与心脑电图分析等手段开展研究,通过设计简易实验并综合利用它们进行疲劳程度检测的方法,确定上岗前司机可以驾驶的时长,并通过心脑电图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各地     
英国“科勒斯”工厂出产了一种最大超重力为50吨的汽车起重机,它只要两个人操纵。这种超重机是用来按装重型设备和金属构件的,超重机用按钮操纵,它的操纵非常简单,一个起重机司机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学会。  相似文献   

7.
颜海剑 《科学中国》2006,(12):26-29
司法部门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发明一种技术可以准确可靠地判断一个人是否在撒谎,就像血液检测技术可以通过DNA的相关性来判断两个人是否具有血亲关系,酒精测定仪可以通过对司机的呼吸空气进行分析而快速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确定一个人是否撒谎是非常困难的,但人们并没有停止尝试。  相似文献   

8.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科学家发明一种安装在汽车内的测醉器,它能直接对司机的视觉反应速度进行检测比较。科学家在研究小脑运动性共济失调症患者之后发明了新装置。小脑受伤患者眼睛看到的和想要做的动作往往不能协调一致。新装置无需采血化验,根据司机的眼睛活动情况就能确定,是否喝了不少酒以致对周围环境完全不  相似文献   

9.
座位震动器     
在公共汽车上,我经常发现一些年轻人不主动让位。虽然司机叔叔一遍又一遍地播放“请主动给老弱病残孕以及抱小孩的同志让座,谢谢”,但有时收效甚微,有人甚至立即假装睡觉。我想发明一个座位震动器。将它安装在座椅上,只要按下开关,座位就会震动,提醒座位上的人给身边需要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每到节日,由于车票难买,不少人都喜欢呼朋唤友地驾驶着私家车组成一个小小的车队,以此返乡回家或出门旅行。长长的旅途令人困乏,因此假期也成了高速公路上的车祸事故多发期。前段时间,欧洲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公路列车技术,可以让车队中的汽车自动驾驶,司机就可避免因疲劳驾驶而出车祸了。所谓公路列车,实际上就是  相似文献   

11.
史伟光 《百科知识》2009,(14):63-64
枪被发明后射击时声音特别大,噪声让人心烦意乱。19世纪的武器发明家马克沁喜欢安静,所以发明机关枪之后他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让枪发射时的声音小一点。他发现,通过某种装置使枪弹击发时排出的气体作旋转运动,就可充分消除噪声。他还鼓励喜欢打猎但却讨厌猎枪噪声的儿子加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大众科技》2009,(4):6-7
据近期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报道,汽车司机以后可以不用担心汽车表面上留下划痕影响美观了,因为,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够“自我修复”的涂料,当出现划痕时,在阳光的“呵护”下,15到30分钟之内,该材料就会对伤处进行自我修复,令划痕慢慢消失。  相似文献   

13.
本期评介     
如果说我太重理论……那你就是太重实践.大卫·里卡多致托马斯·毛瑟斯的一封信本期的主题是讨论发明的某些社会文化意义.发明是人的创造,与揭开自然奥秘的发现不同.发明的社会文化意义多种多样.如果发明确实适应需求,那么它就应当具有提供廉价的或至少是买得起的资源的经济功能;如果它能使用户节省时间,那么就是文化上的一项有益之举,因为它可以解放用户的脑和手,如果它能增强或取代人的天赋能力,那就相当于延长了人的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14.
科技快递     
能自动躲避行人的汽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和躲避行人的汽车,其样车最近在英国成功通过测试。这种汽车采取了一种名叫“挽救”的系统,它采用了一组雷达传感器和红外线摄像机。传感器可识别道路前方的行人或骑自行车者,摄像机将捕捉到的信息传递给一个内设的电脑,电脑程序计算出行人与汽车相撞可能性的大小,如果可能性超过一定限度,电脑就会立即提醒司机,或者启动自动规避措施。美洲蛙种类大幅减少哥斯达黎加的研究人员发现,气候变暖导致中美洲一种真菌流行病蔓延,从而导致菌类宿主——蛙的种类减少了三分之二。研究人员发现,生活…  相似文献   

15.
科技情报站     
正午睡时间太长容易"伤心"午睡一会儿可以让我们下午更有精神,但是午睡时间并非越长越好。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午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一旦超过40分钟,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显著增加;而午睡90分钟,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50%,醒来后还会觉得疲惫不堪。代谢综合征会让人腹部变胖,患上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等疾病,这些都会增加人患上心脏病的风险。烂番茄可发电番茄美味多汁,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可是烂掉的番茄就只能被扔掉吗?如今,有一种方法或许可以变废为宝,将烂番茄利用起来。美国化学学会的研究人员要用烂番茄发电。把烂番茄放在电池里,用专门分解番茄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革新》2009,(7):54-54
英国研究人员发明出一种新型安全气囊,可以缓冲汽车撞上行人时产生的撞击力,减轻车祸对行人的伤害。 这是一款专门针对行人安全的气囊。根据设计,气囊被安置在发动机罩下,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气囊会迅速充气,将发动机罩顶起。这样,发动机与机罩之间的距离变大,撞击力可有效缓冲,而气囊的U形设计一方面可以帮助缓冲行人撞上挡风玻璃或者两边前柱的作用力,同时保证它在打开情况下不影响司机视线。  相似文献   

17.
改进畅销产品路江在众多发明与革新项目中,我们发现,除少数新奇发明外,绝大多数均出自对原发明、原产品的改进。这种改进只要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就有可能超越原型而出类拔萃。常闻日本人注重改进超过了注重发明,这也许是日本新产品开发的一个诀窍。改进使原...  相似文献   

18.
近日,美国杜克大学的科学家和西班牙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隐藏"声音实现噪音消失和隐形功能的新材料,这种材料可以产生神奇的隐藏"声音"和隐形功能,甚至在声纳、雷达和X光的检查下也发现不了.  相似文献   

19.
长期暴露在噪声下人员健康将受到影响。为了研究门禁装置警报声音频率大小及不同时段不同警报声对相关人员的影响,通过对学生宿舍门禁报警声音频率6等份进行选取出6个不同频率,分别为144,299,621,1 289,2 675与5 553 Hz,利用闪光频率融合实验装置,在保证警报声音强度相同的条件下对10名被试人员开展10组实验;利用反应时测试仪测试3个时间段、4类警报声对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其他相同条件下,一定范围的不同声音频率对被试闪点融合频率的影响程度不明显,在门禁报警系统的声音设计中,可以较少考虑提示音频率因素;不同时段不同警报声对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早上人更倾向于舒缓的音乐,中午人更倾向于欢快的提示音,晚上人更倾向于安静柔和的提示音。本实验研究对于门禁警报声音的设计优化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众科技》2008,(7):7-7
据每日科学新闻网报道,近期美国杜克大学的科学家和西班牙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隐藏”声音实现噪音消失和隐形功能的新材料,这种材料可以产生神奇的隐藏“声音”和隐形功能,甚至在声纳、雷达和X光的检查下也发现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